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最佳舞台——Yellow黄萱,一次爵士音乐审美的冲击!

小辫子的小辫子 2024-05-25 07:32:30

《歌手2024》已经经过了整整两期演唱,在这两期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歌手——Yellow黄萱。他以中文爵士音乐的亮相,大大的增添了《歌手2024》的舞台丰富度,同时也抛出了两个严峻问题:华语音乐审美的断档问题(抒情曲风垄断现象已经统治华语20年),以及大众审美的滞后性(大众很难获得一些非抒情曲风的主流媒体宣发和体验)。

这一次黄萱的演唱,和其他歌手完全不同,展示了一次中文爵士的高光时刻,对于大众体现了一次爵士科普——惊艳之处在于:

1:人来疯式演唱,完全无视了一切声乐的规则:什么音色统一,什么喉位控制、什么稳定声线,什么白嗓不白嗓,都不存在。只有一句话:以摇摆作为呼吸的即兴技术。大量的拟声(以人声来模拟乐器)的即兴摇摆思维。每一个气口和呼吸,都有着强烈的张力反差,松弛度拉满,舞台性质从声乐思维走向了音乐风格的顶级思维演绎。

2:以完美的即兴能力,在稳定的音准、节奏、律动之中玩耍。黄萱的音准,是《歌手2024》之中最稳定的一个华语歌手,不是因为他唱的准,而是因为他的即兴能力足够兜底,随便唱都行,爵士没有跑调的概念。每一个假声挤卡的咬字,听起来都会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他就是可以做到每一个音的音色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每一个音的音准有完美合理,具有四部和声的顶级即兴思维。即兴的坏处是:大众很难产生旋律的记忆锚点,但这就是爵士的美。

从黄萱的演唱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一个答案:在华语流行抒情之外,是存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风格——中文爵士。虽然从唱法的角度,爵士会很难被大众接受,但,从专业视角来说,不论是声乐还是流行音乐市场,个人都认为:黄萱是目前《歌手2024》之中表现最佳的华语歌手,远远超出于那英等人。

黄萱的演出思路和音乐审美,将是未来的华语核心音乐方向之一。原因有两点:

1:黄萱的唱功,达到了爵士音乐风格的美感——完美舞台音乐感染力。可能你我的爸妈会感觉,黄萱就是在鬼叫,演唱毫无旋律记忆点。但实际上能把鬼叫叫如此的丝滑、律动感拉满、人声与乐器的拟声状态完美融合,这种风格就是爵士。爵士音乐的艺术底色:可控的放纵性和声乐、器乐大统一的融合性为主。用“很好玩的鬼叫”来形容黄萱的爵士很恰当。爵士的标准就是这样建立的,而黄萱做到了在爵士演唱之中的自我创造。

2:黄萱120%理解了——唱功是音乐风格的产物,唱功是音乐风格美感体现的手段。有很多朋友会认为:唱功声乐咖是通吃全部音乐,但实际上每一个唱功顶级的歌手,他都必定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音乐风格。而评价唱功的好坏,其实都是建立在音乐风格审美之上。必须有音乐风格,才能评判唱功的好坏。因为:唱功的市场逻辑利润点,就是基于音乐风格的大盘。

我们评判那英、汪苏泷、海来阿木、杨丞琳等人的唱功好坏,也都是基于他们各自的音乐风格来评判,具体是是:

那英-主流流行抒情曲风。唱功结论是:蝶窦共鸣完美契合抒情,基本合格,T1;汪苏泷-网络费、偶像剧影视片尾曲小众曲风。唱功结论是:音准不合格。海来阿木-下沉市场曲风。唱功结论是:音准合格,音色过于断档。杨丞琳-流行、抒情曲风。唱功结论是:音准炸裂、节奏不稳、通道阻塞,略夹子音。

所以唱功最终体现的,并不是单纯的人声,而是音乐风格的整体体验,所以唱功好坏的标准其实在编曲确定的曲风之中。这也是黄霄云为什么总是出戏的原因,黄霄云大部分的美声高音逻辑,是不适合流行思维的,审美是断档,音乐风格是跨界,跨界就意味着非主流。单纯的高音歌手,真的一抓一大把。而黄霄云在美声专业上又无法获得职业化的成就。音乐风格上就架住了,只能翻唱,或者走网络风。

所以,真正的顶级唱功歌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唱功是为了更好的表达音乐风格的声乐审美逻辑。具体审美是:R&B的转音+反拍律动+紧张音色+芯体声线丝滑度、爵士的即兴+松弛度+拟声状态+摇摆、摇滚的真声+力量+思想性、流行的娱乐性+抒情性+传播性等等;

