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有这样一群革命战士,他们不顾自身安危,深入敌人“心脏”,从事着情报收集、分析、传递等工作,在隐蔽战线上为革命事业奋斗,于无声处建奇功。
提到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屡建奇功的“龙潭三杰”。其实我国还有一位开国将领也堪称是隐蔽战线的杰出人物,他就是唯一一位和毛主席单线联系的范明少将。
范将军原名叫作郝克勇,是陕西人,1914年出生于临潼,其父是一名军人,曾在西北军担任营长。少年时期,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读中国经典古籍和大量古诗词,1929年,15岁的他追随兄长去往上海接受新式教育,进入建国中学读书。3年后,淞沪抗战爆发,兄弟两人一起加入了19路军所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为抵御日寇尽一份力。
淞沪抗战后,由于和家里失去了联系,郝克勇的生活难以为继,后来在兄长的帮助下,1932年的3月份,他回到了老家,并在不久后进入中山中学读书。这所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大多都是党员、进步师生,入校不久后,早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郝克勇很快加入了共青团。
1935年,郝克勇考入了国民政府的税警学校,毕业后在贵州做了一名税警。任职期间,因打击走私得罪了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健,只好返回西汉,先后在东北大学分校以及安吴青训班继续学习。1938年2月结业后,他去往38军赵寿山部开始担任教导队的政治教员,次月正式入党,后担任38军工委委员,并且肩负起了教导队的组织重任。
抗战期间,郝克勇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在38军从事统战工作。1942年,他去往延安对毛主席进行工作汇报,毛主席曾先后多次接见他,并对他在38军的党建、统战等工作进行了指示。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出于安全隐蔽的考虑,毛主席为其改名为范明。自此,郝克勇这个名字便成为了过往,而范明则成为了唯一一个和毛主席进行单线联系的特工。
1943年,范明回到38军继续工作,担任工委书记,彼时38军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支由党所领导的抗日进步队伍。同年6月,他接到组织命令,搜集日伪方面的情报,截获了一大批日军诱降国民党方面的相关秘密文件,得到组织表扬。在1938年到1944年期间,他在38军内前后办过5期教导队,发展了500多名党员、2000多名革命干部,为日后38军的起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成了38军的统战任务后,范明回到延安得到毛主席盛赞,主席称38军是统战工作中的典范。抗战胜利后,范明去到西北局继续从事统战工作,期间参与领导了横山起义,再为革命立下大功。此后,他又率领部队陆续参加了清涧、洛川等一系列战役,为解放大西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在彭老总的指示下,范明去往西藏地区工作,担任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司令员、政委等职务,顺利完成了组织交予的各项任务,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上世纪50年代末,范明将军被错误批评,遭到下放、关押,直到1980年恢复工作。此后,老将军先后担任了两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兢兢业业致力于统一战线和政协的工作。晚年从岗位离休后,老将军依然尽己所能为国家作贡献,不顾身体年迈写下了许多革命时期的珍贵史料。2010年,96岁的范老将军在西安逝世,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