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杨乃武后传

言字语讲电影 2023-04-28 17:26:40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在浙江余抗,冤案平反后,历经磨难的杨乃武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回余杭老家后一度淡泊功名,一心过隐居生活。可谁知他因沉冤昭雪名声更振,人怕出名,猪怕壮,又惹出许多风波。

一、应聘《申报》

光绪三年二月十六日,全国关注的杨乃武与毕秀姑(小白菜) 案终于因慈禧太后干预一锤定音布告天下。

经清政府刑部调集人证详细查审 ,证实葛品连(毕秀姑丈夫) 被余杭县衙内刘子翰欲夺其妻下药毒死,所谓杨乃武因奸投毒之说纯属子虚, 原判不能成立。

被告杨乃武及毕秀姑均被宣告无罪释放, 毕秀姑因犯有诬陷罪而被杖责八十大板, 后因念其女流无知改为掌嘴八十。

杨乃武与小白菜九死一生, 终于返归故里。余杭知县刘锡彤贪赃枉法,纵容包庇儿子夺人之妻,害人之命,罪情重大,发配黑龙江充军,永不赎赦,主犯刘子翰畏罪自杀。

另有浙江巡抚杨昌浚等一大批涉及到“杨案”的官吏或被革职查办,或降职罚处。至此,震动全国的“杨乃武与小白菜” 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杨乃武回到余杭老家时遍体鳞伤,已万念俱灰。在这场官司中,杨家产业耗尽,只剩下几亩桑地。原先恃才傲物、文才出众的饱学秀才再不想抛头露面,而以种桑养蚕为生,静心寡欲过隐居生活。

没想到几亩桑地早已被几个地痞无赖趁杨乃武被囚之机霸占,杨乃武正想与这些无赖交涉理论时,突然接到上海《申报》主编的邀请信。

杨乃武蒙冤时,《申报》曾发表过不少主持公道社会反响较大的客观报道,为此,杨乃武出狱途经上海时特地去《申报》致谢。

《申报》是英国商人在上海办的中文报纸。主编是英国人,他很欣赏杨乃武的文才,同时觉得《杨案》官司轰动全国,杨乃武这个人很具新闻价值,所以想方设法要把他请来加盟报馆,以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和发行量。

历经磨难的杨乃武本不想再抛头露面,只因《申报》在他危难时仗义执言而感恩相报盛情难却,同时又因生活上也贫困拮据,于是就把已长成少女的女儿杨璇托咐给姐姐杨詹氏照料,只身一人去了上海,那几亩被人霸占的桑地暂时无心去过问先放一放了。

二、奇文惹下大祸

杨乃武世代书香,文才出众,又曾帮人写过诉讼状打过官司,文笔相当不错,进报馆不久便独挡一面编栏目,深得主编欣赏。 加上杨乃武是《杨案》的主角,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 报纸上出马亮相后即刻引起读者注目,使得《申报》的发行量成倍增长,喜得英国老板如三月里摇扇子 满面春风。

不久,杨乃武便担任了《申报》的主笔,收入也较丰盈。因工作干得不错,自己有了用武之地,杨乃武便安下心来,暂时不想回余杭老家,孰料因一篇文章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天,杨乃武收到一篇英国记者写的稿件, 内容是披露大清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伦敦请人画像时要求画师把他官帽后的花翎画入画面。

画师表示画正面肖像,脑后花翎难以画出时, 这位郭公使竟不惜鞠躬至膝苦苦哀求。

杨乃武对大清官场的腐败愚昧恨之入骨, 加上这次沉冤胸中不免积怨难消, 于是未经主编审阅大笔一挥就将此稿编发见报。

岂知这篇文章是英国记者别别有用心瞎编出来的,文中所说的郭嵩焘请人画像的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杜撰出来的,报纸发行后偏偏又让郭嵩焘本人看到了。

堂堂大清国驻英法的公使,哪肯容忍他人含沙射影进行攻击,于是当即请了一名英国的名律师赶往上海气势汹汹地要和《申报》打官司,并要求报馆交出编辑和作者追究责任。

《申报》的英国老板尽管财大气粗,可他知道这件事一旦诉讼公堂,报社难免要出丑受罚,于是准备向对方公开道歉。

因和杨乃武私交不错,加上杨乃武是他自己聘请进报馆的,便给了杨乃武几百大洋让他暂回余杭老家躲风,等事态平息了再回报社。

杨乃武本是惊弓之鸟,唯恐再遭横祸,当即离沪回到了余杭。

以后,《申报》老板屈于压力不得已在报纸上公开向郭嵩焘道歉,承认报道失实。另一方面又花重金请英国驻上海的领事出面说情,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事后,《申报》数次来函请杨乃武回沪重操旧业,但杨乃武连遭蛇咬决意不再踏上这块是非之地。

