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原州明代文物鉴赏

文锦汇 2024-08-27 23:21:09

明成化十年(1474年),明朝在固原设立了三边总制府,负责管理甘肃、延绥和宁夏三个军事重镇。自弘治十五年(1502年)起,三边总制作为一项制度被正式确立,这进一步凸显了固原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明代中叶之前,蒙古的余部如鞑靼和瓦剌等频繁侵扰北方边境。其中,北方防御问题成为明代核心议题之一。鞑靼多次对延绥、河套及固原地区发动攻略,给明王朝的西北边疆带来持续的困扰。因此,边防工作备受重视,防线从东边的鸭绿江延伸至西边的嘉峪关,形成了长达万里的防御体系。为了加强北方地区的防御,明朝设立了九个边镇,历史上称之为“九边重镇”。

明宪宗朱见深在成化十年(1474年)决定在固原设立延绥(榆林)、甘肃、宁夏三地的总制(督)府,负责统一指挥陕西三边的军务。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固原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总制大臣常驻固原镇,而延绥、宁夏、甘肃等地的总兵和巡抚都受三边总制的管辖。这反映出明王朝对西北地区的高度重视以及固原在军事战略上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防御工事也得到了显著加强。

此外,原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汉唐时期,这里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出土的珍贵文物如北魏漆棺画和鎏金银壶等,都证明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兴盛。北魏正光年间,波斯国进献的雄狮在此被劫留,成为中西往来的著名事件。佛教文化也随着丝路传入,须弥山石窟便是其代表。

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以及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明。从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原州有关,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原州灿烂的文化。

大明镇国将军田公墓志铭-明嘉靖戊申年(1548)

长65厘米,宽48厘米,厚10厘米,砂岩质。墓志为长方形,志盖竖向阴刻篆文“大明镇国将军田公墓志铭石”共4行12字。墓志文阴刻,共34行,每行24字,共691字。2019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和泉村出土。

故昭信校尉百户王公墓志铭-明万历十二年(1584)

长58厘米,宽57厘米,厚10厘米,青灰色岩石质。墓志为方形,碑缘四周饰波浪卷云纹。碑面阴刻楷书,共24行,每行26字,共519字。2005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塬出土。

石槽-明代(1368—1644)

槽面长251厘米,槽面宽73厘米,底长233厘米,宽43厘米,高53厘米;槽口长221 厘米,宽52厘米,深 30厘米,石质。由一整块石料雕凿而成,通体呈长方体状,内空,外侧两面雕饰缠枝莲花图案。2012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征集。

瓷瓶

口径13厘米,腹径19厘米,足径13厘米,高40厘米,侈口,圆唇,细长颈,溜肩,鼓腹下垂,圈足。颈下部两侧对称贴塑狮首,面目凶猛。内外施淡蓝釉,芒口,圈足无釉,通体有冰裂纹。1985年从宁夏固原县中河乡硝口村出土。

青花花卉纹瓷罐

口径9.5厘米,腹径17.2厘米,底径12.5厘米,高19.5厘米,直口,圆唇,短颈,圆平肩,鼓腹微收,平底内凹。罐盖隆起,顶有一圆形钮。内外施白釉,通体用青花装饰。盖面饰草叶纹,肩部饰一周水波纹、两周弦纹及勾连云雷纹,腹中部绘菊花和一品红花图案。腹下部饰两周双弦纹,间饰竖水波纹。1985年从宁夏固原县西郊乡郭庄村出土。

青花花草纹瓷盘

口径22.4厘米,足径14厘米,高4.5厘米,敞口,圆唇,浅弧腹,大平底,圈足。灰白胎,胎质紧密,足沿与外底无釉,其余施白釉,内外用青花装饰。外壁口沿下、圈足处各饰一周双弦纹,腹与底相接处饰一周单弦纹,腹部均匀装饰四个图案相同的变形花草纹。内壁口沿下饰一周双弦纹,内底中心饰轮胎形圆圈纹,底至内腹壁围绕圆圈纹饰三层交错花叶纹。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什字乡李庄村出土。

