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区。
涪陵二字取自“涪水之滨,巴王之陵”。春秋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置枳县。1995年,设立地级涪陵市。1997年3月并入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
涪陵历来是重要水码头,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连接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发展轴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孕育了枳巴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等本源文化。
一起来看重庆涪陵区名列第1、2、3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最美4大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
大顺村位于涪陵区大顺乡境内,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是早期中国同盟会和中国共产党人李蔚如的故乡,村内现有革命烈士李蔚如烈士陵园、解放军烈士墓、李家祠堂、李蔚如故居、洋房子等,红色文化厚重。

陈氏庄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一组,原名“陈凤藻庄园”,当地人称之为“洋房子”。原为民国时期原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将旅长陈凤藻于1924年所建私家庄园。

此外,大顺村的村落建筑风格,有机融合了地域特色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文化,存留着明清时江浙、四川、福建、贵州、湖南等地风格的建筑,算得上是一座移民建筑文化博物馆。碉楼民居建筑群,尤其闻名遐迩。
2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安镇村是川东巨富陈氏家族历经三代人逐步修建形成,其传统村落主要由陈万宝庄园群和附近其他院落组成。

陈万宝庄园群始建于清朝,以石龙井庄园为核心,共14园。庄园主要体现了徽派建筑特征,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采用“金包银”方式建设,即庄园外墙为砖石,里面是木结构。庄园两重堂四合院带附院一楼一底建筑,柏木青瓦,雕龙画凤,其建筑结构、风格和艺术堪称民居精品。

庄园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品种纷繁的各种石雕木刻栩栩如生,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木雕石刻技艺,是一座生动而古朴的建筑艺术与手工雕刻的天然展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3 涪陵区大顺乡大田村
大田村历史悠久,境内山清水秀、风光宜人,人文景观、文物古迹众多。入选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有清代崖棺和古墓群、川东古民居、圆通寺遗址、天保大砦古城墙、唢呐石等,集秀、幽、静、雅为一体,点线相连,魅力无限。这其中尤以有格局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建筑26余处最具特色,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村。

大田村目前还保留了各式碉楼18座、古寨门3座,建筑年代从清代迄今,跨度200余年,为涪陵地区现存碉楼最多、古寨门最多、最具特色的村落。碉楼式民居与村民的生活习性和军事功能有很大的联系。为防御土匪,村民所筑的碉楼墙壁里都内夹杂木块、纸筋等物加固,每层均有恰到好处、能够射击室外任何角落防御外敌的枪眼,一旦厚实的大门紧闭,整个碉楼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4 涪陵区蔺市镇凤阳村
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青石板路上古建筑林立,处处可见浓郁巴渝古风。

该村始建于明未清初,盛于清代。整个村寨背靠南坪山,面朝长江。该村拥有众多传统建筑, 其古老的石桥、庙宇、庭苑、窄巷、四合院等,展现了悠久灿烂的巴渝文化。

该村在空间分布上形成纵横交错的巷道,巷道全部为青石板铺装,道宽3~5米,最长有近300余米;该村建筑物大多数为传统的川东四合院民居风格,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民居。村道路成环形路,四通八达,迂回曲折。

凤阳村最有名气的古宅是雷家院子。是蔺市镇原乡绅雷振东的宅第,始建于1876年。该宅坐西向东,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由花厅、正厅、南北厢房、天井等组成,占地面积525平方米,有房间20余间。

雷家院子保存较为完好,院落精巧,雕刻精湛,空间流畅,建筑结构上无论其应、比、承、乘,或是曲、拆、遮、拦、仰、俯都体现明清时期川东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离雷家院子约2公里处有座龙门桥。 是三峡库区唯一一座整体搬迁复建的古桥。 该桥为纵联式三孔实肩平面石拱桥、桥全长173.5米,宽8.75米,高25米。桥墩迎水面做楔形分水尖,背水面做阶梯状。桥面铺砌条石,两侧立石栏板。石桥上雕刻的龙、鳌、蟾蜍、石狮、石人等,展现了古代匠人精妙绝伦的手艺。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