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9个最美中国传统村落,深藏最美山水秘境人家

陈纪玩转旅游 2025-02-13 09:44:48

浙江,丽水。

古称处州,浙江省西南部,被誉为“浙江绿谷”,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庆元县百山祖,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一起来看丽水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的9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

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河阳古村坐落于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美誉的丽水缙云,始建于五代末期,为元代古民居,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河阳村的特点就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筑群落,如清水出芙蓉一般,美得十分婉约、含蓄。它的建筑,也是颇具特色。

村的正大门,便是八士门,以河阳宋元八进士命名,为河阳村最著名的建筑物。

河阳居民认为风水极为重要,因此又名“八字门”,为了八字好,村里的嫁娶、出殡都要过八士门,风俗沿袭至今。

大门前还保留着明太祖御赐的石“稀罕”一对,意指河阳出了八名进士实属稀罕。村里凡是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也会到石雕前来摸一摸,以求为考试带来好运。

在古街的北面,有一座宗族庄园建筑群,大多砖木结构,四合院设计,大多都有十八间房,故叫“十八间”。其中最为精致的十八间为廉让之间,设施也最为完备。门前的门套绘有壁画故事,保存得很完整。

若到了河阳村,文翰公祠(今河阳民俗陈列馆)必须得去。这里陈列着河阳人历代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十里红嫁妆等,演绎着河阳的前世今生,极具观赏价值。

步行在村庄的古街上,斑驳的房舍给人历经沧桑的感觉,却也令人驻足。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至今还是聚族而居,保留着很多旧习俗,耕读传家,是江南罕见的古村落活化石。

2 丽水市景宁县大际乡西一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建村于唐代,历史悠久,民风纯朴,现属于云中大漈景区核心处。

四周高山屏障,群山环绕,丘峦多姿,烟雾弥漫,十里平川,素有“九仔十三垟”之称,被喻为“云中桃源”。

古村落不只是自然景观秀丽,更是文物古迹密布。这里汇集宋明清三代建筑,有“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古寺、古树、古桥三古荟萃”的美誉。

时思寺建于宋代,现为江南三大木结构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村落里还有钟楼等文物建筑,明代护关桥、胡桥等古廊桥,明朝银矿遗址银坑洞等。

寺前胸径4.47米的柳杉王为亚洲之最,树龄达1500多年。这颗柳杉王胸径4.47米,高28米,长的极其雄伟。

村落中高耸的百年进士柱、状元柱一根接着一根,飘扬着人文大漈的旗帜与荣光。西一村以梅姓为大姓,建于明代的梅氏宗祠,是个庄严的家族圣地。建于明万历年间,整组建筑古朴清幽,处处透着元明建筑的特点。祠堂分三进,最外面是客厅,中间是序伦堂,第三进为报本堂。

3 丽水市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

村落位于龙泉北部龙泉、遂昌、松阳三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三地的交通要道。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田毛氏始祖为元康公,顺治初期从遂昌关川迁徙到此,至少有350年以上的历史。上田溪穿村而过。直至今日,村中小溪上还有古朴的水碓在使用;交通相距各地县城都有百里之遥,近似世外桃源。上田溪边先人在此建起了“九桥十三碓,蓝田十美景”。

走进上田,相遇的第一幢建筑,是矗立村东水口建于道光二十年的文昌阁。阁楼四面凌空,粉墙漆柱,雕龙翘角,上下二层,内供文昌帝与关公雕像,当地攻书学子朝拜的圣地。

上田村素来有“秀才村”之说,而毛氏家族也历来被称之为“书香门第”。现如今,上田村仍保存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匾额、祠堂楹联等墨迹,让村庄透出一股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村口可以看到一座古朴的廊桥,名为蓝田廊桥,建于清同治年间。蓝田桥为石拱廊桥,拱顶有“砥柱安澜辛酉年造”石刻,据今有150多年历史。

如今村内毛氏宗祠,外观古朴恢宏威严,入内砖雕精美无比。毛氏宗祠大门外的两根桅杆,就为两名贡元而立,一个叫毛凤昌,一个叫毛维麒,都是咸丰年间的功名。

村内一条古朴而幽静的长街,穿村而过,带着久远的时光记忆。古代上田是交通要道,村内商业也曾经繁华。但如今古街深深,只能略微在古宅旧门中,寻找到那些往日繁华的痕迹。

4 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官浦垟村

四边群山环抱,大赛溪穿村而过,是古时龙泉通往庆元的交通要道。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落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此地设过邮驿街亭,旧时驿站俗称官铺,故名官铺垟,而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官浦垟名字。民居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村庄错落有致,古朴自然。村内有浙江省极为稀少的古枫树林,尤其金秋时节如同进入了仙境般美丽。

土屋石墙青石桥,小桥流水有人家。缓慢行走在古朴的村落里,处处可见青砖灰瓦马头墙,连绵成片,卵石路面遍布全村,整个街区的巷、道路、弄、住宅等,都较好地保留了清至民国初徽派和浙闽赣建筑技艺传统风貌与历史格局。

5 丽水市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村内的凤凰山是龙泉“三山”之一,有着悠久的道教文化,这里还有叶溥故宅、姜家大屋、古瓷文化等景点。

