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楼梦·第一回》里的太虚幻境对联, 大意是假的当作真的时候真的就像是假的了,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无了。
这副对联点出了书里的很多事,从贾府到贾宝玉,从人到事,从富贵荣华到“白茫茫真干净”,可谓贯穿了始终。
人生在世,很多话是言不由衷,很多事是逢场作戏,其中的真假虚实,哪怕是当事人也分不清楚。譬如感情,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你又怎么能说明白呢?
虚伪的人在同别人交往的时候入戏太深,以为自己是真诚的,而真诚的人呢,情到浓时情转薄,反而像是假的。你说林黛玉对贾宝玉或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是真还是假?什么时候是真,什么时候是假?
如果没有当成有,就算是有也其实是没有,结合贾府的兴衰和荣辱来看,这句话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一部《红楼梦》,就是南柯一梦啊。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看到这副对联后就感到心里不舒服,其中《燃藜图》应该是劝人勤学苦读、求取功名和经邦济世的画,与“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性情不合,难怪他不高兴。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但不管书里的贾政、贾雨村还是现实中的人们,大都是信奉这个道理。毕竟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关系很重要,如果对世事洞悉明了也算是一门学问,对人情熟悉通达了就能化做文章。
世界再怎么变人性也不变,从古至今,人要想成事或生活顺遂,都离不开由周围人构成的关系和环境,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修炼自己,要“懂事懂人”,做事难,做人难,做个好人更难。
我们不能学贾宝玉,他其实不是不懂这些,而是不屑这些,因为他有家庭背景的支撑,有别人在前面挡着,所以他才能躲在大观园里快活。
3、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因为仕途不顺,囊中羞涩,不得不在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家里当个西席(塾师),赚点学费度日。
一天他去外面闲游,一座破落的庙宇——智通寺,其中就有这副对联,贾雨村原以为寺里有“翻过跟头”的高人,没想到只有个齿落舌钝的老僧,他大失所望。
这句话其实也是贾雨村和宁、荣二府的写照,他们在顺境的时候肆意妄为,纵情纵欲,奢侈无节,贪得无厌。而当后来无路可走的时候,才知道懊悔,那就太迟了。
在《红楼梦》一书中,凡是不知道知足和未雨绸缪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没有一个好结果,都是悲剧的下场。
这是对联给我们的警示,人生要懂得节制才行,千万不能忘乎所以,做事做绝。
4、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梦中随警幻仙姑到了太虚幻境,其中“薄命司”就有这副对联。
喜欢春天的风和日丽,生机勃勃,所以春天离开的时候要有愁和恨。而到了秋天的时候无边落木萧萧下,触景生情,萧瑟之意自然让人有悲伤的感受,这都是人之常情。
说是“自惹”,是感叹伤春悲秋不过是人主观感受和情绪的变化,是自找的,也是“求仁得仁”的感情需要。
女子的好颜色,花容月貌是为了让谁欣赏的呢?情人眼里出西施,对林黛玉来说,她的风情自然是属于贾宝玉的,两人是情投意合。
实际上人生在世就是过程,就在于体验,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自我生命的丰富,感情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花开堪折直须折,在最好的时节遇到最好的人,这是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5、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诗经》里说,“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意思天地无边无际,但人却难免受其拘束,如在牢笼一样,不得自在。
这副对联同样是在《红楼梦》第五回,大意是自古以来,人的感情没有穷尽,无数痴男怨女都不能在爱情上得偿所愿。
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这样,他们的情事就好像彼此欠债,难以偿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风月无边,孽海波澜,男人和女人只要是痴心不改,那情怨也就无休无止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参透和看破,色即是空,爱恨一体,情的奥秘就在有无之间,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修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