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莲花,就想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一看到秦桧,就想到卖国贼,一看到狗,这是忠诚的化身……
似乎一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固化,成为一种代表。
就会像一个笼子把人套在里面,不是身体上,而是思想上。
看到莲花,为什么不能生长在岸上?想到秦桧,是什么原因迫不得已吗?碰见狗,所有品种的狗都忠诚吗?
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而不是被套住了脑子。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一个大学生冬天要来了,衣服没有洗,而自己又不想洗,去洗衣店洗非常贵,怎么办?
按正常的思路,既然不想请人洗,只能自己洗了,但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去酒店的时候,会有自助洗衣房,洗衣中心服务等等,酒店的主要业务是住房,而洗衣服务只是附带的,洗衣店的主要业务是洗衣服,价格自然不一样,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衣服不用自己洗,也干干净净的。
如果被衣服框住,认为衣服就应该去专门洗衣服地方,那么,就只能在各种洗衣店里比价格了。
无独有偶,有人想云游四方,但囊中羞涩,如果要把所有想去的地方去一次,肯定不够。
不论是直达的火车、长途汽车,如果放弃又不甘心,不放弃,又不能去,怎么?
路过一家旅游门店,顿时心中一喜。
直接报名了老年旅游团,跟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下一步做准备,跟车省下路费,一举两得。
两点之间距离最短,但费用太贵,于是,绕路到达。
旅游团的主业是各种纪念品、收藏品,至于车费只是意思一下,一下子就省出了钱,又完成了自己旅游梦。
不仅思想上不能被原有的思想禁锢,做事上也是这样的,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走出不一样的路来。
所以,在人物、动物、景物上要警惕陷入道德化的陷阱。
作家巴金曾说:“倘使我写人写得不好,写得不像,那就是因为我缺乏观察,缺少生活,不熟悉人物。不管熟悉或者不熟悉,我开始写小说以来就不曾停止观察人。
写小说需要在作品中塑造人,而要写人,就需要不时的观察人,动作、神态、思想、语言、语气等等。
而文学作品又是由人所写,自然避免不了人,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认为一部作品,一个经典之所以受人喜欢,只是写到了大家的心里去了,但这仅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多的是读小说中的人时,何尝不是在对照自己的所做所为?
所以,文学核心关注的对象,就是人。
最远的史料记载是五帝本纪,最近的史料记载是图书馆,而不论是远的还是近的,都是由人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