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开放动因:反垄断、竞争还是自然选择?

夸克点评 2021-07-16 07:07:13

王如晨/文

昨日消息甫一流播,就立刻刷屏了。说是腾讯、阿里互相开放生态,淘系引入微信财付通,后者则开放淘系连接。

一天过去,双方并未确认,亦未必成真,仍还是值得观察。

围绕它的分析,更多集中在反垄断以及后续多米诺骨牌话题。后者就是什么谁会哭谁会笑,谁春光满面谁瑟瑟发抖云云。

逻辑上,两个层面都值得关注。

譬如反垄断。确实,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微博、京东、美团以及其他多家新老巨头,互相封锁有时,已导致生态孤岛压力:社交、用户、种草、流量优势,与富有供给侧能量、交易转化、履约体系的经济体分立,数字时代的用户、数据、基础设施呈现割裂局面。底层创新机制遭受抑制。连资本甚至也形成分野,好像只能站队才能吃肉喝汤。

反垄断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巨头间割裂,使得数字平台走向互联互通,从而为更多创新组织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

后续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是竞争视角。

大部分人说,腾讯、阿里互相开放,最惨的会是拼多多,其次京东。昨晚盘前,阿里美股大涨,拼多多大跌,京东小跌。

微信用户与淘系交易属性结合,拼多多几年来最强悍的增长指标之一——用户增长,或失去魅力。去年它已超越淘系。

于京东亦是。近两年,尽管它对微信入口的依赖已不似双方当初资本开始关联时,截至目前仍还是独立APP之外一大核心端口。

有人甚至在群里断言,如果腾讯阿里全面开放,拼多多、京东两家必死一家云云。这观点够浮夸的。

就算扯这类话题,若说真正的担忧者,张一鸣、王兴的忧虑可能甚于刘强东、黄峥们。甚至李彦宏应该也会有所警惕。

京东、拼多多力量都挺强大,但它们的形态已近明火。于淘系来说,仍很难构成颠覆性的机制。而字节跳动、美团的形态还存在较大的变形、升级空间,许多演进都具有浓重的硝烟特征。

比如,字节正借电商、外卖之类强化交易属性,固有强化GMV与营收、拉抬估值动力,就形态说,在洞察、数据、算法支撑下,内容/社区/社交属性与交易属性的融合与协同,加上信息流服务,以及近来各种垂直化动向,即便短期不会出现稳定机制,也充满巨大想象空间。而字节2B能力也在构建中。某种程度上,这家公司几乎可以侵袭目前所有热门领域,堪称一个新的“全民公敌”。

由于之前抖音断链,影响淘系、京东,腾讯、阿里的局部开放有望形成新的合作模式。

腾讯、阿里若局部互相开放,则有利于形成一个既有“社交属性+交易属性”的产业协作形态。虽不会像字节那样属于独立掌控的版图,考虑到微信、淘系两大形态的规模,即便只发挥有限协同力,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商业效应:腾讯获得更为丰富、规模更大的供给侧力量,壮大财付通于电商领域的服务,阿里则不仅能获得新的用户、流量,壮大交易,平台体验更会大幅提升。

王兴担忧什么呢?两大巨头初期或从实物电商入手,不过新零售尤其同城范畴下电商与本地生活日益融合,后续不排除在更多服务品类建立合作。这对从本地生活延伸到实物电商的美团来说,直接构成压力面。而且,由于美团的触达力跟字节有一拼,都有“全民公敌”的无边界风格,接下来,仅仅字节可能也够王兴喝一壶的了。

至于李彦宏为何警惕。若你注意到百度集团尤其移动生态服务化、人格化的动向,加上智能百家号、小程序、托管页以及短视频的布局,应该明白,百度是另一个构建的完整形态的融合型平台玩家。不要低估了百度的后劲。

这样扯下去,其实没完的。

譬如还有蚂蚁集团以及旗下的支付宝。一旦财付通接入淘宝、天猫,也将意味着,支付宝必会独立拓展阿里淘系之外的更新的边界。

想想看,它与美团甚至京东们是否会重建合作机制。

也许此刻让人难以接受。但结合反垄断进程,既然腾讯、阿里都可能局部互通,若京东、美团这类巨头继续封锁支付宝,恐怕也会遭遇监管部门压力吧。流播中的腾讯、阿里合作信息里,没有支付宝信息,那是因为,阿里固然持有蚂蚁较多股份,后者仍是独立法人公司,阿里没有权利代它申诉。但我们预判,一旦财付通、淘系在支付层面合作,支付宝一定会有全新的渗透动向。

事实上,去年疫期3月已出现苗头。当时尚在职的孙权主持了蚂蚁2020年第一场大型线上发布会,确立了支付宝新定位:服务业数字化开放平台。当天,身兼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的他,明确强调,平台秉持开放态度,不止服务于阿里系,也向美团等平台开放。尽管后者没有响应,就支付宝开放动向说,不同以往。

