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寒风中,泽连斯基的愤怒演说不复往日慷慨激昂。面对美俄秘密达成的停火框架,这位曾被誉为“抗俄英雄”的总统,正经历着从棋子到弃子的残酷转变。
2月22日,特朗普特使格雷内尔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密会的照片曝光,双方就乌克兰中立化方案达成初步共识。次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团宣布冻结对乌60亿美元军事援助,五角大楼同步撤回驻基辅的军事顾问团。这种断崖式撤离,直接动摇了乌克兰的战时经济——该国每月需30亿美元维持基本军事运转,而美国此前承担了其中70%的份额。
特朗普的“止损逻辑”在闭门会议中表露无遗:“战争持续1097天,乌军阵亡人数超31万,却只夺回7%的失地。继续填这个无底洞,不如让欧洲人自己处理。”这种计算背后是冷血的现实政治:北约欧洲成员国2024年军费总和仅占GDP的1.9%,无力填补美国撤退后的防御真空。
面对背叛,泽连斯基选择孤注一掷。2月25日,他在基辅独立广场的万人集会上痛斥:“某些国家一边放高利贷,一边掠夺我们的矿产!”此言直指美国提出的“资源换援助”计划——该方案要求乌克兰交出扎波罗热锂矿和黑海油气田的开发权,作为千亿美元贷款的抵押。
这场政治豪赌充满风险。乌国家安全局内部文件显示,泽连斯基团队已制定“B计划”:若美俄完全和解,将公开特朗普政府2022年授意轰炸北溪管道的证据,以此要挟西方。但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伊万诺夫指出:“这种核弹级爆料只会加速其政治死亡。”
尽管英国首相苏纳克将泽连斯基比作“当代丘吉尔”,但英国的军援仅占乌接收总量的3%。欧盟承诺的200亿欧元援助因匈牙利反对至今未到位,而法国主导的“欧洲军”计划因核保护伞争议搁浅。更讽刺的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向乌交付的18万发炮弹中,有12万发因引信缺陷被前线部队拒收。
与此同时,俄军的春季攻势已突破顿涅茨克防线。卫星影像显示,俄军T-90M坦克集群正在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集结,此地失守意味着乌克兰将丧失最后的重工业区。
泽连斯基的困境折射出地缘政治的冰冷法则:当大国达成交易时,小国往往成为筹码。2014年明斯克协议如此,今日的日内瓦密谈亦如此。基辅经济研究所报告预测,若美俄全面和解,乌克兰可能被迫接受“芬兰化”方案——保留形式上的主权,但国防外交由大国主导。
夜幕降临时,基辅总统府走廊的灯光依旧明亮,但那些曾高呼“荣耀属于乌克兰”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当棋手握手言和,棋盘本身的命运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