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有多重要?如果不是他们的存在,美国不会如此忌惮中国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4-22 02:45:47

说到中国的科技和国防发展,有三个人绝对绕不过去,他们就是钱三强、钱学森和黄旭华。

这三位科学家,一个奠定了中国原子能的基础,一个推动了导弹和航天事业,一个搞定了核潜艇。

他们的贡献,直接让中国从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变成了让美国都不得不忌惮的强国。

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慢上几十年,美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中国这么警惕。

中国原子能的开路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在浙江绍兴,家里条件还不错,从小就聪明好学。

1936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第二年就跑去法国留学,进了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着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学放射性元素。

1946年,他拿了博士学位回国,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国家一穷二白,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回来了。

回国后,钱三强没闲着,直接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当上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所长。

1950年代,国际上对中国的核技术封锁得死死的,国内又没什么基础,但他知道原子能对国家安全和工业发展有多重要。

于是,他开始到处找人才,把高校里那些学物理的尖子生拉过来,硬是凑出了一支科研队伍。

那时候条件差得要命,连实验设备都凑不齐,但他愣是带着这帮人啃下了硬骨头。

到了1960年,钱三强当上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院长,负责搞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理论设计、实验研究,哪一步都不能出错。他亲自盯着,解决了好多技术难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炸响了,全国上下都沸腾了。

这一下,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五个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那边估计都坐不住了。

钱三强厉害的地方,不光是他自己搞科研牛,还在于他带出了一堆核物理的人才。

后来中国核事业能一直往前走,靠的就是他打下的底子。如果没他,我国原子弹可能得推迟好多年才能搞出来,美国也不会那么早就把我国当回事儿。

导弹和航天的灵魂人物

钱学森生在上海,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

他的脑子特别好,1935年就去了美国,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航空工程,后来转到加州理工学院,跟着大牛冯·卡门混。

到了1947年,他都当上麻省理工的教授了,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

但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他就坚持要回国。

回国可没那么容易,美国政府看他太牛,怕他把技术带回中国,就以“国家安全”为名把他扣下了,软禁了好几年。

直到1955年,中国政府跟美国谈判,他才终于回了国。回来之后,他二话不说就扎进了导弹和航天的事业里。

钱学森帮着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当了院长,开始搞中国的火箭和导弹。

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开了个好头。

1966年,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把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合到一块儿去了。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了天,我国成了第五个能自己发射卫星的国家。

这些大项目,哪一个都少不了钱学森。

钱学森不只是技术厉害,他还把美国的先进经验带回来了,教了一堆学生。后来中国航天能搞出那么多成果,根儿就在他这儿。

核潜艇的幕后英雄

黄旭华,1924年生在广东汕尾,从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海军基本上是个空壳子。

他被派到苏联去学核潜艇技术,1958年回国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东西在中国搞出来。

1960年代,核潜艇对国家安全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但国际上没人帮我国,国内连造船的基础都不行。

黄旭华当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带着一群年轻人硬干。那时候没电脑,全靠算盘和手算,条件苦得不行,但他愣是咬牙挺住了。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我国成了第五个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第一艘导弹核潜艇也下水了,海军的战略威慑力一下子上去了。

黄旭华干这事儿可不容易,好多技术难题都是他带着团队一点点攻下来的。

黄旭华不光是自己牛,他还培养了一帮核潜艇的人才。后来我国海军能有今天这个水平,跟他脱不了干系。

如果没他,中国核潜艇可能得好几十年才能搞出来,美国在海上也不会那么忌惮我国。

没他们仨,美国凭啥忌惮中国?

钱三强、钱学森、黄旭华,这三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干出了天大的事儿。

钱三强搞原子弹,让中国有了核武器;钱学森弄导弹和卫星,把中国送上了天;黄旭华造核潜艇,给中国海军撑了腰。

这三样东西——核武器、航天技术、核潜艇,都是大国实力的标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要是没这三个人,我国科技和国防得慢多少年啊?原子弹可能到80年代都搞不出来,导弹和卫星估计也得推迟,核潜艇就更别提了。

那时候我国还是个弱国,但有了他们,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从一穷二白变成了能跟美国掰手腕的国家。

这三位的贡献,不光是技术上的,他们还带出了一堆人才,让我国后来的发展有了底气。

钱三强培养的核物理团队,钱学森带出来的航天专家,黄旭华教的核潜艇工程师,都是我国科技的中坚力量。

可以说,他们仨不光是干了大事儿,还给我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科学网—调兵遣将攻关原子弹

[1]徐娜.困境中的相守与坚持——归国前后的钱学森和蒋英[J].炎黄春秋,2024,(12):69-73.

[1]两弹元勋育人巨匠——纪念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钱三强院士[J].水利经济,2022,40(06):2+113.

[1]石海芹.黄旭华:为国隐“功”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J].工会博览,2025,(06):9.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1
2025-04-25 13:36

国人的骄傲[点赞]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