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除掉徐达,多次未成,当徐达听说“瓜蔓抄”后,立即辞职

诉尽百般思念 2025-02-21 10:43:48

【前言】

那功高震主的大将军,到底是真对皇帝有不轨之心呢,还是皇帝太多疑了呢?这一场纷繁复杂的权力争斗,最后以大将军的隐退画下句号,可他的离世,依旧让人们挂心不已。

这便是在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和徐达之间的事儿。

【一】

洪武三年(1370 年),朱元璋成功称帝,开创了大明王朝。至此,他总算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天子之位,结束了四处征战的日子。可是,他的内心并未因此而轻松起来。恰恰相反,一种越发沉重的忧虑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

让他感到烦恼的,并非是来自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而是他自己手下的大将军徐达。

要说这徐将军,那可是大明开国的头号功臣呐!从最初起兵征战四方,攻城夺地,到将张士诚、陈友谅等强劲对手逐一剿灭,再到稳固中原,把北元给消灭掉,徐达那可是功不可没。他不光打仗勇猛,而且极具智谋,常常能给朱元璋献上良策。

要不是有徐达这位猛将,朱元璋想顺利推翻元朝统治、创立大明王朝,那可不容易。不过呢,也正因这样,徐达在军队里的地位那是没人比得上,手里掌握着大量兵力。这可把朱元璋给愁坏了,就怕徐达起了坏心思,搞个造反叛乱啥的。

为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年春天,朱元璋都会让徐达带兵去打仗。等到了冬天,不管打仗的情况咋样,他肯定会把徐达召回京城。而徐达对此早已习惯,每次回到京城,他都会毫不迟疑地把兵权和帅印交出来,以此表明自己没啥别的心思。

朱元璋对徐达很是赏识,还特别亲昵地管徐达叫“布衣兄弟”。他俩私底下常常一块儿下棋、唠嗑。每次下棋,徐达都会故意让朱元璋取胜,毕竟他清楚皇帝的性子,要是赢了皇帝,那会让皇帝心里不痛快。

有一回,朱元璋发觉徐达在故意让着他,就执意要徐达拿出真正的实力来一较高下。就这样,两人你攻我守,难分胜负。等到中午的时候,朱元璋觉得自己快要赢了,便洋洋得意地跟徐达讲:“胜负已分,你还是赶紧认输得了。”

您猜怎么着,徐达轻轻一笑,开口道:“万岁您快起来,瞧瞧这整个棋局。”

朱元璋定睛一瞧,徐达竟用黑白棋子摆出了“万岁”二字!这下子,朱元璋算是彻底明白了,敢情徐达早就把他给耍得团团转呢。可他啥也说不出来,只好送了一座楼,取名叫“胜棋楼”,以此来彰显徐达那高超的棋艺。

不过呢,朱元璋的那股子警惕劲儿丝毫没减。他始终认为,像徐达这种功劳大得能压过主子的大将军,自己得留神防着点。

【二】

洪武十年,朱元璋脑袋里又冒出了一个全新的点子。

有一天,他登上了胜棋楼,猛地开口道:“兄弟呀,你立了这么大的功,连个好住处都没有。我这儿有座旧宅子,打算给你用来住。”

他所说的那座旧宅,乃是他尚未登基之时所住的吴王府。

徐达立马警觉起来。他婉拒道:“陛下您的厚待,臣万分感激。可那老宅子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臣着实不敢据为己有。”

朱元璋不停地极力要求,可徐达却始终坚决地予以推辞,最终使得朱元璋的计策没能得逞。

徐达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哪儿是什么单纯的赏赐啊。朱元璋那是打算设计把自己给整死。吴王府对朱元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是自己真接了,往后肯定得被他追究罪责。

朱元璋瞧着赠宅的事儿没成,便又想出个主意。他在吴王府摆下宴席,把徐达给灌醉了,接着吩咐人将徐达抬到他自己原先的卧室里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清早,徐达一睁眼,立马就清楚自己睡在哪儿了。他赶忙趴在地上请罪,声称自己罪该万死,恳请皇帝重重惩处。

朱元璋偷偷观察着,发现徐达压根儿没有做出超越规矩的行为,他这一次的计策又泡汤了。

【三】

朱元璋一门心思想找出徐达的毛病,好把他这个心头大患给除掉。可徐达那叫一个忠心不二,压根儿就没一点儿破绽能让人挑。

这一回,朱元璋费了好大劲儿,琢磨出一个叫“瓜蔓抄”的狠招儿。

这一计策那可是相当要命啊!啥意思呢?要是有个大臣违反了法令,那可不单单是他本人会被处死,就连跟他有过来往的那些亲朋好友,也都得跟着一块儿被连坐治罪,这样才能彻底消除隐患呢。

