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跟着“场景”走,“实验室”紧随其后

因为科技是阴天 2024-03-07 03:31:38

自从“技术”跟着“场景”走,明显感觉科技产业链都在前移。

过去八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虽是艰难,但那些转型的企业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科技企业开始躬身入局,研究他们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痛点;科技企业也开始小步快跑,以期让“技术”跟上“场景”。

但这也只是开始,随之而变的是科技产业链位置前移。科技企业开始琢磨研发模式创新、开始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无一例外,这些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都在位置前移,都在向应用场景靠拢。

科技企业的“外脑”

“联合实验室”就首当其冲。

凡有些地位的科技企业,在自建“研发中心”的同时,也多是重视“外脑”,多是重视“产-学-研”生态。原因无他,全球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必是拥有庞大的人才库和知识库。相关统计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二战之后,70%的诺奖得主均是来自大学,或大学所创立的研究机构。

“联合实验室”由此应运而生。

“联合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追溯至70多年前。1951年,“通用电气-哈佛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此后,微软、谷歌、英特尔、苹果、亚马逊、Meta、IBM等公司,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其中,深度学习算法、谷歌大脑、HoloLens计算机视觉技术、IGN生成模型、量子网络光学接口等,就是从这些实验室中走出的“黑科技”。炙手可热的OpenAI项目,背后也有麻省理工、斯坦福、UC伯克利等全球知名高校的参与。

撕开一个口子

应该是对“联合实验室”的不同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新华三还是想再做出些改变。2020年12月,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华三集团与合肥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若论技术创新,三年之后,这座“联合实验室”,已手握20余项发明专利,还拿了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而论人才培养和技术孵化,“联合实验室”里的50多位硕士应更有成就感,在“同学们”还在忙着写论文时,他们研究的AI ECN、QUIC协议加速等技术,已经产品化落地。

只不过,这还要从“一个口子”说起。

以云计算崛起为标志,过去16年间,科技产业一直处于“文艺复兴时代”。期间云计算、大数据、AI、5G、IoT等新兴技术,就像德西德里乌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一样闪耀光芒。

但略有遗憾,此时的网络架构还没有完全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其已无法承载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数据,其在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就想在这方面撕开一个口子——改变传统网络架构,研发面向未来的智能网络架构体系。

简单解释,智能网络就是以应用为导向,通过综合分析业务需求与网络状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演算出最适合业务需求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案,并对业务趋势进行预测,能快速自动适应未来业务变化。

正是基于此思路,“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率先提出“传输、计算、存储一体化”的智能网络架构,并在此后突破相继了AI ECN、QUIC协议加速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网络空间领域的智能感知。

更进一步,网络智能要落地于网络设施,网络核心设备要能承载专用智能算法。为此,新华三加速了技术孵化落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其中,全球首款超高性能智能网络交换机率先践行了“计算引领传输,存储帮助传输”的创新思路,实现了单台设备230.4Tbps的数据交换吞吐能力。

此外,同期推出的T比特级高性能多业务综合安全网关,对未知攻击检测率达到95%,设备吞吐量更是达到4.5Tbps,比同类产品性能提升4倍;高性能智能网络检测仪单卡每秒新建连接数达到743万,检测时间精度达到4.69ns,较国际同类产品的最优指标分别提升了2倍和12倍。

这就是典型的“以应用为导向”的前置型技术研发,既知章知微,也知“根”知“底”——既对产业趋势有着清晰的判断,也通过新华三这样的企了解着细微的应用场景;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科研能力,也能提供完整强大的数字底座。

当然,如此的合作模式,效果也是出奇的好。正是凭借“计算、存储、传输一体化的智能网络技术与设备”,“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为互联网转型找到了的关键突破口,其更因此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人才培养新范式

不仅如此。

脱离应用场景的技术创新,难免会跑偏;脱离应用场景的人才培养,也很难破解“两张皮”的难题,但“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采用“1+2”的全日制培养模式,即第一年聚焦理论学习,在中科大校本部内展开理论知识学习,第二、三年开展“实践培养”。期间,他们手握着最前沿的数字技术,接触着最新鲜的应用场景,使用着最先进的真实开发环境,并接受“1+1”双导师指导——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同步学习理论与技术能力。

此外,对于“毕业”后的出路,实验室更是提供了两种选择——构建了“入职”和“读博”双通道。面向优秀毕业生,中科大提供直博名额,新华三也开辟了绿色就业通道。首届毕业生入职新华三的比例就达50%以上。

截至2023年6月,“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招生人数已达50人。除上述提到的“传输、计算、存储一体化”智能网络,他们还深入参与了智能数据传输、边缘AI推理架构研究、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1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50%入职新华三集团。

四个无缝衔接

对此,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曾经所说:“联合实验室作为一种创新的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在保证课题实用性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技术真正‘学有所用’。”

这也就是“智能网络联合实验室”的价值——打通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进而,又实现了“四个无缝衔接”:应用需求与技术创新无缝衔接;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无缝衔接;理论学习与实战应用无缝衔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而对此一句话总结:中国未来科技产业创新需要共赢共生。开放与协作,则正是激发更大变革力量的加速马达。

0 阅读:0

因为科技是阴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