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出现异常后,并非是一直持续升高的趋势,而是呈现出缓慢进展,相对稳定的情况。
临床上多数患者呈现的是一开始肌酐的迅速升高(100个单位以内),之后进入平台期,积极干预后进入回转期,最终是维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阶段。
肌酐的变化多数是受肾功能损伤决定的,尤其是与肾小球滤过率指标相关,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了。
而要把肌酐维持在较低水平,且稳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阶段,有4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01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控制在1个单位内?
影响肌酐值波动的因素中,最根本的还是肾功能损伤程度,其中肾小球滤过率这项指标的变化反应出肾功能滤过排毒的能力的下降情况。
研究表明,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每年的下降单位在1以内,那基本上尿毒症风险可忽略不计。
肌酐水平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缓慢进展的关键就是可信的肾小球细胞,保护它关键是要给它足够的血氧供应,肾脏内每个肾单位其实就是一个毛细血管团,血流稳定了,就可以继续发挥滤过作用。而一旦内压大,血氧供应不足就会加速硬化,纤维化发展。
因此积极去改善肾脏血流,是阻止滤过率下降的关键,同时是恢复肾功能降肌酐的重中之重。
02多渠道排毒,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肌酐高就是肾脏排毒能力下降了,导致毒素排出速度慢,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将肾功能恢复,或把肾小球滤过率提升到可观水平,又要给肾脏减轻排毒压力,那就需要借助其他排毒渠道。
“三肾清毒”的治疗理念就是通过借助改善足底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汗液来增加“两个肾”,提升排毒能力,把血液多余毒素置换出来。给肾脏争取出更多恢复时间。
所以不要只把降肌酐的任务留给已经损伤的双肾,其他方法也很关键。
03减轻肾内压高灌注高滤过状态
肾脏内高免疫炎症状态下,会让肾细胞的生存环境比较差,不断攻击肾小球肾小管,导致肾血管压力很大。此时需要积极改善免疫系统去保护肾小球个,减轻生存压力。
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需要积极去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引起血流动力异常,逆转高滤过、高灌注、高压的“三高”状态。延长肾脏受损, 降低尿毒症风险。
尤其是一些降压降糖的护肾药,应该要更早用起来,比如沙坦普利,列净类,鲁肽类等等。
04别让这些急性因素来捣乱
慢性肾病进展过程中最怕急性因素来捣乱,可能今天肌酐还200多一个感冒或吃了一个伤肾药,肌酐就瞬间上升2、3倍,甚至直接到了尿毒症水平了。肾脏细胞难以喘息,损伤速度会加快。
因此在慢性进展过程中,急性因素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掉,除了感染、药物损伤,还有缺血缺水,梗阻情况,血压高,出血等等都要注意。
肌酐升高是肾功能损伤的分水岭,如果要维持肾功能的稳定,还需要多方面去减轻肾脏的压力,及可能对肾脏带来的损伤,降肌酐是一方面根本去改善肾脏的生存环境才是关键。越早抓住这一点去纠正治疗,肾功能才会越来越来好,尿毒症风险越来越低不是难题!
如果你也有长期肌酐高、尿蛋白、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