其实极讨厌这种分析路数。由于中国互联网业结构、形态板结多时,随便拎出一家公司,都无法脱离上面的逻辑。

这也是过去一段总能有人正确预言“甲乙、丙丁必有一战”最终“利好茅台”的经典箩筐。

所以,需要跳出这个视角,看看腾讯、阿里潜在合作背后的其他动因。

有时候,公众谈论最多的,反而未必是真正紧迫的部分。

我们认为,两大巨头潜在开放,反垄断、行业竞争原因固然直白,若是忽视外部趋势,以及它们自身的主动性、平台治理进程,恐怕并不符合实情。

外部趋势早已对巨头的演进提出要求:大国博弈周期与数字化进程交织,既要求企业组织具备多端协同能力、全栈化能力尤其操作系统的特质,又要求全面解耦,以敏捷的技术、组织、适应复杂的全面产业协作时代。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固守“肥水不流外人田”、“大一统”思维的生态,最后会坐困愁城,身陷熵增。没有谁能真正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效率与品质融合的端到端服务能力。

阿里很早就意识到这一挑战。淘宝发展史就是一种生态的全栈化与开放、解耦的博弈史。每当我们看到淘宝壮大到一个关键节点,必定会有核心单元上演“出淘”的戏码。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就诞生在持续不断的一体化开放进程中。

即便拥有相对完整的技术与商业要素,阿里也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构建高效的品质服务体验。过去它曾借助收购整合,补足能力。最近几年,尤其是过去一年,我们看到,阿里集团展现了新的开放思维:以不惜内部博弈的多端化、垂直化机制,全面探索,与外部许多竞合较深的生态之间建立了不同以往的产业协同关系,而且越来越下沉。

我们在淘特、社区团购/同城零售/本地生活、数字农业、阿里妈妈乃至阿里云身上都看到了相近的开放逻辑。其中,阿里妈妈借助天猫新品营销机制、UD2.0产品以及代理商,已拓展出一条内外协同、种草到拔草的数字化闭环。它的合作范畴覆盖了字节跳动甚至腾讯们。

这种整体思维的动因,早于今日反垄断。它本质上就是阿里集团生态演进的压力。

当然另外几重因素不可忽视:

1、人口红利、流量经济弱化,各生态体系间的互补合作强烈;

2、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促使整个产业甚至区域经济开始追求全要素生产率,广泛的产业协作时代来临。

3、大国博弈下,双循环的压力。

与腾讯的潜在开放合作,就在这种自然的演进过程中。它与阿里集团面临的压力面有关,同时也是它的战略机会与主动选择。

这个选择也是平台治理的一部分。包括阿里集团与蚂蚁尤其支付宝的关系。

你知道,淘系与支付宝在数据、用户甚至技术层面,有较深的交织。甚至很难完全彻底切割。这也是当初蚂蚁招股书里的风险部分。还包括关联交易。这与中国数字经济的复杂性、有机性生态有关,不是一些人空喊“分拆”就能解决的。

但蚂蚁毕竟是独立法人的公司。它与阿里之间,必定还是会慢慢走向相对更加独立的路径。

此刻的阿里、腾讯开放合作话题,虽然尚未真正确定,即便如此,也能体会到这一合作之于阿里集团、蚂蚁的意义。

譬如,财付通若接入淘系,支付宝必定会有新的独立的边界拓展。除了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同样反垄断之下,它或许与美团、京东这类公司重新建立合作。我们注意到,拼多多一直没断。或许短期无法达成更多,但我认为,于阿里、蚂蚁而言,都是必经之路。

类似的话题上,腾讯也没有新奇的部分吧。

它有社交、内容属性,有强大的链接力、用户当量、流量,但压力在于更为丰富、稳定的品质供给。当字节跳动尤其抖音、百度、快手都在强化智能信息与垂直化协同的时刻,微信与财付通面临开放的压力。

就种草到拔草的逻辑说,丰富、庞大、稳定的淘系,自然是财付通一大选择。如此,跟淘系一样,它也将获得一种稳定的闭环,从而提升整个平台服务的体验。

这类诉求,出于自然的演进,远早于反垄断的压力。

当然,反垄断应该是加速了这一幕的到来。当金融与金融科技纳入统一监管后,于微信生态、财付通以及腾讯整个数字金融版图而言,它们的复杂治理,不会比蚂蚁集团轻松。可以断言,未来的财付通,与微信社交入口的关系会很微妙,甚至会影响腾讯集团的组织架构与产品形态。

最后,我想说,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面孔、思维多有相似。至于竞争,“甲乙、丙丁必有一战”最终“利好茅台”的箩筐,还是可以持续、反复装的。这其实是个永恒的话题。

1 阅读:130

夸克点评

简介:TMT、财经精锐评论、上市公司内幕、各种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