朱元璋刚把这个计策公布出来,朝廷上下都被震惊了。不少大臣都变得谨小慎微,就怕自己一个不留神,把所有亲人都给连累了。

徐达瞅见这个“瓜蔓抄”,心里头“咯噔”一下。他觉得自己肯定没干过啥违法乱纪的事儿,可朋友里边,说不准就有出问题的。要是有谁想整他,只要去举报,那他自己肯定躲不过被连坐的霉运。

于是乎,他向朝廷上书,恳请准许自己告老还乡,从此不再插手朝政之事。

朱元璋没做任何挽留,当即就准许他辞官回乡了。

徐达离开了京城,回到家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彻底与外界隔绝,日子过得颇为孤寂。乡亲们看到他,都不由得慨叹,想当年这位威风凛凛、名震天下的大将军,现今竟这般境地,着实让人感慨万千啊!

“想大人年轻时那可是声名远扬,威风凛凛,可如今却落得个这般下场,着实令人惋惜啊!”

“皇帝把功臣当作仇敌来看待,对有才能的人和贤良的人猜忌怀疑,这样国家还怎么能够繁荣昌盛呢?”

徐达没给出明确回应,只是会定期安排人到京城去打听情况,对朝政的事儿则是不闻不问。

【四】

岁月匆匆,一晃数年已过,徐达在低调的生活中慢慢变得苍老。

有一天,他猛地发觉自己背上长了个疽疮,那疼痛劲儿简直让人受不了。这时候,从京城传来了个消息,说是朱元璋得知他患病后,安排人把他接到京城去治病。

徐达心里猛地一紧,隐约觉得情况不太对。他吩咐家里人对他的病情守口如瓶,并且坚决不肯进京。

然而终究没能躲开皇帝的旨意。没过多会儿,朝廷派来的医官抵达,把他抬上了车辇,径直往京城送去。

来到京城后,朱元璋把徐达安顿在空旷又洁净的王府里,吩咐医官到处寻觅名贵药材,并且自己动手给他熬制具有滋补功效的汤药。

然而,徐达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

有一天,朱元璋过来看望,满脸带笑地讲道:“我专门吩咐厨房给兄弟炖了一只老烧鹅,吃了这烧鹅肯定能把病治好,让人恢复活力。”

徐达这人平常挺谨慎的,这回也是反复思量了好久,最终还是把那只鹅给吃了。

就在那天夜里,徐达猛地身患重病,最终没能治好,就此离世了。

朱元璋为荣华落泪,并亲自操办了他的葬礼。可民间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徐达是遭人设计给毒死的。

“大人一心为国尽忠,怎料竟被皇帝给害死了,实在是惨呐!”

“皇帝分明就是眼红他的功绩,故意设了个套把他给除掉了!”

然而,再也没人敢当面向朱元璋提出质疑了。这事儿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徐达所受的冤屈,也没人为他喊冤叫屈。

【五】

曾经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竟英年早逝,这事儿让朱元璋到底是感到解脱了呢,还是满心遗憾呢?

也许在他内心深处,是稍微放下心来的。要知道,一个战功赫赫、威望极高的大将军,对于皇帝的权势来说,肯定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潜在威胁。

即便徐达忠心耿耿,可朱元璋对他依旧防备得厉害。朱元璋那可是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从赠宅子、把人灌醉再弄到卧房,接着又是一连串诡计,足见朱元璋除掉这个心头大患的想法有多强烈。瞧瞧大明的历史,像徐达这般忠心不二却仍被猜疑的功臣,那是数不胜数。

【结语】

或许这便是权力的常见问题所在。那些功绩过高、名声盖过君主的臣子,恰恰也是君主最为防备的人。当君臣之间丧失信任,从内部开始就逐渐变得脆弱,最终想要成就大业、建立江山就变得极为困难了。

徐达退隐后又复出,却英年早逝,朱元璋的心里是否曾有过一丝遗憾呢?这我们就不清楚了。

不过呢,朝廷局势的兴衰、权力的肆意扩张,可不是一两位忠心耿耿的人能够改变的。要是猜疑无时无刻不在,那这江山也就难以稳固长久啦。

0 阅读:9
诉尽百般思念

诉尽百般思念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