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为了追查一船被劫的物资,孤身跑到澳门,结果被人用枪顶着脑袋威胁“再嚷就毙了你”。
这是怎么回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打响了,美国带着联合国军插手,我国后来也派志愿军上了战场。这仗一打,国际局势立马紧张起来。
美国为了压我国,搞了个全面的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西方国家跟着一起对我国卡脖子。什么橡胶、钢材、药品这些战略物资,全都不让进中国,想把我国的战争能力和国内建设给憋死。
香港那时候是英国的殖民地,位置特别尴尬。说白了,它既是禁运政策的“前线”,得听英国的指挥配合美国,又是我国对外的窗口,不少物资得靠这儿偷偷运进去。港英政府表面上跟着禁运走,但实际上对一些爱国商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商人里,霍英东就是个典型。他那时候已经有点家底了,搞了个船队,专门从东南亚弄橡胶、钢材、药品这些紧俏货,再通过香港和澳门转运到内地。这活儿听着简单,其实风险大得要命。

一方面,港英政府随时可能翻脸查;另一方面,海上还有各种势力盯着货,不是海盗就是黑帮,甚至还有国民党残兵混在里头。
1950年冬,霍英东的一船钢管从香港出发,本来是要运到澳门,再转去内地支援抗美援朝。这些钢管可不是随便什么玩意儿,是造武器和装备的关键材料,前线的志愿军等着用呢。结果船开到珠江口附近,麻烦来了。
珠江口的“大天二”团伙霍英东那船货没顺利到澳门,而是半道上被一伙武装分子给劫了。这帮人自称“大天二”,其实就是珠江口一带的流氓团伙,成分挺杂,有国民党散兵游勇,有海盗,还有当地黑帮混在一起。专门抢过往的船只,捞一票是一票。
那年头,珠江口水域治安乱得不行,港英政府管不过来,澳门那边更是个三不管地带,这帮家伙就趁乱发财。

这船钢管被劫了个干净,船员还被恐吓了一通。搁一般人,估计就认栽了,毕竟命比钱重要。但霍英东不是一般人。他算了一笔账,这批货不光是钱的问题,还关系到他跟内地中资机构的合作,尤其是南光公司。
那时候南光是中资在港澳的代表,负责对接抗美援朝的物资运输。霍英东跟他们的关系挺铁,这货丢了,不光经济上吃亏,信用也得打折扣。更别说前线还等着这些钢管救急,他觉得自己得扛起来。
所以,他没报警,也没找港英政府帮忙,而是决定亲自去澳门把货追回来。这一步,直接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霍英东带着几个靠得住的伙计,坐船去了澳门。那时候的澳门跟香港还不一样,是葡萄牙殖民地,管得更松,社会乱得像个马蜂窝。
黑帮横行,警察不管,码头附近全是些见钱眼开的家伙。霍英东心里清楚,这趟去澳门不是闹着玩的,但为了那批货,他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到了澳门,他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凭着他做生意攒下的路子,很快就摸到了线索——码头附近有人在低价甩卖钢管,标记跟他的货一模一样。
他跑过去一看,果然是自己那批货。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质问那帮人。结果对方压根不怵他,几个人停下手里的活,冷眼瞧着他。霍英东正要接着说,突然脑后一凉,一支手枪顶上了他的脑袋。

身后那家伙声音低得吓人,说了句:“再嚷就毙了你。”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常年在商场上打滚,冷静得下来。他没硬抗,慢慢举起手,示意自己不闹了。那帮人见他服软,估计觉得没啥意思,收了枪就走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腿软,但霍英东没被吓退。他知道,在澳门这种地方,跟黑帮硬碰硬就是找死。货还得追回来,他就换了个路子,开始动脑子。
霍英东咽不下这口气,但也明白蛮干没用。他通过中间人联系上了“大天二”的头目,叫何老大。这家伙是个狠角色,手下有一帮亡命徒,靠抢劫和敲诈吃饭。
霍英东跟何老大提了个建议,说愿意出双倍价钱把货买回来。何老大一听有钱赚,觉得这买卖划算,就答应见面谈。

不过,霍英东没真打算掏钱。他玩了个心眼,打算借着交易的机会把货抢回来。见面那天,他带了现金和几个伙计,到了澳门码头的一个仓库。何老大也带着人来了,双方开始谈条件。
就在交易快敲定的时候,霍英东这边突然动手,他埋伏好的伙计冲出来,跟何老大的手下干了一架。场面肯定乱得不行,霍英东趁着乱劲儿抢回了一部分钢管,然后赶紧撤了。
这场博弈,他没全赢,货没全拿回来,但至少捞回点本。最重要的是,他让“大天二”看清了他的底气。这帮家伙后来没再轻易找他麻烦,估计也觉得这人不好惹。

吃了这次亏,霍英东开始反思。他意识到,光靠胆子大不行,运输安全得抓起来。后来他改进了船队的操作,搞了个“三船联保”的办法。就是三艘船一块儿走,一艘负责探路侦察,一艘装货,一艘护航。这招挺实用,把被劫的风险降了不少。
他没因为这次澳门的事儿消停下来,反而越干越大。抗美援朝那几年,他靠着运输物资攒了不少资本,后来又投身房地产,搞出了香港有名的“霍氏王国”。但他跟别的富豪还不一样,总想着回报社会。建学校、捐钱、搞体育,他干了不少实事。
2006年霍英东因为癌症在香港去世。他走的时候,好多人惋惜,觉得这老先生不光是个商人,更是个有情怀的人。他的故事到现在还被人提起,尤其是1950年那次澳门冒险,老一辈的香港人一听就竖大拇指。

参考资料
爱国爱港的典范——纪念霍英东先生诞辰100周年.全国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