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级方程式赛车运动中,车手在座舱内的坐姿都是半躺式,那么他们采用这种走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F1座椅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主要考虑了三个因素:安全、控制和空气动力学。事实证明这种半躺式的座椅更有助于降低赛车重心,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另外在发生碰撞时,这种形状的座椅可以有效的分散撞击力以保护车手的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最重要的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车手以半躺式的坐姿在比赛的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体能最少,换句话说就是最舒服的驾驶姿势。
纵观一级方程式七十多年的发展史,从直立座舱到半躺式座舱,这是这项运动长期不断演进的产物,随着车队和车手对于舒适性、赛车性能以及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至今发展成半躺式的坐姿也是必然结果。
首先是舒适性,在长达2小时的比赛中,车手要尽可能保持舒适,以保持体能和专注度,经过长期以来的研究发现,目前的这种坐姿是节省体能同时也是最容易发力的姿态,同时也可以让车手免于长期坐姿而形成的坐骨神经疼痛甚至是腰间盘的问题,而且还确保了最佳的视野并尽可能避免了肌肉疲劳。

其次在赛车性能方面,这种坐姿最有利于车队压榨底盘的性能,也更符合车队对底盘重心的定位,只有当车手坐在赛车重心上方,车手才能最直观准确的感受来自底盘的任何变化。而且更低的座椅可以让赛车在过弯、刹车和加速时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平衡,另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只有半躺式的坐姿可以让车手在阻力方面的影响最小化,也是对单体构造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在安全方面,当赛车发生翻车时,车手因为撞击而受伤的可能性最小,而且这样的坐姿可以确保身体裸露在车身外的部分最小化,这同样是为了安全着想。
目前F1赛车座椅的形态最早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当时仅仅为了满足赛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要求,这使得车队将车手双脚放到了比臀部更高的位置上,同时躯干向后倾斜了40度,同时车队更多的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座椅,慢慢的F1座椅就变成了集舒适性、控制性、性能和安全性于一体的创新设计并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F1赛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座椅的设计似乎已经达到了巅峰,从长达30多年的使用体验看,它确实做到了舒适性、性能和安全性之间的完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