三、因桑地重入苦牢

杨乃武在上海受挫回到余杭老家,便准备以种桑养蚕为生,隐居埋名不问世事,然而被无赖霸占的几亩桑地仍未收回。

考虑到自己出狱不久,心力憔悴,不想再打官司,于是托了熟人与那几个无赖商量,请他们退出霸占的土地。

谁知那几个无赖见杨乃武托人来说情,就知他打官司打怕了不敢较量,不但不退地、背后还造谣说杨乃武早已把这几亩桑地送给他们了。

杨乃武虽说性情已和以前不同,但听了这些话后十分气愤,忍无可忍只好提笔写了状纸告到了县衙门。

当时新上任的余杭县令姓马,他接到杨乃武的诉讼状后只草草过目便丢在一旁暂不处理。

被逼无奈杨乃武去县衙催促了几次均被赶出,于是他就拿了农具气呼呼地到自己的桑地把几个无赖强行种下的作物捣烂了一些。

这一来惹恼了无赖,他们趁机诬告杨乃武故意捣毁他人作物,杨乃武由原告变成被告就被县衙强行“收押待审”。

原来这马县令和已被革职充军的前任县令刘锡彤私交甚厚,他是想借这次土地纠纷案惩罚一下杨乃武,替刘锡形出气,所以受理诉讼后故意拖延不办,以激怒杨乃武去捣毁作物,然后强行“收押待审”。当然,在这以前,几个无赖早已用白花花的银子买通县衙也是原因之一。

杨乃武被强行“收押待审”又入苦牢,马县令口头上说即刻审理案子,可几天过去了,却丝毫没有动静,这时杨乃武方知内中必有蹊跷,县衙在刁难他了。

杨乃武再次身陷牢室,极为愤慨,若是过去,他定要大喊冤屈,但经过漫长的牢狱磨难, 他已知道与这些黑心肠的官衙讲理是没有用的, 于是便冷静下来设法与其智斗。

正巧,杨乃武被囚的牢室旁有一间牢房新近关押了几个强盗,这几个强盗因盗窃官府之物, 上面指令县衙好好看管,到时要押送到杭州府衙受审。 杨乃武就把主意打在这些强盗身上。

这天晚上, 一个狱卒坐在杨乃武的牢房前吸旱烟,杨乃武故意和他聊天, 这个狱卒一边说话一边把烟锅中的烟灰敲在地上, 说了一阵话狱卒便走了。

杨乃武一看烟灰中尚有不少火星, 于是乘狱卒一走,当即悄悄把火星挑进了牢房, 然后把火星弄到铺在草席下面的稻草中,不一会稻草就被引着了火, 紧接着杨乃武就把自己的一些旧衣烂裤以及牢房中的被褥、木板等一切可燃之物全部丢入火中, 火越燃越旺,不长时间就烧断了栅栏、燃着了整间牢房。 等到狱卒们发现匆匆赶来灭火,大火早已成冲天之势, 狱中的犯人也乘乱逃得踪影全无。

闻讯赶来的马县令急得双脚直跳, 当即下令兵分两路去捕捉犯人,可犯人一个也未抓到, 牢房却因扑救不及时被大火烧毁了。 望着已被大火夷为废墟的牢狱,马县令吓呆了, 那逃跑的几个强盗可是上面随时要提审的,这可如何交待呀?

正在这时,忽有衙役来报,说杨乃武求见。 马县令感到奇怪: 别的人犯逃脱牢笼巴不得走得远远,可这杨乃武为什么 自投罗网来衙门?于是就召他见面。

杨乃武见到马县令,说:“大人, 昨晚起火原因我亲眼目 睹是你手下狱卒吸旱烟时不慎把火星丢在易燃物上所致, 这件事如果捅出去对你大人一定不利,弄不好要加上监护不严玩忽职守之责, 所以我特地求见大人想替你当见证人。”

马县令听了杨乃武的话脸色陡变, 这件事如被上面查问,他的乌纱帽肯定保不住,可又不知杨乃武葫芦里装的是啥药, 于是急问:“杨乃武,你快说说,替我当什么见证人?”

