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壶藏有“大讲究”,解放军军用水壶,有什么鲜为人知的作用?

念由心生 2022-09-23 13:37:5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斯大林格勒》?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一名苏联士兵因为狙杀了取水的纳粹士兵而遭到了上尉的训斥。很多人因此认为“战场上不能向取水士兵开枪”是约定俗成。但这里需要指出,战争是残酷的,通过控制水源迫使敌人投降或歼灭敌人的案例比比皆是……好吧,相比于论述“战场上到底能否对取水士兵开枪”,取水士兵手中的水壶才是作者所关注的重点。

起初士兵们所使用的水壶功能单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装水备用。特别是执行远距离奔徙和战斗时,一个大容量的军用水壶可以让士兵不会过于为淡水不够而发愁。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对军用水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如今的军用水壶有了不少新功能。我们不妨以解放军所使用的军用水壶为例,看看这小小水壶到底藏着哪些“大讲究”,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作用。

解放军使用的水壶

解放军现役使用的水壶主要是10式军用水壶。但是在10式水壶问世之前,我军惯常使用的还是78式水壶。78式军用水壶的俯视形状很像一个腰果,这种造型独特的水壶,曾备受七八十年代的老兵青睐。因为它很巧妙地将做饭和储水两个功能结合在了一起。

78式军用水曾经被称为野战最强单品,战士们在执行野外任务的时候,既可以直接使用这款水壶装取饮用水,也可以将其当成做饭的炊具,战场适应能力相当强。

最关键的是,78式军用水壶体积不大,相当轻便。每个水壶都有附带着结实的防丢绳,将其挂在背包上很难丢失。从水壶本身的制作工艺层面来讲,这款水壶采用了标准的氧化处理,能够承受足够高的温度,也不容易被各种液体腐蚀。之所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考虑其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就是为了满足战士们的做饭和吃饭需求。

当然了,这种集喝水与吃饭为一体的军用水壶,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接受不了,他们认为这让水壶中装的水沾染上食物的油气,口感非常不好。再加上现役的10式水壶取缔了饭盒功能,更是给了他们诟病78式军用水壶的理由——78式水壶的饭盒功根本没必要存在,否则10式水壶也不会取消类似设计。事实上,中国解放军的水壶变迁,完全可以体现出中国工业的进步与部队需求的时代变化。

解放军军用水壶的变迁

在78式水壶之前,解放军使用过的水壶中,50式和65式相当经典,这两款水壶不带饭盒功能,储水量很大。不过对比65式水壶,50式水壶受到材质影响,很容易变形,且由于使用的是木塞,时间久了会让壶散发异味,导致其中装着的水很难下咽。

这种水壶流行的时候,我国从国民党反动派那里刚接管了水壶制造工厂,这时候我军就算想使用好一点的水壶,但由于没有那个工业基础,所以只能将就着使用50式水壶。

后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我国有了一定的材料使用基础。在50式水壶的基础上,我国用硬度较高的材料替代了50式水壶使用的铝材料,用酚醛树脂塞代替了木塞。同时考虑到需要在高寒地带执行任务的需要,65式水壶还多加了一层保温套。

等到了70年代后期,我军研制出了附带饭盒功能的78式水壶。之所以要附加这个功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70年代末,我们的老邻居越南疯狂搞事情,战士们需要在前线作战,考虑到战时需要,有关部门才让新一款水壶拥有了做饭功能。

毕竟直接扛着锅灶跑前线实在有些累赘,哪有一个轻巧可以煮饭的水壶兼饭盒来的容易?战士们饿了可以随手煮东西吃,既节省了军需成本,也避免了战场上大后方被偷袭造成严重后果。且78式军用水壶的诞生也证明中国工业有了新的进步,至少在材料抗腐蚀研究和生产方面,比以前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在前文我们有提过一嘴,现役的10式军用水壶取消了饭盒设计,便有一些人因为认为78式水壶设计很黑暗。其实这不过是因为解放军战士们野外吃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军用水壶不需要再兼具做饭盛饭的功能。

小水壶藏有“大讲究”

10式军用水壶虽然回归了水壶老本行,但对比一众“前辈”水壶,那可将讲究了不止一星半点。首先10式军用水壶是双层壶体设计,内层壶胆仍然沿用铝材质,外部则是一层具有保温功能的环保材料,壶塞则用耐用度更高的不锈钢旋转壶盖和内硅胶圈垫代替,与65式的构造虽然差不多,但使用效果好了不少。

不光如此,10式水壶内部还添加了单独滤芯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净化处理。战士们执行野外任务的时候,就能够随时随地喝到干净的水,根本需要费心费力地去烧水。

这种设计是以前的军用水壶所不具备的,而解放军军用水壶能够不断变迁,背后是着中国军工业和军工科技的强力支持,截至目前,10式水壶完全可以满足解放军战士们的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的需求。

等未来军需需求改变,或许10式水壶也会像50式水壶、6式水壶和78式水壶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性能更加出色的、“讲究”更多的新水壶将登上时代舞台。

由此及彼

解放军军中的变化很多,从能做饭的78式水壶到不能做饭、但可以强效过滤饮用水的10式水壶,从各种大型炊具到现代感十足的野战厨房车,从做饭时升起的容易暴露部队的炊烟到野战厨房使用的无烟燃料,从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运输线到无人机配送自热食物……每一种变化背后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是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旧军需的退场从来不是悲剧,它的离开意味着后继有“物”,就像中国延续千年,总有人会从先辈手中接过责任的重担,将辉煌和荣耀继续传承下去。

1 阅读:12
念由心生

念由心生

念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