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夺取辽阳后,大明决意重新启用熊廷弼,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升王化贞为辽东巡抚助其守辽。然而自熊廷弼来到辽东后,和王化贞的矛盾就非常的严重,二人不管从战略的规划还是对明军的部署完全不同。
熊廷弼认为将明军精锐放在广宁上,其余要塞只留下预警兵,一旦后金突袭直接报信即可,等敌人主力从辽阳过来,得到预警后的明军就可以在广宁附近布防。
熊廷弼此举其实将广宁变成沈阳,其他地区则作为缓冲地,后金一旦来袭,只要在广宁防守到位,后金就占不到实质性的便宜,但问题也有,就是其他地方会被后金随意劫掠,这些对于熊廷弼来说都是战争必要的小损失而已,但对于王化贞来说,这可不一样了。自己是辽东巡抚,是广宁的直接责任人,不能坐视一城一地的丢失,哪怕现在不能击退后金,也不能放任后金进来劫掠,所以他的想法所有要塞各自设防,阻挡后金的进攻,双方闹的不欢而散。
对于王化贞来说,现在需要打个胜仗振奋人心,最好是和后金一战定乾坤最好,况且他还得到很多情报,认为辽南很多百姓心向大明,在联络降将方面也有进展,头号叛将李永芳表示会在恰当的时机作为内应协助明军,更别说王化贞得到林丹汗的承诺,有了蒙古铁骑,王化贞自认为对付后金不成问题。
然而这些在熊廷弼眼里都不屑一提,以明军现在的战斗力是无法阻止后金大军进攻的,兵力分散反而让后金看出虚实,况且林丹汗就这么可靠?李永芳就这么能相信?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做好防守,等兵练好了,后勤准备好了,再恢复辽土。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熊廷弼提出了三方防守的策略,即王化贞在广宁前线防御,自己在山海关后方坐镇,山东登、莱水军根据情况袭扰后金,等时机到了之后全力出击收复辽南。
熊廷弼
就这样,在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不断争执中得到了后金可能进攻的消息,王化贞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明军,希望熊廷弼坐镇广宁,但熊廷弼就是不肯去,不管王化贞怎么说,就是不去。
说实话,他不去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王化贞目前的安排没有一个符合自己想法,这种情况自己即便去了广宁,又如何指挥起来?怨气滔天中,加上满朝文武几乎清一色的支持王化贞,熊廷弼牛脾气上来表示,干脆把我罢官吧。
早就看熊廷弼不顺眼的兵部尚书张鹤鸣也上奏明熹宗,要求罢免熊廷弼,让王化贞全权负责,关键时刻,明熹宗阻止了张鹤鸣等人的意见,留任熊廷弼,此举大概就是抱着熊廷弼可以兜底,毕竟在他眼里,王化贞善攻,熊廷弼善守,二人配合可以确保前线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结果广宁之战给了大明朝廷一个超级震撼,如果说萨尔浒之战是悲剧的话,那么广宁之战就是一个闹剧,十四万明军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战斗就彻底的失败。
战争之初,后金在清扫广宁外围的各个要塞的时候,王化贞派遣三路大军前来救援,和后金骑兵正面交战,结局可想而知,加上孙得功一心想要投降后金,从中作梗,救援军惨败。
王化贞
而孙得功又返回广宁散播谣言,彻底动摇了军心,一时间广宁大乱,此时的王化贞根本不知道前线已经如此溃败,被参将江朝栋的直接扶上马逃走,王化贞一走,广宁彻底群龙无首,被孙得功占据投降给了后金。一开始努尔哈赤对如此轻松就能得到广宁感到怀疑,甚至觉得孙得功是诈降,等进城后才知道,广宁居然得来如此轻松,广宁既得,其余周边四十余城也纷纷投降。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记载:“化贞从数骑走闾阳,适廷弼自右屯引兵至,止焉,化贞向廷弼哭,廷弼笑曰:‘六万军荡平,竟何如?’化贞惭,寻向廷弼议固守宁、前,廷弼曰:‘晚矣!公不受绐慕战,不撤广宁兵于镇武,当无今日。此时兵溃之势,谁与为守?惟护百万生灵入关,勿以资贼,足矣!’乃整众西行。”
而在广宁休整十天的努尔哈赤想带兵一路杀向山海关,但沿途都被坚壁清野,只能安排好防务后返回了辽阳,至此广宁之战彻底结束,后金几乎没有花费多大的代价就获得了整个辽西,明朝防线守到了山海关。
广宁失守,自然需要有人担责,王化贞和熊廷弼自然定罪下狱,但广宁失守真的简单归咎于他们二人吗?
