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绝技掌上舞姿,央视科学破解了赵飞燕的谜团!

大力在侃历史 2025-01-20 17:59:27

著名美人赵飞燕,相传能在手掌上跳舞。

据说有一次汉成帝带着赵飞燕等人在太液池上泛舟赏景,赵飞燕穿着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边唱边舞,汉成帝命令侍郎冯无方吹笙配乐。就这样一路走到湖中央,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正在跳舞的赵飞燕眼看着就要被吹走了。

汉成帝急了,大喊救人。冯无方扔掉乐器跑过去拽住了赵飞燕的两只脚,接着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只见马上就要随风飞逝的赵飞燕双脚被拽住,不用担心像嫦娥那样飘走了。但是她也没停下来,而是在冯无方的手上接着跳舞。整个过程特别丝滑,一点停顿都没有。

汉成帝惊呆了,我老婆这么牛的么?这哪里是凡人,这分明是九天玄女下凡尘被我遇到了。美滋滋的汉成帝怕赵飞燕被大风吹走了,派人打造了七宝避风台。还定制了皇后专属的水晶盘,让她在盘子上跳舞。

从此,飞燕能作掌上舞就传开了。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叫“身轻如燕”,这里的燕不是燕子,它指的就是赵飞燕。

但是,这件事是真的么?

先来说一个误解,赵飞燕在冯无方的手掌上跳舞,确实是书本上记载,代代流传下来的。但是很多文章写,赵飞燕在宫人掌上的水晶盘中跳舞,就是宫人托着水晶盘,赵飞燕在上面跳舞,这绝对是误读。

汉代有一种舞蹈叫“盘鼓舞”,就是把盘子放到地上,舞者站在盘子上跳舞。不时有人托着盘子,他们站在托盘上跳舞。汉成帝赐给赵飞燕的水晶盘,也是把盘子放在地上,赵飞燕站在上面跳。

虽然盘子在地上,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很多古装影视剧女主角都站在一个巨大的盘子上跳舞,盘子已经和鼓差不多大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地方大,双脚能移动开。

但是汉代的“盘鼓舞”,赵飞燕的水晶盘比双脚大不了多少,也就是四分之一平米,能辗转腾挪的地方太少了。在这么小的盘子上跳舞,一支舞最低也得三五分钟,极其考验舞蹈功力。

再说回掌上舞,赵飞燕在冯无方的手上跳舞,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文人的夸张手法?

央视有个节目叫《典故里的科学》,有一期讲的就是赵飞燕掌上舞真假解密。

节目主持人来到武当山寻找一位隐士高人,这位高手展示了现实版的飞檐走壁。几米高的城楼,高人只需要助跑几步就能徒手上去,并且姿态潇洒,确实是有轻功在身上的。

可就是这样的高手,也不能跳掌上舞。因为常年锻炼,还是男子,至少也得120斤。即便他知道技巧,会轻功,下面托举的人也受不了。

节目主持人还采访了一位可以跳肩上芭蕾的老师,这位老师可以在同伴的肩膀上跳芭蕾,并且有一个动作是同伴用手掌托着她的脚尖,这就和赵飞燕掌上舞很接近了。

这位老师是90斤,央视主持人做了实验,在没有训练过的情况下,90斤重的舞蹈老师吊威亚站在主持人的肩上,主持人都撑不了几秒钟。赵飞燕想要在突发情况下在太监手上跳舞,绝对不可能。

不过,若是赵飞燕特别瘦,没有九十斤,只有70斤呢?还是不可能。因为节目组接着做实验,找了一个七八十斤的小女孩,让这个小女孩在威亚的帮忙下站在主持人的肩上。都不需要动,不需要跳舞,是肩上还不是手上,主持人都受不了。

所以,完成掌上舞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是跳舞的人要很轻,一百多斤肯定不行。第二个是底下托举的人要有力量,宫廷中正常的音乐人员,没有经过训练肯定也不行。

第三个,最重要的一点,找平衡点。也就是两个人要经过几千上万次彩排,就像现在的杂技演员一样。一定要熟悉对方的每一个动作,提前配合好每一个着力点才行。

物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个专业知识,就是力矩平衡。如果手不断前伸,手掌不在受力面积之内,再加上赵飞燕的体重,整个系统的重心在脚的支持面外,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还是上面说的第三点,配合。当时肯定没有物理学家指导,但是在千百次的实践中,他们找到了最佳平衡点,输送点和接力点要完美结合。

所以,即便掌上舞是真的,也绝对不可能是临时起意。一场大风差点把赵飞燕刮走,太监伸手拽着赵飞燕双脚,赵飞燕直接在对方手掌上跳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即便赵飞燕很轻,对方强健有力,没有训练过也不可能。

如果此事为真,他们肯定私下练习过很多次,就等着太液池上这场东风,趁机在皇上面前表演一场,都是争宠的手段。

0 阅读:10
大力在侃历史

大力在侃历史

山水静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