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面子都不给老美,荷兰半导体巨头公然跳反。
最近美国又加码芯片制裁产业,把我们的136家企业拉进了黑名单。
然而,就在老美用尽手段打压我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同时,竟然有家荷兰芯片巨头公然跳反,跟老美唱起了反调——明确表示将建立一条中国芯片供应链。
这家荷兰半导体巨头究竟是谁?哪来的勇气和美国叫板?这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荷兰半导体巨头公然跳反这家来自荷兰的半导体巨头,就是恩智浦,主营汽车芯片业务。
就在前几天,恩智浦刚刚宣布,与中国台湾的合作伙伴一起成立的VSMC合资公司,要在新加坡动工建设一家12英寸(300mm)的晶圆厂。
对于美国最近实施的一系列对华出口限制措施,恩智浦的高管明确表态,“正努力在中国提供本地化供应链的能力”。
恩智浦的执行副总裁Andy Micallef表示:
“我们将建立一条针对中国的供应链,今天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建设,对于来自中国的客户,我们将拥有供应能力。”
顶着美国的压力押注中国,恩智浦何方神圣?
作为欧洲的三大芯片巨头之一,恩智浦创立于2006年,前身是飞利浦在1953年成立的半导体事业部,总部位于荷兰的埃因霍温。
相较于英特尔、英伟达这样的美国芯片巨头,很多人可能对恩智浦不太熟悉,但恩智浦不仅是全球前十大非存储类半导体公司,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实力不容小觑。
而在中国市场,恩智浦布局已久,现在已经有了9000名员工,1600名研发工程师,6个研发中心。
就在美国掀起对华半导体产业又一轮打压的同时,恩智浦如此明确的表态,背后释放的信号显然不一般。
欧洲芯片巨头,急了事实上,不仅是恩智浦,最近欧洲三大芯片巨头都有动作。
上个月,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的CEO罕见集体发声,对未来的全球芯片行业表示担忧。
这三家巨头的掌舵者认为,特朗普在美国大选胜选后,全球芯片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剧,民族主义政策趋势可能会给其业务带来影响。
啥意思?
现在全球经济下行,芯片行业的日子也很难过。
放眼全球市场,唯独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工业制造能力强劲的中国,还抱有一丝希望,能给这些欧洲芯片巨头带来足够的利润。
但现在特朗普出现了,而且马上就要上台,对外放大招。
众所周知,拜登的经济主张是给外面的企业发补贴,吸引它们到美国建厂,而特朗普的经济主张是对外加税,逼着外面的芯片巨头到美国建厂,一个是给这些欧洲芯片巨头发钱,一个是想从它们兜里掏钱,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欧洲的芯片巨头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潜在的危机,老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自己可能会受到牵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既然美国把自己当炮灰,那该怎么办呢?
从恩智浦的表态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为了拿到中国市场,在中国建立一条供应链也不是不可以,现在的关键是活下来。
离不开中国?这里有人可能会纳闷了,难道中国市场比美国市场还重要,这些欧洲的芯片巨头真离不开吗?
答案是肯定的,还真就离不开。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跟常规意义上的芯片巨头不同,这3家欧洲芯片巨头的特殊之处在于,都是做汽车、电力控制和工业用芯片业务的。
这意味着什么?
除了中国之外,它们没有别的选择。
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国,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也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乍看上去,现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很快,对芯片的需求量也很大,但因为用途有限,其实全球芯片市场的需求量并不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芯片市场,可想而知对这些欧洲芯片巨头有怎样的诱惑力。
所以这3家芯片巨头最近或明或暗都在表态,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离不开中国市场,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包括这次恩智浦执行副总裁的表态,实际上也是此前发声的延续。
不过,这对老美来说,现在的局势就变得尴尬了:
特朗普要加税,本来是想着逼这些芯片巨头二选一,把厂子都搬到美国去,不跟中国玩。
可现在这些欧洲的芯片巨头却跟中国眉来眼去,事情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写在最后:
按理说,半导体产业链绵长,加强国际合作才是互惠共赢的最好选择。
但奈何,老美非要逆势而行,想着把中国从这条产业链里踢出去。
而事实证明,合作共赢才是大家真正的心声,谁要孤立别人,最终反而会受到孤立。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不欢迎,汽车芯片用国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