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求变、提质、行稳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从房地产这艘大船宣布“转向”的那天起,房企的格局转变就已经渐次启幕。这两年,我们听到诸多百强房企调整架构、修炼内功、精细化管理,以巩固甚至加强自己的行业地位。
这一次,主动求变的是中国奥园。
1、求变
杠杆游戏获悉,继此前明确划分地产板块和非房板块,并将非房业务划入新成立的悦康控股后,近日,奥园内部正在着手推进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涉及旗下地产板块的地产集团和商业地产集团,且力度颇大。
调整后,奥园的地产开发业务从原先的集团总部-二级集团-区域总部-城市公司的四级管控,调整为集团总部-区域-城市公司,集团直接管控。
换言之,奥园的大集团将统筹直接管理两大集团地产开发业务,另据奥园方面透露,未来地产集团与商业地产集团将集中优势、集中资源进一步聚焦到各自旗下城市更新项目的一级开发业务,以及存量资产的盘活。
在地产开发业务收归大集团后,奥园集团还将在集团总部层面组建高端产品开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旗下所有“三旧”高端项目的二级开发,从而整体提升奥园产品力及客户满意度。
针对此次架构调整,有猜测奥园地产集团与商业地产集团将要进行合并。奥园方面表示,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并非外界理解的地产集团与商业地产集团合并。
随着行业形势变化,奥园自今年初就主动求变,两次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为构建一个更具活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大组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提质
作为一家老牌千亿房企。中国奥园集团创立于1996年,总部广州, 2007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为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业务范围涵盖地产、商业、科技、健康、文旅、金融、跨境电商、城市更新等。
2020年7月末,《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奥园上升75名,位列于榜单204位。
一直以来,奥园的地产与商业是两条赛道,竞争与合作并存。这种模式分工明确各有所长,也助力奥园在过去短短五年间迅速扩大规模,进入千亿阵营。同步为奥园培养了数十位骁勇善战的区域总,以及在他们之上忠诚、专业的高管团队。
不过,随着行业规模竞争暂告一段落后,如今房企存量竞争时代,曾经的粗放式管理已经落后了,精细化成为金字塔最坚强的基石,提质增效的内功修炼尤为重要。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缩短了两个二级集团的管控流程,无论是内部精细管理、外部品牌输出,效率和质量都将再上一个台阶,也将更利于其深耕的城市更新业务在各地开展。
如上海社科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竺敏明所言,在房地产进入后开发时代,城市更新等板块将面临巨大风口。
作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最早进军旧城改造的老牌房企之一,中国奥园有诸多优势,如布局早、规模大、质量好、模式优等。如今,城市更新业务更是奥园重要战略之一。
据第三方资料显示 ,截至2020年底,奥园持有将近80个城市更新项目,另有数十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可售货值超过万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区,潜在价值可见一斑。
此外,在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奥园也计划拓展省外的其他城市更新业务,力争在该领域实现更大的飞跃。
3、行稳
要想常立于多变江湖,于房企而言,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战略方向和发展布局是发展的一大命脉,不断求变才是唯一的不变。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住宅用地集中供应等政策让舆论热议,具备体量、有城市更新经验的房企也会在变局中站得更稳,因为其深耕区域旧改土地的集中释放将有利于房企保持其原有的投资开发节奏。
还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年初,奥园集团斥资30亿注册成立的悦康控股,两个月间,其实现对旗下各非房业务板块管理赋能,例如奥园美谷、奥园健康两大非房上市平台依托大集团资源优势,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大板块整合优势已凸显成效。
优化组织架构,强化集团层面资源共享,发力城市更新……中国奥园2021年开局阶段的种种动作,可以看到其夯实内功、精细管理、力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房地产行业虽然进入后开发时代,规模天花板已现。不过,如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的,优势房企2020年、2021年净利将大概率实现稳定增长。
根据公开披露的报告,2021年2月,中国奥园实现未经审核物业合同销售额约79.3亿元,同比增长305%;前两个月未经审核物业合同销售额累计约180.3亿元,同比增长157%,复苏势头强劲。
行稳致远、顺势而为,方大有可为!
(本文代表作者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