58年金日成请毛主席“撤军”,众人不悦,主席却笑道:好戏开始喽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6-23 06:10:29

当朝鲜停战以后,考虑到维护停战协定、公平解决朝鲜问题,中朝提出要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然而美国政府却无理拒绝,为了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周总理与陈毅副总理访问朝鲜并开会,着重讨论撤军事宜。

其实,从朝鲜战场基本停战开始,客观形势始终发生着变化,朝鲜的金日成更是不希望这么多军队停留在他们的国内,他的很多想法,毛主席都是能够理解的。

撤军的背后工作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立国之战,与抗日战争先相比,抗美援朝增加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决心。

1953年7月签署的《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也从事实上宣告这场战争结束,可在当时的视角下,两大阵营之间的军事对峙、摩擦、冲突都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真正能体现停战的,必然是双方共同撤军。

中国军队也在撤军、联合国军也在撤军,到了1956年这个时间节点,超过四分之三的联合国军与中国军队都已经撤离朝鲜半岛,双方的兵力还保持着平衡的水平。

此时,金日成已经不再希望40多万志愿军继续停留在朝鲜境内,希望中国军队能尽快回去,他主要思考的无非只有重要的一点:来自美韩的威胁正在逐渐衰弱,而中国正在变得强大,邻国放这么多军队在本国境内,自然会感受到浓浓的威胁意味。

况且他也很清楚没有中国的帮助,自己是无法带领朝鲜军队打赢这场仗的,中国军队的勇猛更是让他感到有些惊恐。

也是出于巩固在国内的威望,金日成的属下安排了很多工作: 比如平壤战争纪念馆内,十几个展厅中只有一个在歌颂中国军队的伟大支援,其他展厅多在强调朝鲜军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英勇作战。

此外,朝鲜的各级外交部门也行动起来,他们纷纷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制造舆论,希望中国撤军能早日实现。

可是,当时朝鲜半岛南北的兵力对比是不相称的,维持朝鲜半岛大平衡的主体因素就是那几十万志愿军的存在,若是这种平衡被打破,那么对朝鲜的境地极为不利,中国东北部也同样会面临危险。

1956年11月,毛主席接见苏联大使尤金时就提出了从朝鲜撤军的想法,当时还为此事征求苏联领导人的意见。

第二年,周总理访问了莫斯科,在与赫鲁晓夫的会谈中,苏联才第一次同意中国从朝鲜撤军。

金日成其实一直都很矛盾,他知道朝鲜人民军只有35万兵力甚至更少,一旦中国军队完全撤离,那么朝鲜就得再度应对美韩的威胁,可中国军队过多,也让他很不舒服,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么多中国军队留在朝鲜不好。

为此,金日成想到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由朝鲜政府发表声明,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由中国政府积极响应。

另一种是由朝鲜写信给联合国,要求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主张,这样可以推动联合国采取行动。

但无论是哪种方案都没有那么十全十美,比如第一种方案就可能使中国对朝鲜的意图产生猜疑,国际社会也会议论中国军队在朝鲜不受欢迎。

在1957年12月17日,金日成约见了中国驻朝鲜大使乔晓光,让他给毛主席带回了一封信,根据信中的内容,劳动党在经过了讨论后“同意志愿军撤退到鸭绿江北,此举政治上可以主动,也可能逼美军撤退”。

在波匈事件后,毛主席也对朝鲜有过担忧,但在参加了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后,毛主席这种忧虑便完全消除了,金日成也在《莫斯科宣言》上签了名,这说明朝鲜是坚持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

如此一来,毛主席认为中国对于撤军的选择也有利于双方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那么,中国志愿军怎么撤,关键还是得看美国怎么撤,双方都撤,这样朝鲜半岛的局势才会稳定下来。

于是,一个计谋出现了。

金日成先是在国际上主动提出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美国军队没有达到战略目的还在犹豫是否撤军,而中国表示:“我们愿意撤军。”

一些人不理解,明明牺牲了这么多战士才帮助朝鲜人民保卫了家园,可现在朝鲜却毫不留情地提出“所有外国军队”,这明摆着也包含中国志愿军,这难道不是“过河拆桥”吗?

而毛主席却说:“一出好戏要开始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国际影响力”的问题,因为朝鲜作为主权国家要求所有外国军队撤出本就是有理有据的,刚成立的新中国都同意撤出军队,那么美国又以什么理由继续留在朝鲜呢?

再者说,美国发起的一切战争都得专门去寻找“合适的理由”,在中国主动撤军的情况下,若是美国继续发起新一轮的战争,那确实在国际上说不过去了。

撤军方案是由张闻天拟定的,在得到毛主席的批准以后向苏方提出,因为撤军行动需要苏联的支持与配合,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步骤。

至此,撤军的事情基本有了着落。

从1957年11月毛主席提议撤军一直到1958年1月24日毛主席给金日成写信,中国对于志愿军的设想始终是“留在鸭绿江边”或者是“撤退到鸭绿江北”,总体的方向是不能距离边境太远。

因为中国已经向朝鲜作出承诺:一旦朝鲜遭遇战事,中国还是会第一时间帮助。

撤军也并不是个简单的工作,背后牵扯到很多事情,于是在1958年2月14日,周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了朝鲜,准备就志愿军撤退的问题同朝鲜政府协商。

