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贸易这几年真是火得不行,尤其是水果这一块,简直成了两国经济往来的“金字招牌”。
每天至少1500辆货车从越南边境开进中国,满载着75%的越南水果,别看只是水果,这背后可是牵扯到两国经济、物流、政策甚至农民生计的大事儿。
中越水果贸易的硬核数据根据越南海关的统计,2022年越南水果和蔬菜出口总量超过350万吨,出口额大概是35亿美元。
而我国作为最大的买家,占了其中65%到75%的份额,具体比例得看年份和季节。我国从越南进口的水果价值达到28.4亿美元,占了越南水果出口的大头。

广西友谊关是主要通道之一,据海关数据,这地方每天通关的货车数量基本在1500辆以上,高峰期甚至能超过2000辆。除了友谊关,像是老街-河口和东兴-芒街这些口岸也分担了不少流量。
按一辆货车平均载重20吨算,1500辆就是3万吨水果每天往中国运,这还不包括其他农产品,规模真是不得了。
再说这75%的水果,主要品种有火龙果、榴莲、芒果、荔枝、龙眼、山竹啥的。尤其是火龙果,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又是它的头号市场。
2023年,越南火龙果出口量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80%都卖给了中国。榴莲这几年也火起来了,中国人对这“臭臭的果王”越来越爱,需求量蹭蹭往上涨。

越南跟我国挨着,边境线长达1400多公里,陆路运输方便得不行。从越南的种植区到我国市场,最快24小时就能到,保鲜完全不是问题。
比起泰国或者菲律宾,越南水果到我国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低得多,这优势谁也抢不走。
我国14亿人口,消费能力强,尤其是对热带水果的需求一年比一年高。
北方冬天吃不到新鲜芒果、榴莲,南方消费者也喜欢尝鲜,越南水果正好填了这个空缺。而且我国本地水果多是苹果、梨、桃子这些,跟越南的热带水果不冲突,反而互补。

中越两国这些年在贸易上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特别是2021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关税降了,通关手续也简化了。比如友谊关搞了个“绿色通道”,水果优先检查、当天放行,大大缩短了时间。
还有崇左自贸区,直接把越南水果加工成水果捞、果干,省了中间环节,价格更亲民。
这几年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吃进口水果,尤其是榴莲、火龙果这种“网红果”。电商平台也帮了大忙,越南水果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卖得飞起。

水果出口对越南来说是真金白银的买卖。农业占了越南GDP的15%左右,雇了差不多40%的劳动力。2022年水果出口35亿美元,其中20多亿都来自中国,这钱直接流进了农民和企业的口袋。比如火龙果主产区平福省,当地农民靠出口硬是盖起了小楼。
对我国来说,越南水果满足了市场缺口,尤其是热带水果的需求。进口量大还拉低了价格,比如榴莲,刚开始一斤好几十,现在有些地方20多块就能买到。食品加工企业也赚了便宜,榴莲酥、芒果干这些产品靠越南原料做得风生水起。
友谊关这几年硬件提升了不少,通关大厅、冷库、停车场都扩建了,日处理能力从几百辆涨到现在的2000多辆。老街-河口口岸也差不多,冷链设施齐全,保证水果不坏。

水果娇贵,尤其是榴莲、芒果这种,温度一高就烂。越南和中国企业都投了不少钱在冷链上,从采摘到运输全程控温。比如Vina T&T公司,光冷库就建了好几个,确保果子到中国还新鲜。
两国海关合作越来越顺,电子化通关省了不少事儿。像“单一窗口”系统,报关资料网上提交,检查完立马放行,基本不耽误时间。
再牛的买卖也有坎儿,中越水果贸易也不例外。
我国对进口水果要求严,农药残留、病虫害一超标就退货。2022年就有好几批越南火龙果因为农残问题被拦,农民和企业亏得直拍腿。越南得赶紧升级种植技术,不然这市场守不住。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国家也不是吃素的,泰国榴莲、菲律宾香蕉都盯着中国市场。越南水果价格优势明显,但要是别人质量更好、营销更牛,市场份额就得丢。
RCEP才刚开始发力,关税还会再降,通关还会再快。越南水果到中国的成本还能压低,竞争力自然更强。

越南政府和企业都在推现代化农业,比如无人机喷药、智能灌溉这些,能提高产量和质量。中国这边冷链物流也在升级,损耗会更少。
越南不光盯着中国,欧盟、日本、韩国都开始买他们的水果了。2024年出口额已经冲到71.5亿美元,2025年目标是80亿,野心不小。
消费者口味老变,越南也在试着种新果子,比如更甜的火龙果、无籽芒果,迎合市场需求。
未来机会多,路也长。越南想靠水果赚更多钱,中国想让消费者吃得更爽,两边都得努力。这“贸易密码”听着神秘,其实就是实打实的合作和努力堆出来的。咱老百姓看着也挺开心,毕竟水果便宜了,日子也甜了点。

参考资料
创新举措推动中越边境通关流程更便利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