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一个月前嘲讽中国焊接只能靠进口的外国人,34天后脸都绿了

孔甲丙今说史 2024-11-29 04:58:46

初入长春客车厂

1987年8月的一天,年轻的李万君带着满心的期待和一些不安,穿过长春客车厂大门,正式成为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一员。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厂区内机器的轰鸣声和金属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充斥着油污和金属的气味。李万君和其他28名新人一样,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入厂培训,学习安全规程和基本操作技巧。

入厂初期,李万君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工作态度。每当班组长宣布结束工作的哨声吹响时,大多数工人都会迅速洗手准备离开,而李万君却常常留下来,对着刚焊接好的水箱细查每一个焊点是否牢固,确保没有遗漏。

在厂里,每位工人每月的任务是焊接100个水箱,李万君不仅能按时完成,而且每月总能额外完成20个。他对焊接技术的掌握速度之快,连带他一起入厂的老工人们都感到惊讶。每当有新的技术或工艺介绍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提问,而且问题往往针对性强,直击要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初来乍到的新人因为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而选择离职。到了第一年末,原本29人的团队只剩下包括李万君在内的四个人。尽管面对人员的大量流失,李万君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开始承担更多的工作。

在厂里,李万君的名字渐渐为人所知。他的工作服总是比其他人更脏、更破,因为他几乎不会拒绝任何一项工作,哪怕是最脏最累的活儿。每到发放新工作服的时候,他的旧工作服总是破得不能再破,这在工厂里几乎成了一种传说。

焊技高超,赢得赛场荣誉

1997年,李万君已经在长春客车公司工作了十年。他的焊接技术在车间里已小有名气,这一年,公司决定选派优秀焊工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作为当时车间里年龄最小的焊工之一,李万君被列为参赛选手之一。这次比赛要求参赛者在三种焊接方法中展现自己的技能,涉及平焊、立焊和横焊三种工艺。

比赛当天,焊接台前站满了选手,李万君和其他参赛者一样,穿着焊工服,手持焊枪,早早地进入了准备状态。尽管选手们年龄参差不齐,但多数都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焊工,而李万君年仅29岁,是参赛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比赛开始时,李万君被安排在靠近台边的位置。他先是快速检查了设备的状态,确认焊接材料的规格,并调整了焊机的参数。在平焊环节,他一气呵成,焊缝线条流畅,焊点光滑,几乎看不出任何多余的瑕疵。裁判在一旁用卡尺测量焊缝厚度和宽度,点了点头。

第二个环节是立焊,这一环节对焊接稳定性要求极高。许多选手在这一阶段稍有闪失,焊缝出现了熔深不均或熔渣脱落的现象。轮到李万君时,他沉着操作,焊枪角度始终保持一致,焊接速度也十分稳定。

最后一个环节是横焊,也是比赛中最难的一部分。横焊要求焊工在水平面上操作,熔池控制和焊接节奏的把握尤为关键。现场气氛格外紧张,不少选手因为焊接角度控制不当而失误,焊缝出现了烧穿或夹渣的现象。李万君上场后,采用了自己总结的焊接节奏,将焊枪稳定地滑过焊缝,熔池深浅均匀,焊接完成后,现场的工作人员用探伤仪检测焊件质量,没有发现任何气孔或裂纹。

比赛结束后,裁判组对所有选手的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分。在三种焊接方法的比拼中,李万君均获得了最高分,技压群雄,拿下了三个第一名。

面对挑战,初尝失败

2007年,中车长客收到了一份制造时速250公里新型动车组的订单。以前的焊接任务中,列车设计的最高时速仅为100公里左右,而这次的目标直接翻倍,焊接要求变得极为严格。不仅是速度的提升,动车组的重量也需要大幅降低,这对焊接工艺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

