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前言张大千这一生,有四位相伴的夫人,其中第四位夫人与他的年龄差距极为悬殊,整整相差了 30 岁。在这张张大千夫妇与毕加索的合影里,这种年龄差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俩站在一起,看着就如同来自两代人。他的第四位夫人,容貌出众,气质更是超凡脱俗。再看张大千,已然秃顶,还留着长长的胡须,与夫人站在一块儿,那视觉上的年龄差,真的就像是隔了一代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59de4746f42986396f0d7b1575de35.jpg)
1943 年,张大千结束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考察,回到四川成都。本应是回归家庭的温馨时刻,家中却已是暗流涌动。他的二夫人黄凝素,心思全然不在家庭上,整日沉溺于赌博。她常去的聚赌之地是牙刷厂,在那里,她与一个模样清秀的小会计关系密切。
大夫人曾正蓉和三夫人杨宛君实在看不下去,多次好言相劝,盼着黄凝素能收敛些,回归家庭生活。可黄凝素根本不听,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常常彻夜不归。张大千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几次动手教训了她。这下,矛盾彻底激化,黄凝素提出离婚。但张大千念及几个子女都是她所生,并未理会。
一天,张大千在家中烦闷不已。这时,大女儿心瑞带着女同学徐雯波回家。当徐雯波被领进房间拜见父亲时,张大千一下看呆了。徐雯波是成都人,上学时暂住在城中姑母家,平时热爱绘画。她美丽又娴静,刹那间,张大千满心的烦闷消散,心底悄然生出占有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1f6ae20b9091d645ee7a32613cc6c2.jpg)
心瑞向父亲说明徐雯波是来看画的,张大千欣然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徐雯波被这些画作深深吸引,当即提出想要拜师。张大千虽乐意收徒,可又担心产生师生恋,便婉拒了,只答应她可以每天来看自己作画。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大千越发觉得徐雯波不仅外貌出众,性格也温柔谦逊。
一次,两人正在谈论书画,突然空袭警报响起。当时张大千家还没有防空洞,徐雯波便说姑母家有宽敞的防空洞。张大千觉得这是个拉近关系的好机会,赶忙跟着她躲进姑母家。而此时,徐雯波对张大千也有了好感。
张大千与 “女学生” 往来密切,被黄凝素抓住了把柄,她以此为由,坚决要求离婚。张大千心思早已不在黄氏身上,便赶紧与她离了婚。此后,张大千每日都往徐家跑,一边讨好徐雯波的姑母,一边增进与徐雯波的感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9238b947bb7964e10a0ac5bc69c488a.jpg)
终于有一天,张大千突然向徐雯波求婚。姑母得知后,惊得目瞪口呆,一开始坚决反对。可后来听说侄女已有身孕,也只能无奈应允。1947 年,48 岁的张大千与 18 岁的徐雯波喜结连理,一段新的故事就此展开。
张大千携手徐雯波去拜访毕加索张大千侨居海外的那些年,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1956 年,张大千在日本举办的画展,引起了正在东京旅游的巴黎罗浮博物馆馆长萨尔的兴趣,萨尔亲自邀请张大千到法国巴黎办展。
同年 6 月,张大千首次来到巴黎。他挑选了 30 件精品,分别在著名的罗浮博物馆、东方博物馆展出。其中一幅《秋海棠》荣获金质奖章。这两次画展,让张大千在巴黎声名大噪,备受世界画坛的推崇。
那时,张大千有个心愿,就是想会见同样备受追捧的 “西方画圣” 毕加索。当时,报纸报道毕加索将在坎城附近一个小镇主持一个陶器集会的开幕展,而毕加索城堡式的别墅就在附近,于是张大千便冒昧请翻译发电报约见毕加索。毕加索回电,约张大千次日在会场见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fbbd83e3f203ccf54329127de0bb362.jpg)
第二天,张大千和夫人徐雯波一同前往坎城小镇。到了那里,只见人山人海,毕加索被人群团团围住。毕加索忙着自己的事,似乎完全忘了与张大千的约见,张大千一行受到了冷落。张氏的翻译十分气愤,上前质问毕加索,毕加索这才反应过来。因人太多,毕加索一时无法脱身,便向张大千的翻译致歉,并邀请张大千夫妇次日到他的别墅叙谈交流。
7 月 29 日,张大千夫妇准时到达,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有个习惯,夏天不穿上衣,但为了表示对徐雯波的尊重,那次见面时他穿了一件格子花纹的衬衣。两人交谈中,毕加索称自己不仅画中国画,还毫不掩饰对东方艺术的崇尚。他甚至说:
“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推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人的艺术,再者是非洲黑种人的艺术。至于白种人,根本没有艺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e093acdf599980b8100576e8792c48.jpg)
毕加索平时不喜欢拍照,这天与张大千相会,兴致颇高,在徐雯波夫人的邀请下,他打破习惯,在古堡庭院里与张大千夫妇拍了许多照片。
张大千的晚年在与毕加索会面后,张大千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持续在海外举办画展。1975 年,时年 77 岁的张大千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台北荣民总医院检查后,被查出患有多种疾病。考虑到治病的便利性,他停止了四处奔波的生活,决定回到中国台湾定居。次年,张大千抵达台湾,很快便被聘任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委员。
1977 年,张大千在台北市郊外的双溪畔购置了一块地皮,随后请人建造房屋。同年,他举办了 “张大千近作展览”,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1978 年,80 岁高龄的张大千搬进了自己的别墅,并亲自为其命名为 “摩耶精舍”。在这里,他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生活。次年,张大千立下遗嘱,决定在自己去世后将所有财产全部捐献给公众。82 岁时,张大千还为台湾电影界的 “金马奖” 题字,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043856249fe816c748370b3bebbd6cf.jpg)
83 岁时,张大千开始创作巨作国画《庐山图》。1982 年,84 岁的他又为家乡的《内江市志》《内江县志》等题字,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1983 年初,耗时良久的《庐山图》终于绘制完成。然而,同年 3 月,张大千因心脏病突发被紧急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还是于 4 月 2 日上午 8 时 15 分与世长辞。
值得一提的是,比张大千小 30 岁的徐雯波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直至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们之间的感情真挚而深厚,令人动容。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