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当你身临其境,体会到命运的重复,真的让人惊心动魄!

老方说老方说 2025-02-09 10:08:03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DeepSeek作为AI领域的现象级公司,确实称得上震惊了世界,影响广泛,引发了热议,推动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这是它为行业和世界带来的贡献。

很少有人注意到,DeepSeek团队很年轻,它的管理和创业模式也跟传统公司不一样,它甚至都没有KPI。

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所言,他们公司的考核标准和一般公司不太一样,既没有KPI,也没有所谓的任务:

创新需要尽可能少的干预和管理,让每个人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试错机会。创新往往都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刻意安排的,更不是教出来的。我们交给员工重要的事,并且不干预他。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发挥。

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从DeepSeek的特种创业模式说起:任正非曾表示,探索未来没有KPI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我想起了华为的“天才少年”和任正非关于优秀人才管理的说法,在华为看来,技术难题需要靠提升人才浓度来克服,所以华为已经多次面向全世界招募“天才少年”。

这其中也有华为过去的成功经验,比如华为早期做交换机,就是靠郑宝用、李一男等天才的技术贡献为产品注入了核心竞争力。后来很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包括5G等技术的突破,都有赖于优秀人才的创意和聪明才智。

在科学和研发领域,往往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一个顶一万个”,华为采取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是正确的,毕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任正非在加拿大四所高校校长座谈会上曾谈及前沿研究的问题:

我多年来其实不是都赞成KPI的。KPI是用于大兵团作战的流程化管理,但过于僵化,反而是不好的。我曾讲过,我们的组织与流程,应像眼镜蛇一样,蛇头不断地追随目标摆动,拖动整个蛇身随之而动,相互的关节并不因摆动而不协调,这就是科学的KPI。

在科学研究和未来网络探索过程中,不仅没有KPI,也没有失败两个字。我们都不知道路怎么走,怎么去KPI呢?所以我们在科学研究未来的考核中,我们要更多一些宽容。

任正非还说,人工智能是赢家通吃,我们要爱惜不成功公司的优秀人才。

特种小队模式适合创新和创业突破。

乔布斯创办苹果公司的时候就是采取了这种模式,他找的第一个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就是一流的产品和技术天才。

其实创业公司资源有限,最大的优势就是万里挑一的人才(通常由创始人和少数几个合伙人构成小团队),以及灵活性。毕竟船小好调头嘛。

而且他们也缺乏经验,这跟很多公司在招聘时候所要求的“有X年工作经验”有矛盾,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很多成功公司的老板和创业团队成员都是不合格的。

这就说明了创业公司的价值所在,创新通常会发生在小公司,反者道之动,强大从弱小开始,颠覆世界的力量在一开始都是弱小的,甚至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苹果对传统手机行业的颠覆,比如华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历程,都证明了这点。

我的成功得益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B级、C级人才,而是真正的A级人才。而且我发现只要召集到五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他们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样优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几个精英,他们就会自动扩大团队。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人才,他们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护他们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为他们都知道工作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乔布斯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公司创业阶段的时候,人才的质量和密度确实非常关键。马斯克在创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特斯拉公司的时候,早期的招聘都是亲自把关,目的就是保证人才的质量,营造“精英小队、特种作战”的环境氛围。

创业理念、人才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设计,是DeepSeek快速崛起并颠覆行业的关键因素。

活下来是创业公司的最大目标,为此就需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保持敏捷、快速的迭代。但如何实现呢?梁文锋认为关键是去做最难的事:

对顶级人才吸引最大的,肯定是去解决世界上最难的问题。其实,顶尖人才在中国是被低估的。因为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他们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我们在做最难的事,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

这个认识让人击节赞叹,薪酬多少,赚多少钱,普通的欲望目标无法真正感召一流人才,如果只是名利的层面,他们的选择很多,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小公司呢,大公司给的更多。所以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事情,是有意思的事业。

任正非说单纯依靠物质激励的效果有限,“要通过确立公司愿景,明确目标和追求,用共同愿景来凝聚员工并激发员工持续艰苦奋斗的源动力。”就是这个道理。

顶级的人才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这样公司的管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速度最快。要知道这些在一起组成团队后,是不屑于偷懒摸鱼的,他们不需要KPI,他们工作的动力源于自己和工作本身。

DeepSeek内部不是金字塔式组织,而是一种资源开放的蜂窝网结构,或者称之为“不管比管更高效”的自组织,这或许也是以后公司的演进方向。

“未来我们要做到极简的网络、极简的商业模式、极简的组织结构、极简的流程,什么都极简,就是收入极多。”

什么叫大道至简?任正非这句话就是一种阐述。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就是脑袋,外面的世界输入信息进来,很快就能输出结果。但是你们这些从外表来看很简单的脑袋,是读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实际内部是很复杂的。苹果就是这种模式,把复杂与困难,留在机器中,人们使用界面很简单。我们将来的战略机会就在脑袋里,我们的机器也要适应简单化。

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容易,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困难。而这也是人与人的最大差别之一。

不管是产品还是组织管理模式,变得复杂而臃肿很容易,熵增嘛,就算你什么都不做,它们也会自动变得复杂起来。比如官僚主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能干的活儿十多个人去做,本来一天可以完成,却非要一个月干不完。

而这个世界要前进,就是要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完成从极为复杂到极为简单的跳跃。创新是如此,创业和管理也是这样。

0 阅读:71
老方说老方说

老方说老方说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