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密谈震动欧洲,乌克兰危机现转机,中国立场成焦点

忆之侃国际 2025-02-23 10:18:51

2024年2月18日,美俄高层在沙特利雅得就俄乌冲突展开闭门会谈,这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双方首次实质性接触。会谈结束后,美国国务卿与俄罗斯外长罕见发表联合声明,称“就停火框架达成初步共识”,并计划推动两国元首会晤。消息一出,全球外交格局骤然生变。

欧盟对此次密谈的“缺席”反应激烈。布鲁塞尔多名外交官证实,美国未提前向欧洲盟友通报会谈细节,此举被视为对跨大西洋联盟的“重大轻视”。尽管欧盟紧急宣布将向乌克兰追加60亿欧元军援,包括150万枚炮弹及防空系统,但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的真实意图在于通过持续军援维持自身话语权——俄乌战事若戛然而止,欧盟恐将失去制约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杠杆。更深层矛盾则在于能源安全:欧盟当前40%的天然气供应依赖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而俄乌停战可能动摇这一定价权体系。

面对美俄密谈带来的冲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展开密集外交突围。2月19日,其团队公开指责特朗普“编造虚假叙事”,称美国前总统将战争责任归咎于乌克兰的言论“背离事实”。同时,基辅当局对中国释放强烈信号:乌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主动约见中方代表,提议中国成为俄乌和谈“公正调解方”。这一转变被解读为泽连斯基试图打破美俄垄断谈判进程,利用中国平衡西方压力。

对于乌克兰的“求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重申一贯立场: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冲突各方以对话解决分歧。值得注意的是,中方首次提出“可接受方案需兼顾所有相关方合理关切”,被外界视为对俄罗斯安全诉求的间接回应。尽管泽连斯基希望借力中国制衡美俄,但北京显然无意卷入大国博弈漩涡。接近中国外交部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或将推动多边和平会议,但前提是“谈判须包含乌克兰合法代表”。

当前局势暴露出西方阵营的深层裂痕。欧盟对美俄密谈的愤怒,本质是对战后秩序主导权争夺的焦虑;乌克兰的转向,则折射出小国在大国角力中的生存困境。而中国的审慎姿态,既维护了其中立调解者形象,也为未来外交斡旋保留弹性空间。随着3月俄罗斯总统选举临近,美俄能否落实停火框架?欧洲会否实质性调整对乌政策?这些问题将决定东欧是走向和平,还是陷入更复杂的代理人战争模式。

0 阅读:3
忆之侃国际

忆之侃国际

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