黄萱唱功详解——爵士唱法的审美逻辑和音乐艺术观:没有歌唱标准的随心所欲

爵士,是一个对于华语音乐来说非常陌生的音乐风格,我们仅仅知道的爵士歌手在黄萱之前只有一个人:李泉。是的,那个上海音乐学院钢表专业的大佬,他的爵士风格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学院派爵士的逻辑:无高音、大量压喉,旋律弱化,偏保守、下行的即兴。这也导致了李泉在《歌手》舞台上,其实很容易被人遗忘,也很难展示出爵士真的即兴美感。

那么黄萱的唱功和李泉最大的差别:拥有着大量即兴的上行能力,也就是高音声部的即兴华彩。上行对于爵士来说真的太重要,没有上行的高音拟声能力,基本上无法完成爵士的真正色彩。

爵士演唱的逻辑是两点:

1:以即兴为主,要求歌手感知现场、追求自我的灵感,想怎么唱怎么唱。而即兴就意味着:唯一性,舞台之后的第二次舞台不会和这一次一样。

2:摇摆思维,爵士的节奏属于摇摆定位。摇摆的好处是:强弱分明,不管歌手怎么唱,都可以在后续的节奏之中完成个人风格的即兴演绎。摇摆的节奏结果只会诞生:反拍、正拍、强拍和弱拍,以及切分拍。而不管是哪一拍都可以作为即兴的一种——旋律即音阶、随性即节奏。

即兴+摇摆,这就是爵士基本思路。那么在声乐上,黄萱演绎的爵士唱法的思路就是以爵士演唱的逻辑为核心:一切以即兴和摇摆作为目的,音色、音域、腔体、气口、呼吸都是为了即兴和摇摆节奏逻辑。那么这就会诞生第一个爵士唱法的技巧:

SCat(拟声唱法):以人声来模拟乐器的快速切分即兴元音咬字,无歌词。这种拟声乐器的唱法,大部分用于——爵士歌手忘记了歌词的时候,但又需要宣泄情绪之时,完全可以取代歌词。那么这样就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审美问题:歌词对于华语音乐而言过于重要。而爵士恰恰弱化歌词的意义。

黄萱在舞台上唯一表现的爵士唱法技巧只有一个:Scat。甚至拟声的单人Solo时长来到40秒以上,整体完成度其实尚可,但是在爵士圈肯定是不能算作顶级,好在氛围较好。那么,我们可以从黄萱身上得出——爵士乐在声乐之中的基本艺术审美观:弱化声乐的概念。

爵士乐是一个完全弱化所谓声乐标准的唱法。爵士乐追求一种大统一:没有所谓跑调的概念,所有的旋律都是一种音阶的表现,所有的节奏都是一种摇摆的前后变奏。同样,所有的咬字,所有的腔体,所有的声带闭合都是一种随心而欲自我反应。只需要满足基本的要求:即音阶和摇摆提供的即兴思维,即可。

本质上,这是一种非常超前和小众的审美艺术观,因为这样做就丧失了市场的供给需求。不再具有受众的喜好迎合主动性,必然导致这个曲风成为了一种:艺术性的逻辑,每人都可以唱,但是什么是好?市场是无法提供出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无法诞生这种流行音乐一眼可见的咖位分层。

那么,这就诞生了一个新的逻辑——舞台感染力。是的,爵士音乐最终拼的都是舞台感染力,唱功对于流行音乐的重要性,在爵士这里是不存在。但是任何音乐的目的都是感染力,恰恰爵士就是直接跳过了所谓声乐的标准来到了感染力的终点。那么最终,我们去判断黄萱的舞台,实际上就跳过所谓的条条框框,直接去看他的感染力表现。

而舞台音乐的感染力,声乐仅仅是一部分,或者是是大部分的歌手主要能力表现。但是在黄萱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爵士感染力源头:自信的人来疯式投入性。爵士音乐的好与坏,和歌手的投入性成正比,黄萱本人就是属于那种玩得开,投入性大,毫无包袱的状态。那么这种投入性,会导致了一个感染力现象:玩音乐的快乐。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黄萱的爵士舞台,做到了玩音乐的单纯快乐,这是一个人生音乐观的终点体验。音乐的美妙就是在于快乐自己,从来不是去评判音域比高低。所以爵士音乐的受众门槛是很高的,大部分都是业内人士,将音乐作为工作一部分的人士,尤为喜欢爵士。因为快乐真的太难了,而他们看到了足够多的音乐风格,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这你就不得不提一部电影——《爱乐之城》,其实是一样,爵士的美在于当下单纯的快乐。

综上,黄萱的唱功其实是他对于快乐的一种体现,而这种以快乐为主的爵士思维,在华语音乐还是较为稀有的产物。希望未来,每一个华语音乐的受众都可以找到了自己快乐的音乐源头,跟着爵士的摇摆舞动起身体,而不是单纯的期待着人声。

0 阅读:6

小辫子的小辫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