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安徽九华山上,忽然出现一个外国人。只见他长着金色的头发,胸前挂着两台相机。每到一处都不停地拍摄,并和当地人热情交流。
这个外国人不是别人,他正是美国摄影师比尔·霍克。当时,比尔·霍克正在安徽九华山采风。古色古香的九华街以及独特的人文风貌,让他惊叹不已!

如今,比尔·霍克当年拍摄的九华山老照片曝光。笔者挑选其中20多张,分享给大家。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发现,40多年前的九华山、九华街,原来这么美,令人惊艳!

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素有“莲花佛国”、“东南第一山”之称,闻名中外。
1981年,比尔·霍克登上安徽九华山。在登山途中,他站在一座山头上拍下了这张照片。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座民居,房前房后都是层层的梯田。远处青山连绵不绝,这里的景色真是漂亮了!

这张照片,是前一张照片的近景。几栋依山势修建,掩映在绿树丛中。房前梯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房后是一个小菜园,种植有豆角等蔬菜。到处呈现出一派田园气息。

九华山全山以化城寺为中心,大大小小寺院有80多座。还有东崖寺、甘露寺、百岁宫、祗园寺等。这张照片中古建筑就是当年的化城寺。
化城寺,又名地藏寺,是九华山寺院的总丛林。始建于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寺院为四进院落式建筑,粉墙黛瓦殿宇众多。大殿前有一些游客。

这是化城寺近景。大殿前有半月形偃月池(放生池)。其中一栋房子一角,挂着“理发处”的牌子。化城寺共有四进院落:灵官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藏经楼里,珍藏有完整的《涅盘经》、明代百岁宫无瑕和尚用自己身上刺出的血配以金粉,花了28年写成的《华严血经》,特别珍贵。

1981年,美国摄影师比尔·霍克绕到化城寺后面的山上,俯瞰九华街,房屋鳞次栉比,近处是绿油油的梯田。照片右侧古建筑群,就是当年的旃檀林。
化城寺后山远眺。从高处俯瞰九华街,画面中间偏右的寺庙是九华山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九华山规模宏大的寺庙之一。

比尔·霍克来到九华街,走在古老的小巷里,地上的石板路诉说着九华街悠久的历史。一个穿着红背心的小男孩,从小巷里走过。
九华街,始建于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历来是九华山的核心区域。这里汇集了众多店铺、寺庙、民居等,呈现出僧俗共处的景象。

九华镇上,一个木匠铺里,木匠师傅戴着围裙,正在操作机床。将木头加工成各种造型的栏杆柱。

比尔·霍克站在山头上,俯瞰山下一层层的梯田,像是铺上了毛茸茸的绿色地毯。远处的山坡上,是高低错落的民居。这画面太养眼了!

1981年,比尔·霍克来到九华镇。这里的街道很窄,人们骑着自行车出行。一名菜农拉着板车前往集市,车上装满了豆角。道路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

九华山上一座寺庙,坐落在一大片竹林之中,幽静富有诗意。炊烟袅袅升起,越过竹林飘向远方。西庙前开垦有田地。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1981年,九华街上一个家庭作坊里,一名老人正在制作竹筷,他使用的是传统的制作工具。九华山上竹子多,当地人用竹子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竹床、竹椅、竹筐等。

1981年,九华街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名男子正在给马头墙描绘彩色图案。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也让房屋产生了动态的美感。
尤其是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村落,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视觉产生一种“万马奔腾”动感。

比尔·霍克在九华街上,遇到两名轿夫,他们光着脊梁抬着竹椅,椅子上坐着一名女尼姑。她可能是下山之后,走路累了,坐上轿子返回山上的尼姑庵。

在九华山上,随处都能见到这样一层层的梯田。梯田里庄稼绿油油的。远处,云雾在山间升腾,青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犹如仙境。
另外,九华山还有云海、日出、雾淞、佛光等自然奇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誉。

这张照片,拍摄于青阳县。在当地人的房屋前面,修建有矮墙,墙内的面上晾晒着麦子。矮墙外面是从山上引下的泉水,两名女子正在洗刷物品。

1981年,比尔·霍克在九华街上采风。看到街边有一家卖杂货的商铺,门口撑着遮阳棚。一名男子挑着竹筐走进旁边一扇门。如今,这种古老的建筑已经见不到了。

九华街上,几名工人正在维修房屋。他们用竹子搭起脚手架。他们正在更换屋顶上损坏的瓦片。几个人分工明确,看上去很专业。

站在山头上俯瞰,下面是成片的农田,地块呈现不规则状。山脚下有一条小路,一名农民拿着农具从路上走过。不远处,是一条小溪,溪边有很多鹅卵石。

1981年,比尔·霍克来到九华山上一座寺庙。他还走进寺庙的厨房里参观,看到里面的几个灶台很整洁,物品摆放整齐。他还看到了一只小花狗。

比尔·霍克惊叹于九华山独特的田园风光,拍摄了不少梯田照片。在这张照片里,一层层的梯田,高低错落,犹如一个个音符,演奏出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在九华街上,比尔·霍克看到了一个制作陶器的作坊。屋里摆放着不少制作好的缸胚,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缸胚旁边是两个木制的工作台。

比尔·霍克拍摄的九华山老照片,太惊艳了!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我们领略到了40多年前九华山的真实面貌,原来这么美!
结束语:九华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1981年的九华山风光、九华街风貌,都让人印象深刻,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如今,九华山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你去过九华山吗?你眼里的九华山是怎样一番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