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即有罪矣

讯二点文化 2024-03-16 09:33:42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中有一故事颇有意味。故事不长,照录于兹: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把这则故事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

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

阎王微笑一下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

那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

阎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那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那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负了国家吗?三年一次政绩考察你有什么?无功就是罪啊!”那官员脸色窘得十分难看,方才的傲气顿时消减了。

纪晓岚笔下的这个官员,以“所至但饮一杯水”作羽毛,在阎王面前“孔雀开屏”,炫耀自我清廉。未承想,阎王只用一个“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的哂笑,一下子揭露了他的“屁眼”——充其量是一个尸位素餐官员的“自以为是”。鲜明指出了官员躲事避事乃为负民、负国的可耻,进而道出了为官就要担当的价值意义。故事言辞犀利,驳诘精准,令那些不作为、懒作为的官员对号入座,足以心里发虚,身上冒汗。

《尚书》中有则官训说:“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意思是,老百姓需要磨刀,用你作“磨刀石”;老百姓需要过河,用你做“舟船”;遇到天大旱,就要用你做解除旱情的“及时雨”。一句话,做官就要讲担当,就要为老百姓做事。这是为官的价值和责任,否则,就悖离和失去了官的本义。

《尚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重要学说之一。这一官念认知,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一些有识之士朴素的民本思想。比这更早一点堪称其思想嚆矢的,还有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稍后一点的,又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观点,荀子的“君,舟也;人,水也”理论,更有齐国名相晏子“先民而后身”、“薄身厚民”的感人作为。这些都表明,官是为民众服务的,是要为百姓做事的。

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初尧想把官位让给许由,许由死活不干,最终以逃跑躲过此差。许由拒绝做官,若干人说这是“淡泊官念”,是一种超尘脱俗,但按照“为老百姓做事”的本原来卡量,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无官一身轻”嘛!有了官差,你一方面要殚精竭虑地为民做事,累个筋骨劳顿、心志疲苦;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百姓、监察部门的监督监察,如履薄冰。这当官之事自然就不会轻松,更不可能自由自在。至于尧舜禹以后的为官奢华享乐、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等,一路下来,延宕至今,一说做官就联想到享福,一说升官就联想到发财。我认为,从原本意义上讲,这都属于“官念”的异化。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个故事,虽然大可视为乃纪晓岚先生的杜撰,但故事却借阎王之口对那些躲事避事的庸官、懒官作了犀利地针砭,道出了一个发人深醒的道理:一个人不论当官有多大,总是靠人民大众养活你,而不是你养活人民大众;不论你有多大能耐,人民大众总是你的衣食之源,而不是你给人民以衣食。

人民委员吴金印有个名言:“老百姓养鸡是为了下蛋,养狗是为了看门,养我们这些干部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都不如鸡和狗。”这话说得在理儿。老百姓给了官员吃穿,指望的就是他们能给大家办点事,而有些官员却在那里尸位素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切以利己与否考虑,老百姓对他们的供俸,还不如养一只鸡、喂一只狗实惠,这不叫负民负国能叫什么?人民养这样的官儿价值何在,又有何用?!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正本清源,有一个正确的为官“官念”,无疑有助于从根本上强化现代一些官员的群众观点,并成为一种自觉为百姓做事的能量来源。惟愿的是,思想要真正成为行动的先导。

0 阅读:0

讯二点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