杨乃武淡淡一笑,说:“这件事好办, 只要说火灾是前来劫狱的江洋大盗所为, 当时我在场就当这次火灾的见证人。既是江洋大盗所为, 这责任就不在你大人身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不过,我的那桩土地纠纷案也望大人明察处理。”

听了杨乃武的话,马县令从忧变喜连声称好, 于是当即下令把那几个霸占土地的无赖抓起来棒打了一顿,判定几亩桑地归还原主杨乃武。杨乃武用巧计收回了桑地后便静心无欲地种桑养蚕了。

四、水字木板状

杨乃武打赢了土地官司后,便想金盆洗手不再沾打官司的事,然而他两次官司打赢的名声更振,有人需写状纸仍爱找他。 杨乃武推却不了只好代人捉刀,这件事遭到女儿杨璇的反对。

她亲眼目睹父亲饱受官司之苦,决意不让父亲再卷入是非圈。 杨乃武见女儿苦苦哀求,当即封笔闭门不再代人写状纸。

有一天,一位瘸腿的老婆婆颤颤抖抖找到杨乃武,流着泪央求杨乃武帮写诉状。 原来老人是被不孝的孽子赶出家门的。她丈夫早亡, 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长大, 不想儿子为了娶媳妇竟把患病的老母亲赶出家门……

听了老婆婆的遭遇, 杨乃武好打抱不平的犟脾气又上来了,他拍案怒吼:“天理人情何在! ”便取笔要替老婆婆写讼状,状告孽子!

可是,毛笔早被女儿杨璇收藏起来了,杨乃武知道女儿的心意,却又不忍看着老婆婆受孽子虐待。

正在犯难之际,忽见女儿端上一盆清水放在一块木板旁,笑盈盈地对父亲说:“爹呀,这几年你打官司打得够苦了,我真不想让你再代人写状纸。可这位老婆婆的遭遇实在太惨了,你就替她写吧。不过你得按照我的办法写,这样才不会被连累呢! ”说完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原来杨璇担心父亲的笔迹被人认出会遭来不测,所以她想出一个办法:让父亲蘸水把状纸写在木板上,然后请别人抄下来,这样状纸上的字迹是别人的,而写在木板上的“水字”自然风干不会留下痕迹。听了女儿的一番话,杨乃武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就请了邻居中的一位会写字的人来帮助抄,自己则蘸了水在木板上写不会留下痕迹的“水字”, 很快一张状纸就写成了。

老婆婆拿了杨乃武帮起草的诉状果然打赢了官司。从那后杨乃武又帮人写状纸, 不过来人得随带一名抄写先生。

五、紫砂壶雕画刻诗

杨乃武在家精心培育蚕种,到了光绪七年, 印有“杨乃武记”的优良蚕种纸“风穿牡丹”已声誉鹊起,从余杭传到外地, 此时的杨乃武家境也渐渐好起来了。

但他没有再娶,结发糟糠妻在他因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入狱后,急病交加而亡。

此时,杨乃武的女儿杨璇也已嫁人, 为不使父亲孤单,夫妻俩仍和杨乃武住在一起并开了一家茶馆,因服务周到,茶水香浓, 又仗着杨乃武的名气,生意十分兴隆。

但不知何故,茶馆内的茶壶却常常丢失,经查方知,原来一些茶客看到茶壶上雕刻的竹鸟山水风景及诗句,很是喜欢, 于是品茗后趁店主不注意就把茶壶也“带走”了。

说到茶壶上的这些雕刻作品, 其实都是杨乃武所作,他除文才出众还擅长书法绘画及篆刻。 看到女儿茶馆中的紫砂茶壶造型不错, 可惜没有图案,觉得有些单调,于是就趁着空闲为之刻上一些竹鸟山水风景及自吟的诗句,不想成了茶客的“收藏品”。 当然,不少茶客是冲着杨乃武的名声而“带走” 茶壶作为“收藏品”的。

以后杨乃武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专门为女儿雕刻了一批茶壶陈列在柜台供售, 而供茶客品茗的茶壶除了刻上竹鸟风景及诗句外, 在壶底还刻上5个字:此壶不出售。 如果谁家有了这种壶,那么证明他是从茶馆里偷出来的。自那后, 茶馆里再没丢失过茶壶。

辛亥革命后三年,杨乃武由于入狱受刑时留下的后遗症,身患痈疽不治去世,死后葬于余杭西门外新庙前。

六、闲话小白菜结局

小白菜出狱后,回到余杭老家时,路人见她就戳点唾骂。

她婆婆葛喻氏也早把她当成了不能一起生活的冤家扫地出门。

小白菜孑然一身, 万念俱灰,便在余杭南门外准提庵出家削发为尼,法名慧定。

由于当时庵中香火稀少,生活艰困,不得已从事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补贴衣食,终其余年,至1930年去世,死后葬在余杭东门外文昌阁旁。

0 阅读:14
言字语讲电影

言字语讲电影

分享各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