面对全新的挑战,厂内的多位焊接专家轮番上阵,提出各种方案,但实验后的结果都无法满足动车组轻量化和高强度的要求。讨论一度陷入僵局,车间负责人提出了让李万君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议。李万君的焊接技术在厂内广受认可,多年来参与了许多复杂结构件的焊接工作,

接到任务后,李万君迅速投入工作。他与项目团队一起研究动车组的焊接要求,并对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了细致分析。他尝试了各种焊接方法,包括改进焊接参数、调整焊接顺序以及使用新型焊材。然而,经过多次实验,焊接效果始终不够理想,成品件的接头强度未达到时速250公里的安全标准。

一次试验结束后,检测数据依旧未通过。国外的技术专家前来观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他们在会议上直接指出,焊接角度控制不佳,接头数量过多会导致结构疲劳。随后,一些国外专家公开表达了对中国焊接技术的不信任,声称无法达到国际标准,并认为中国高速动车的技术研发只能依赖进口。

技术突破,荣誉加冕

面对失败和外界的嘲讽,李万君迅速调整策略,全力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他每天早早来到车间,带领团队分析焊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每一个问题。从焊接材料的选择,到焊机参数的调整,再到工艺细节的优化,他逐一进行测试。

为了解决构架环口焊接的难题,李万君反复研究国外的技术资料,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大胆创新。他发现,传统的焊接方法在处理构架环口时,容易出现焊缝熔深不均的问题,而熔深不足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

为了验证焊接质量,他每天都要多次进行焊接后的探伤检测,确保焊缝内部没有气孔或裂纹。最初的实验中,焊缝质量仍然达不到高速动车组的技术标准。他一边总结失败的原因,一边与团队交流新的改进思路。有时,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实验,他会连续十几个小时待在车间里,和团队一起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推敲。

李万君决定重新设计焊接步骤,将焊接过程划分为七个连续的操作阶段,并通过精确的节奏控制完成整个环口的焊接。经过34天的连续研究和实践,他最终完成了这一套被命名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的新工艺。团队使用这一方法焊接出的构件送往检测部门进行严格测试,结果显示,焊缝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高速动车组的技术要求。

国外专家在检测现场看到样品时,对焊缝的质量表示惊讶。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个接头,甚至用仪器反复测量焊缝的均匀度和强度。面对检测结果,他们再也找不到任何批评的理由。

成就大国工匠,传承焊接技艺

自2011年以来,李万君在焊接领域的地位愈发突出。他在长春客车厂主持的技术改进会议上,频频提出新的焊接工艺方法和设备优化建议。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改进,经过实践后,却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一次,一台用于高强度焊接的设备在实际操作中频繁出现电弧不稳的问题,影响了焊接进度。李万君带领团队排查设备参数,从电流稳定性到焊丝输送速度逐项测试,并调整了设备的关键部件,最终彻底解决了问题。

在日复一日的焊接工作中,李万君的专利成果不断涌现。从自动化焊接装置的改良到复杂结构焊接工艺的优化,他主持的技术创新多达70多项,每一项都凝聚着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李万君创办了“李万君大师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成了焊接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工作室内安装了最先进的焊接设备,所有参加培训的焊工都有机会在实操中提升技能。

为了让更多年轻焊工快速成长,李万君针对新员工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培训方案。他将焊接技能划分为多个阶段,从最基础的焊接姿势、设备调试,到复杂构件的焊接工艺,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课程和考核标准。通过这种方法,新工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技能,逐步迈向更高难度的焊接任务。在一次内部评选中,工作室的400多名新工提前半年通过了国际焊工资质证书考试,这一成绩让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刮目相看,被称为“培训奇迹”。

多名在工作室培训过的焊工后来成为技术骨干,甚至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常提到,正是李万君的耐心指导和严格要求,让他们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多年的工作中,李万君凭借2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04项各类奖项,成为行业公认的技术领军人物。

参考资料:[1]王腾.李万君:“工人院士”[J].新长征,2021(4):61-62

0 阅读:2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