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患病率已达50%,每10人中就有1人饱受胃溃疡折磨。面对反酸、胃胀、胃痛,多数人习惯从药箱里翻出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却不知这些"化学盾牌"可能正在摧毁胃的自我修复力。中医智慧告诉我们:胃病的根在脏腑失和,治胃当如治水,疏堵结合方能长治久安。

当代胃病呈现三大新特征:
1、寒热错杂:冷饮空调致脾胃虚寒,火锅烧烤又添胃火,形成"上热下寒"的矛盾体质。
2、气机紊乱:996压力导致肝气犯胃,久坐不动引发脾运呆滞,胃脘如困囚笼。
3、虚实夹杂:长期服药损伤胃气,胃镜报告显示黏膜糜烂,实则脾胃已现"假性虚不受补"状态。
铝碳酸镁虽能快速中和胃酸,却如同用水泥堵洪水,久用必致胃动力衰退;质子泵抑制剂强力抑酸,如同给胃酸分泌装上"刹车",长期驾驶必现"零部件生锈"。

《黄帝内经》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胃病的根源在于胃气上逆、中焦虚寒、胃络失养。
1、明代医家张景岳更强调"治胃三法":
①降逆:如治理洪水当疏浚河道,胃气当以和为贵。
②温中:如寒冬土地需春阳解冻,脾胃虚寒当以温药煦之。
③养胃:如养护名琴需松香润泽,胃络当以甘药养之。
2、基于这一原则研发的温胃降逆颗粒,其组方深谙"和胃之道":
①降逆核心:旋覆花、代赭石(经典降逆药对)如金锤击鼓,平熄胃气上冲。
②温中主力:干姜、吴茱萸如冬日暖阳,融化中焦寒冰。
③养胃根基:党参、炙甘草如春雨润物,修复胃黏膜损伤。
3、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方具有:
①调节胃动素分泌,恢复胃排空节律。
②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改善胃内微生态。
③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

症状类型
中医辨证
温胃降逆颗粒作用机制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不和,胃气上逆
旋覆代赭汤底方,配合柿蒂增强降逆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络脉失养
干姜-甘草辛甘化阳,修复黏膜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
枳实行气消痞,配合党参健脾
胃神经官能症
肝郁乘脾
吴茱萸疏肝暖胃,配合半夏化痰
化疗后呕吐
脾胃虚寒,胃气衰败
干姜振奋胃阳,配合大枣和胃
四、中医养胃四重奏药物仅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治本之道在于:
1、饮食革命:践行"三三制"饮食法(三分饥、三分寒、三分粗)。
2、情志调理:练习"吞津功"(晨起叩齿36下,分三口咽下唾液)。
3、穴位保健:艾灸中脘、足三里(每周2次,每次15分钟)。
4、作息调整:遵循"子午流注"规律,亥时(21-23点)入睡最养胃。

1、适应症:
①遇冷加重的胃痛(按压或热敷缓解)。
②饭后胃胀(嗳气后减轻)。
③清水样呕吐物。
④舌淡苔白滑。
2、禁忌症:
①舌红苔黄腻的湿热型胃病。
②胃溃疡活动期出血。
胃要三分治,更要七分养
中医养胃如同养育稚子,既要及时抚慰(用药),更要耐心教导(调摄)。当您能感知胃脘的温热涌动,体会食物消化的自然节律,看见舌苔如春草渐生,便是脾胃重获生机的最佳证明。记住,最好的胃药不在药房,而在餐桌的温度里,在晨昏的作息中,在平和的心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