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虽小事却蕴含大学问
在职场上,开会这事儿那是家常便饭。
可是有时候,一场会开下来,感觉跟没开一样,心里头还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到底要干啥?
或者是领导在会上说得口干舌燥,结果回头一看,问题还是那个问题,解决方案连个影儿都没见。
这样的会,开得人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开会呢,还是瞎耽误功夫呢?
其实啊,一个人开会开得怎么样,往往能看出他的管理功夫深不深。
01
警惕开会的4个误区
每天大大小小的会议那么多,然而,并非所有的会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背后,往往隐藏着管理者在开会时的四大误区。
1、漫无目的
有些公司的会议,看着管理者在台上滔滔不绝,你却不知道这场会议的目的何在,议题为何。
这种情况通常是,管理者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议程,只是随意地抛出几个话题,然后任由大家自由发挥。
结果,会议时间被无休止的讨论和偏离主题的闲聊所占据,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员工们在这样的会议中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了重视。
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对会议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团队士气受挫,工作效率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2、一言堂
在有些会议中,管理者成了唯一的主角。
他们独占话筒,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而员工们呢?他们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听着管理者的独白。
这样的会议,成了单向的灌输,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
当员工的声音被忽视,他们的创意和想法也就被扼杀在摇篮中。
团队的凝聚力在无形中削弱,决策也变得片面和主观。
管理者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表面的认同,但真正的团队智慧却被埋没在了沉默之中。
3、议而不决
会议结束了,但问题依旧存在。这是多少团队都曾有过的无奈。
会议中,大家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但到了决策环节,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再研究一下。”“那个方案,我觉得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样的话语,在会议中屡见不鲜。
但研究来研究去,改进来改进去,问题却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这样的会议,不仅浪费了时间,更削弱了团队的执行力。
员工们开始怀疑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团队信任也在一次次无果的会议中逐渐瓦解。
4、频繁开会
“明天又有个会议,真是烦死了!”这样的话语,在办公室里时常可以听到。
会议,本应是团队协作的重要环节,但若过于频繁,便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管理者似乎总有无数的会议要开,无论是大事小事,都要拉上整个团队来讨论。
而员工们则疲于奔命,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或是在回味刚刚开过的会。
这样的管理,显然是不当的。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会议成了逃避问题的避难所。
而团队的时间,也在这一次次无效的会议中被无情地消耗掉。
02
这样开会才高效
开会,本应是一种高效的协作方式,但若要真正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几个让会议变得高效的建议。
1、凡是会议,必明确目标
高效会议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
会议前,管理者应设定清晰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议程,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明确会议的目的和期望达成的结果。
具体做法上:
为了制定有效的议程,管理者可以提前与团队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议程不仅能更加贴近实际,还能增强团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管理者可以在会议开始前,通过邮件或工作群等方式,提前发布会议议程和目标,让参与者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思考。
会议中,也可以适时地提醒和强调目标,确保会议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2、凡是会议,必准备充分
在开会之前,管理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包括资料收集、议程规划、人员通知等方面。
为了做到准备充分,管理者可以在会议前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可以将重要的资料和信息整理成文档或幻灯片,方便员工查阅和理解。
同时,管理者还要对议程进行详细的规划,确保每个议题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决策。
除此之外,在准备过程中,管理者还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比如,他们要确保会议室的设备完好无损,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会议中断;
他们要提前通知参会人员,确保他们都能准时参加会议;
他们还要准备好会议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方便员工使用。
3、凡是会议,必精简高效
在开会时,我们要严格控制会议的频率和时长,确保每次会议都有实质内容。
这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团队创造更多实际价值。
为了做到精简高效,管理者可以在会议前对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
可以将重要、紧急的议题放在前面讨论,将次要、不紧急的议题放在后面或留待下次会议讨论。
同时,管理者还要控制好每个议题的讨论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导致会议效率低下。
在会议过程中,管理者要保持紧凑的节奏,避免无谓的闲聊和拖延。
要及时引导员工进入正题,确保讨论的内容与会议目标紧密相关。
4、凡是会议,必议而有决
会议的目的不仅仅是讨论问题,更是要解决问题。
因此,在会议结束时,管理者必须明确决策结果,并指定责任人和执行期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避免议而不决的尴尬局面。
为了做到议而有决,管理者可以在会议中设定一些具体的决策流程和规则。
比如,可以设定投票机制,让员工对决策进行投票表决;
可以设定时间限制,确保每个议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讨论和决策;
还可以设定责任人制度,明确每个决策的执行人和监督人。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影响。
他们要以团队的利益为重,做出明智、合理的决策。
同时,管理者还要及时将决策结果通知给团队成员,确保大家都对决策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5、凡是会议,必及时反馈
在会议结束后,管理者要及时向参与者反馈会议的成果和后续行动计划。
管理者可以在会议结束后整理出会议纪要和决策结果,并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发送给团队成员。
同时,他们还可以组织一次简短的回顾会议,让员工对会议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反馈过程中,管理者要保持开放和透明的态度,及时回答员工的问题和疑虑。
他们要与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确保决策的执行情况得到及时的跟踪和反馈。
同时,管理者还要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6、凡是会议,必集体讨论
在会议中,管理者要打破一言堂的局面,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讨论。
为了促进集体讨论,管理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比如,可以设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员工自由发表意见;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员工在小组内充分交流;
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或顾问参与讨论,为团队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
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为团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写在最后
开会这事儿,虽小却大有讲究。
而一个人的管理能力,确实可以从他如何开会中得到体现。
优秀的管理者,懂得如何避免开会的误区,让会议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
正如约翰·科特所言:“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
高效开会,正是管理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