先说王化贞,诚然,王化贞的布局是战败的首要原因,很多人说王化贞愚蠢,这番话的确有几分道理,自担任辽东巡抚开始,王化贞就信心十足,对于林丹汗、毛文龙乃至李永芳说的都坚信不疑,也对后金的实力认识不足,认为六万大军最易一举荡平。
此前,后金和明朝都打了两次大规模战役了,明军都是惨败收场,如果说萨尔浒之战前王化贞轻视后金还情有可原,如今接连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自信,说他愚蠢一点都不过分。
但问题是,除了王化贞,满朝文武也是这么认为的,王化贞的也代表了大明朝堂的主流认识,毕竟开战前,大明上上下下无一例外都全力支持王化贞,从天启、首辅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到蓟辽总督王象乾,这些大明政策的核心制定者全部支持王化贞的战略,更别说其他大小官员了。
除此之外,晚明官场喜欢遇事推卸责任给解决问题失败的人,杨镐、李如柏、袁应泰无一例外都被推卸责任,可以说晚明接连的战败,战斗力问题只是小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政策制定者的道德问题,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
话说回来,王化贞如此自信的原因在哪里呢?此前蓟辽总督王象乾打算联络蒙古人一起进攻后金,都是找蒙古人,为什么不找林丹汗呢?当然王化贞不知道此时的林丹汗就是一个草原周天子而已,但他却坚信林丹汗吹嘘的四十万铁骑,哪怕只有四万,也足够了。
其次就是看到后金不断派人窃据大明机密,他也准备派人前往后金,培养密探无非是钱,自己大把花钱就是了,就这样花钱花到最后,居然和李永芳联络上了,至于李永芳真的想要内应他不知道,但他认为只要李永芳到时候搞点小动作,说不定能复制淝水之战。
至于民心方面,毛文龙在镇江三堡居然振臂一呼吸引不少百姓来投,可见辽南的百姓还是心向大明的,只要自己在前方拖住后金,后金后方百姓必然会到处揭竿而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优势全在大明,如何能输?就这样,王化贞自信地提出了六万大军荡平后金的豪言壮语。
只是情报毕竟是人提供的,有很大的主观性,作为战略制定者就需要在真真假假的情报中获取最有价值的情报,但王化贞陷入了怪圈,已经树立了后金不行,大明必胜的观点,所以在海量的情报中,相信支持自己观点的情报。比如蒙古各部的确和后金矛盾不断,双方交战了许久,但林丹汗却从不敢和后金交战,比如辽南百姓虽然不满后金的统治,但也没有原以为大明流血的地步,毕竟高淮乱辽才过去多久?这些事大家还历历在目,又比如的确有不少将领被迫投降,打算反正,但如果明朝不给足够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冒险的。
明朝形势图
就这样,王化贞在不够客观的情况下制定了自己的政策,当然王化贞也不会客观,毕竟大明主要核心都认为如此,一旦换上如熊廷弼这样稳健的巡抚,明朝肯定会受不了他的隐忍换上一个更为激进的巡抚,那还不如王化贞的,毕竟王化贞的责任心还强一点。
说实话,王化贞在道德上并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地方,而且身为首辅叶向高的弟子,原本可以远离辽东这个是非之地,但他却主动来辽东,怀着平定辽东,让辽民安居乐业的心思,让百姓永免辽饷,堪称忧国忧民的典范:“愿请兵六万,一举荡平。臣不敢贪天功,但厚赉从征将士,辽民赐复十年,海内得免加派,臣愿足矣。即有不称,亦必杀伤相当,敌不复振,保不为河西忧。”