青花草叶纹瓷盘

口径22.5厘米,足径13.4厘米,高4.5厘米,敞口,圆唇,浅弧腹,大平底,圈足。黄白胎,内外施白釉,足沿与外底无釉,芒口。外壁口沿下及腹底各饰两周双弦纹,弦纹间均匀装饰四个草叶纹图案。内壁口沿下饰两道弦纹,其下至底部饰缠枝花草纹。1986年从宁夏固原县三营乡鸦儿沟村出土。

瓷蒺藜

高11厘米,直径11厘米,呈球状,周身布满乳突,上下中心有孔,内腹中空可填充火药。黄白胎,胎质较粗,外施黑釉。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城出土。

黄釉三孔瓷卧牛

长14厘米,高8厘米,牛呈卧姿,吻部长,前伸,口微合,宽鼻,细眉长目,头两侧有半圆形耳。四足盘卧,背右侧刻有花纹。脊有三孔,中间一孔较大,两侧孔较小。器表施黄釉。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西郊乡西郊村出土。

玉卧兽

长5厘米,宽2.5厘米,玉质。蜷身而卧,口衔一如意。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什字乡大庄村出土。

冲耳炉

口径7.4厘米,腹径8.4厘米,高6厘米,铜质。敞口,斜沿,粗颈略束,鼓腹,平底,下承三锥形足,口沿上有两桥形耳。外底铸“宣”字。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大湾乡绿塬村征集。

“大明宣德年制”鬲式炉

口径10.2厘米,腹径11.5厘米,高4.9厘米,铜质。直口,方唇,平沿外翻,短粗颈,扁鼓腹,平底,下承三足。外底方形框内铸有“大明宣德年制”铭文,字体方正,笔画纤细。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大湾乡绿塬村征集。

“大明宣德年制”冲耳炉

口径9厘米,腹径11厘米,高7厘米,铜质。直口,圆唇,微敛,粗颈略束,鼓腹,平底,下承三足。口沿上有对称双立耳,腹部铸五个双圈“寿”字图案。外底铸有“大明宣德年制”铭文。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大湾乡绿塬村征集。

铜执壶(图1)

口径5.9厘米,腹12.5厘米,足径17厘米,高37.4厘米,铜质。子母口,带盖,长束颈,圆鼓腹,喇叭形圈足,口至肩部一侧有一弧形柄,对称一侧腹部有一鹤嘴形流。2015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征集。

三足铜火盆(图2)

直径58厘米,高16厘米,铜质。子口,圆唇,大平沿,浅弧腹,平底,中心内凹,下承兽蹄形三足,足面饰兽面纹。2015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征集。

铁马镫(图1)

高14.5厘米,底厚1厘米,铁质。镫体呈椭圆形,蹬脚处略向内凹,镫柄较长,呈拱形,柄顶中间有穿,穿两侧装饰有兽头。2012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征集。

铁鼎(图2)

高16.5厘米,口径26厘米,耳高2.5厘米,耳宽7厘米,铁质。敞口,方唇,圆弧腹下收,圆底,下承兽蹄形三足。口沿上有对称双附耳。2012年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征集。

“命长富贵”镜(图1)

直径9.5厘米,缘厚0.5厘米,黄铜质。圆形,弓形钮,钮四周饰对称凸起四方框,框内铸“命长富贵”铭文,对读,其外饰一周凸弦纹。卷缘。2004年从宁夏固原市开发区出土。

“五子登科”镜(图2)

直径12.4厘米,缘厚0.4厘米,铜质。圆形,平顶圆钮,钮四周饰对称凸起四方框,框内铸“五子登科”铭文,对读,其外一周饰凸弦纹。卷缘。1984年从宁夏固原县城区征集。

0 阅读:2
文锦汇

文锦汇

探索中华文明,以古玩为主、文玩为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