和其他藏匿于深山的古村不同,宫头村紧紧依偎在龙泉市区的西隅,龙泉历史文化街区西街的西边起点就是宫头村。宫头村因万寿宫而得名,先有万寿宫,然后才有宫头村。

穿村而过的县道路口边“姜家大屋”,是有一幢别具风格的清代古建筑。姜家大屋一侧紧挨着的是叶溥故宅,明代建筑。都值得一看。

另这里曾发生过被誉为浙西南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民间传说《高机与吴三春》就发生在这里。

6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在青山秀水之间的古朴村落,藏着最美中国青瓷的悠远故事。明代以前称“琉田”,自古以来是龙泉青瓷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以大窑龙泉窑遗址闻名遐迩。

龙泉窑遗址在大窑村内共有65处。大窑烧制青瓷始于五代,长于北宋,南宋至明代早期为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窑业衰退。大窑所制产品琳琅满目,日用、陈设、娱乐等类型一应俱全。自宋代以来不仅皇室御用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闻名的龙泉青瓷文化。

在大窑村的村口,有一处古民居,青瓦白墙,石板铺路,大青石的门口里,用青瓷碎片写着对联、福字,和大窑的历史相得益彰。这里曾是陈万里研究龙泉窑的住所,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在大窑村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察报告《瓷器与浙江》,这本旷世之作确定了浙江瓷器的地位,尤其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

大窑村秀丽如同世外桃源。溪水穿村而过,水声轰鸣,村中的房屋用土坯夯筑,土坯墙上混杂了大量古瓷片、窑具,指尖划过土坯粗犷原始的纹理,岁月仿佛也成了触得着的东西。

7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金村村

一个宁静古朴而历史久远的村落,是大窑龙泉窑遗址核心保护区,古代青瓷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站之一。2012年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金村在群山环绕之中,独享一方悠闲宁静天地。这里因闻名世界的龙泉窑而闻名。是独具特色的青瓷历史文化古村和名副其实的“海上丝路”启航地。

目前村落仍有保存完好的五代至元代期间窑址34处,尤为外界熟知的屋后山、溪东、大窑犇一带还保留有大量的古窑址群。这些窑区地段狭长,群山环抱。其产品以青釉刻画为装饰,金村窑的刻画技艺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刻花装饰技艺依然是现代龙泉青瓷艺术的主要表演手法。

金村的龙窑大多顺着山坡搭建,有50多米长,据说最长的有135米。龙窑以柴火为燃料,一次耗费2万多斤。不少龙窑至今仍然在工作,按照每月一窑的频率烧制,政府免费给当地的青瓷艺术家使用。按照古法柴烧。

古村落村民沿河而居,实际上是个长约150米、宽约4米的码头,也是古时候瓯江上游的第一个码头,有着绵长丰富的历史。从五代开始金村的瓷器便从此处运往大山外的世界,龙泉青瓷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在这里,龙泉青瓷源源不断地运出销往世界各地,这里也因此被誉为古代青瓷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这里是瓯江上游最南端的水运村落,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土坯墙小青瓦的房屋冬暖夏凉,古色古香,村内古树参天,清水依依。如今走进古村落,古朴的风韵扑面而来。

8 丽水市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一个沐浴千百载文风墨香的叶氏人家古村落。

独山这个古村落,因为天马山独立于乌溪江东岸而得名。

南宋时,尚书左丞叶梦得曾孙叶峦视此地山奇水秀,风光独好,自松阳县古市卯山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历元至明初,叶、朱、周、邵诸族居此,日益兴盛。明嘉靖年间,叶以蕃殿试得中,官工部员外郎。自此更是文风卓盛,名士辈出。

村落周围高山耸立,村前天马孤峰独峙,乌溪江水清流。这里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和格局,清代祠堂,明代古井,古街、民居、石牌坊、及寨门、寨墙,有着浓浓的古朴气息。

村落中一条200米长的街道,古香古香,被称为“明代一条街”之美誉。一路可见村落最知名的叶氏祠堂到洊膺天宠石牌坊。另街两侧还有小憩园、育智堂等,古朴幽雅。

走进独山村,最不可错过的是洊膺天宠石牌坊了,建于明隆庆三年,牌坊用花岗石以空雕、浮雕结合艺术构筑,三间、四柱、五楼,翼角起翘,脊顶双角生起,饰吻兽,歇山造。最高楼竖"荣恩"额,明间上坊作双龙抢珠浮雕,次间大额枋为主题额枋,题"洊膺天宠"楷书四大字。

叶氏祠堂也须一去,斑驳的墙面和两尊被时间侵蚀的石狮,别具沧桑静美韵味。始建于元末明初。三进三开间,硬山顶,封火山墙,板瓦阴阳合铺。叶氏大宗祠左侧,有葆守祠,稍小一些,始建于元末明初,原为三进,现存两进。

9 丽水市庆元县濛州街道大济村

大济村,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庆元县城东南二公里。这里,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多年间,陆续出现进士及非进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馀人,故有“进士村”美誉。

老宅还维持着饱经风霜的古老模样,斑驳的土墙上印刻着岁月深深的划痕,空气中散发着诗书文礼气息是那最古朴的乡愁。

徜徉于村中,走近双门桥、进士府第、迎旨门街、接官亭、扁鹊庙……仿佛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诗书文礼的气息。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陈纪玩转旅游

陈纪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