周总理在会上说:“我们在东北原本有4个军,志愿军撤退后再增加两个军,只要朝鲜政府决定,我们的志愿军就可以派过来。”

当中国和朝鲜都决定了撤军后,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的部队还明确表示“不从韩国撤军”,若是志愿军全撤了,那么朝鲜人民军只有30万总兵力,他们将面对的是60万南朝鲜军队。

撤军进行时

在毛主席的眼中,撤军其中一个目的是减轻国家的预算负担,那么,怎么撤军就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因为只是从朝鲜境内将军队移动到鸭绿江北,那么减负的效果并不充分,5个军的兵力全在江边待着,包括后勤供应、营房建设等都将成为巨大挑战。

若是不将这些部队放在距离朝鲜比较近的地方,那么这就和“协助朝鲜”的目标起了冲突。

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是在1958年3月10日撤退的,志愿军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各部队做好保密工作,还一再要求部队决不能透露驻防位置和接受任务。

最为担心的,还是朝鲜。

毛主席、周总理等都对朝鲜作出了承诺,可金日成依旧比较担心志愿军走后的局势,他是很矛盾的,特别是美国和联合国军并不同意撤军,可他也很清楚此时中国正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如此多社会的建设者也不该久留在别国。

当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撤离后,金日成还找了苏联寻求帮助,当年5月27日金日成就和朝鲜武官季亚科诺夫会谈了,金日成还在这次谈话中说:“朝鲜的海军规模很小,完全依赖于苏联的帮助,我希望能够得到来自苏联与中国的援助。”

另一边,中国志愿军撤退的时候,毛主席的眼光也得到了印证。

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单方面撤军回国内,使得联合国军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过去没撤军的时候联合国军对这些问题都是置之不理,而这之后,他们也不得不开始交涉,拖得时间越长,就越不占理。

志愿军回撤的过程中,朝鲜人民夹道欢迎,充分体现出团结友好。

而作为最高级别的领袖,毛主席与金日成对待“撤军”这件事的背后却都有着很多的思考,绝非单纯“打完就走”的思维,他们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志愿军投入战斗耗费了新生中国的很大能量,撤军也是考虑到减轻国家预算负担,但这件事又不能跟朝鲜明说,免得被视为“顾及国家利益而放弃保护兄弟国家”,因此中国才耗费了很多时间跟苏联谈,以此加强说服力使苏联同意中国的决定。

为了能让朝鲜和苏联放心,中国也依然承诺在撤军后依旧承担保护朝鲜的义务。

对于朝鲜来说,情况也是复杂的,尤其是对金日成而言。

若是中国志愿军一直停留在朝鲜境内,那么他认为这很有可能威胁到他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他希望中国志愿军以一个合理的方式撤军,而并非他主动提出要求中国撤军,否则就有点“过河拆桥”的感觉了。

而志愿军撤走后他又得担忧自身的军事实力无法和美国、南朝鲜抗衡,因此又需要苏联和中国的帮助,

再者说,两国都从朝鲜撤军可以提高朝鲜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金日成考虑的一个内容。

毛主席主动提出撤军,既符合中国的利益又能满足金日成的愿望,再加上中国已经明确保证,这样朝鲜不仅能得到来自中国的庇护,中国也不用承担几十万志愿军的费用。

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好处也有风险。

从很大程度上看,这场撤军是“双赢”,但是其背后依然有很大的危机。

随着时间推移,朝鲜依旧在面对来自南部的压力,这种压力并非热战,中国志愿军不会再度跨过鸭绿江,可朝鲜却向中国和苏联寻求很多经济援助。

而且,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也并没有获得绝对的安全感,当年美国的快速攻势也让他们随时随刻都能嗅到危机出现。

哪个国家的高层都明白,真正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国内实力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变化与波动,于是,这也能够解释为何朝鲜会在国内经济还没有特别大起色的情况下鼓足劲发展经济,走上先军政治和发展核武的道路。

朝鲜发展核武也会给周遭别的国家带来危机感,中国也由于朝鲜的不稳定因素陷入深深的无奈之中。

不过,志愿军仍然留下了很多。

英雄们当年修筑的防御工事让志愿军的伤亡率大大下降,当时日本有关人员在研究志愿军防御体系时都说:“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蜂巢,他们充分发挥了先天土工作业的能力。”

美军也将这种坚固的防御工事称为“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即便大炮轰击,志愿军战士依旧可以在洞中穿梭,这更是使得美军参谋部认为:“若是要突破志愿军防线,恐怕要付出20万人的牺牲。”

这种被称为“地下城市”的工事,为朝鲜后来的国防工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停战后,为了能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志愿军还派出了大量工兵去帮助朝鲜排雷、填坑,使得朝鲜人民有土地能够正常耕种。

很多路桥、学校等基建设施也是志愿军修建的,这都是为了能使得朝鲜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朝边境能恢复和平,也正是因为志愿军的英勇奉献。

这场战争,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轻视新生的中国了。

曾有一位华侨这样说:“在朝鲜战争之前,华人在国外的地位不高,而朝鲜战争之后,很多外国人都会说中国厉害,竟然能打败二战后的美国,这是不敢想象也难以想象的。”

参考资料

同声异气:中国 1958 年从朝鲜全部撤军方案的形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影像记忆:志愿军撤军归国 中国军网

1 阅读:120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