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抱真大腿,咬紧牙关给乌200亿军援,特朗普一边凉快去?

忆之侃国际 2025-02-24 10:14:26

2025年2月,沙特利雅得的和平宫见证了一场微妙的外交博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此闭门会谈,双方就乌克兰停火框架达成初步共识。此举标志着特朗普政府战略转向——从“全力援乌”转为“止损离场”。而千里之外的布鲁塞尔,欧盟紧急峰会正通过一项争议决议:未来三年向乌克兰追加200亿欧元军援,尽管匈牙利投下唯一反对票。

特朗普的“弃乌逻辑”早有端倪。五角大楼数据显示,过去三年美国对乌军援达640亿欧元,占北约总援助的49%,但2024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开始削减相关预算。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拒绝以境内锂、稀土矿产抵扣债务,触碰了特朗普“不做赔本买卖”的底线。

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显示,白宫评估认为“乌克兰难以收复全部失地”,与其深陷泥潭,不如抽身应对亚太挑战。这一转向直接冲击欧洲安全架构:北约欧洲成员国2024年军费总和仅占GDP的1.8%,即使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将比例提升至5%,也难以填补美军撤离后的防御真空。

面对美国撤退,欧盟的应对显露出力不从心。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虽将炮弹月产量提升至5万发,仍不及俄军单月消耗量的三分之一;法国主导的“欧洲军”计划因英国拒绝提供核保护伞而陷入僵局。更严峻的是,乌克兰每日战时开支高达3亿欧元,欧盟拟议的200亿援助仅能支撑两个月。

卫星影像揭示了前线的残酷现实:乌军第47机械化旅在顿涅茨克方向的反攻中,因缺乏火炮支援,日均伤亡达120人。而俄军依托本土军工体系,正以每月90辆T-90M坦克、150门火炮的速度补充装备。这种消耗战差距,绝非欧盟临时拼凑的援助所能逆转。

特朗普的离场策略正在重塑东欧格局。2月24日,克里姆林宫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基本达成”,俄控区已占乌克兰领土的22%。尽管基辅当局拒绝承认,但战场态势表明,俄军转入巩固防线阶段。

欧盟的困境在于战略自主性的缺失:若停止援乌,东欧防线将直面俄军压力;若持续输血,经济代价可能引发成员国民意反弹。意大利极右翼联盟党已在议会提案,要求将援乌资金转用于应对地中海难民危机,这种声音未来或成欧盟主流。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美国试图以“离岸平衡”抽身时,中国正以斡旋者角色凸显全球影响力。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提出“止战促谈三点倡议”,获67国联署支持。这种多极化趋势下,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或将取决于各方能否超越阵营对抗,找到利益交汇点。

0 阅读:39
忆之侃国际

忆之侃国际

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