至于熊廷弼有过错吗?说实话他是满朝文武中少有的清醒之人,也意识到后金强大的战斗力,因而提出了三方布置的策略,三方布置的策略中寻找时机收复辽南。问题就在这里,什么时候收复?这也是熊廷弼极力回避的问题,但却是满朝文武最在乎的问题,说实话,熊廷弼自己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大明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坚守,硬拖下去,打不过只能防守,尽量让后金无功而返。毕竟大明的体量远高于后金,长期对耗下去,虽然双方都会损失,但后金必定是最先倒下去的那个,只是对耗到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时候反攻,熊廷弼没法给出时间,他也给不了,但至少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只是朝廷内外没有人有他的这样耐心,即便熊廷弼日后说反击,但具体什么时候反击大家心里都没数,反而王化贞直接进攻,这种方式远比龟缩好,结局也快的多,这也是熊廷弼观点在朝中缺乏支持者的原因,即便有支持者也下狱了。
除此之外,广宁之战中王化贞没有考虑到前线将士的心情,和后金征战这么多年,大家也知道后金的实力,王化贞虽然代表朝廷上的看法,但不代表前线将士就接受,他们可对这些问题心里有数的。
这种情况下,王化贞盲目的乐观只会让前线将士士气更加低落,表现甚至远不如之前,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必输的战斗了,因而出现溃败的苗头,大家直接选择投降或者四散逃跑,没有任何的斗志。
况且广宁之战中,还出现了大量明军投降后金的情况,这可是明朝之前所没有的,之前的投降要么身陷绝地无法逃脱,要么家人被俘为解救家人,大家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选择投降的,但这一次如孙得功这样一开始就打算投降的人大有人在,这是明朝始料不及的。
再说说对王化贞和熊廷弼的处理,本着推卸责任的习惯,王化贞和熊廷弼全部下狱,考虑到日后会再次启用,二人定的罪并不高,但也没有释放出来,就这样被关着,但很快熊廷弼就被杀害了。
熊廷弼被杀虽然有魏忠贤和东林党纷争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明熹宗,是的,明熹宗要了熊廷弼的命,毕竟魏忠贤虽然权势滔天,但只是明熹宗平衡势力的工具而已,只是执行明熹宗的想法而已,要是明熹宗留下熊廷弼的命,魏忠贤绝对不敢加害。
那为何明熹宗要杀了熊廷弼呢?本质原因还是熊廷弼的行为不为天启所容,尤其是熊廷弼事后的幸灾乐祸,当然熊廷弼未必幸灾乐祸,只是对合理方案如果不经历战争惨败的痛苦就没法实现的表现而已,也可能是哀莫大于心死的表现。
朱由校
但恰恰是这个态度让明熹宗认为熊廷弼藐视自己的权威,在皇帝眼里,态度远比能力重要,和王化贞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忠臣形象不同,熊廷弼一不顺心就发牢骚,到处指责,出了问题就幸灾乐祸。
对于明熹宗来说,可以接受臣子的平庸,但不接受臣子对自己皇权的藐视,而且自己也是支持王化贞的,熊廷弼是不是也要对自己幸灾乐祸?越是能力差的人越在乎自己的权威,明熹宗也是如此,但他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那错的只能是熊廷弼了。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五日,明熹宗下令处死熊廷弼,传首九边,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才有人为其鸣冤,但明思宗却不肯为其平反,只允许将熊廷弼收尸下葬,仅此而已。直到乾隆时期才为其彻底平反昭雪,并且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毕竟熊廷弼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次有机会灭掉后金的人。
至于王化贞,一直关押到崇祯五年(1632年),此时被内外交困折磨的焦头烂额的崇祯帝翻起来旧账,下令将王化贞处斩,延续了明末一贯解决不了问题就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失败的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