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们稍微检讨一下王敦,他究竟想不想篡位?
我觉得,他肯定想过。
但是,又觉得不行。
第一,王敦这样的人,大约还要点儿脸,这是大族出身的通病,总想“既当又立”,舍不得撕下那块遮羞布,因此,他表现出来的,最多就是“行伊尹、霍光之事”,也就是想行个废立,立东海王司马冲,他则继续把持朝政,至于会不会取东海王而代之,则要视后续情况而定。
第二,王氏家族内部不团结,王导跟他就不是一条心。我见不少专家学者都说,王敦进攻建康,王导一直知情,甚至可能暗中协助。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王导跟王敦在政治理念上就不一样,王导没有那么大的政治抱负,或者说,没有那么大的政治野心。证据就是:王导的六个儿子,没有一个混得好的。没混好,不是说人家没能力、没机会,而是王导就不想他们混好。老大王悦、老四王协,去世比较早;老二王恬,朝廷任命为中书令,王导坚决辞让;老三王恰,是王导儿子中最知名的,先是担任中领军,后来加中书令,王恰连续十次上书,坚决不干。拒绝进入中枢机构工作,似乎是王导给儿子们定下的规矩。换句话说,王导就不想他们官做得太大。
话说回来,如果王导真的与王敦私底下勾勾搭搭,甚至帮助王敦“谋反”,司马绍死的时候,也不至于把王导纳入托孤班子。
第三,王敦没有儿子。虽然说过继了一个,但毕竟不是亲生的,即使推翻了司马家,也总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觉。
第四,王敦其实向朝廷作过妥协。西晋王朝的传国玉玺,先后被前赵帝国、后赵帝国所得,东晋王朝建立时,是没有玉玺的,故而皇帝们被后世嘲讽为“白板天子”。公元323年,王敦向明帝司马绍献上玉玺一纽,我觉得,可以视为是他对皇权的某种承认。
至于说为什么王敦最后还是反了,历代观点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我比较赞同吕思勉先生的意见:
然则敦实非夙有叛志,不过傲狠之习,为其君所不能堪,君臣之间,因生嫌隙;嫌隙既生,既不肯屈己求全,又不能激流勇退,遂至日暮途远,倒行逆施耳。以睚眦之衅,而酿滔天之祸,其是之谓欤?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