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被誉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与世长辞。
以撒切尔夫人的声望地位和政治成就而言,这本该是个举国哀悼的沉痛日子。
然而,英国民众似乎是对死者,缺乏敬畏之心,不少人走上街头肆意狂欢,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之情 。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位作为英国名片享誉世界的铁腕首相,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竟让民众对她如此的痛恨呢?
福利社会这一切还得从1945年,那次英国大选说起。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的同时,英国也迎来了五年一度的首相大选。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个带领英国度过至暗时刻的男人,温斯顿·丘吉尔,将会毫无悬念地连任首相宝座。
但投票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忘恩负义的英国人民,抛弃了那位这在雅尔塔为祖国殚精竭虑的老首相,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工党领袖艾德礼。
这个结果也完全出乎工党的意料之外,一开始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参加这场选举。
因为当时英国的摊子实在是太烂了,常年的战争导致进出口贸易额跟国内生产总值,都缩水了三分之一。
政府债务从战前的41亿美元,飙涨到212亿美元。
这么个烂摊子换谁上也没辙呀!还不如甩给众望所归的丘吉尔,反正这摊子事也是他自己弄出来的。
艾德礼但艾德礼多少还是有点社会主义者的风骨,他对党员说,我们既然向民众许诺了美好的生活,怎么能因为经济环境糟糕而退缩,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话好说,但事难做啊!
艾德礼的执政思路,大概有两端。
第一是立马是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建设福利社会。
第二是采用赎买政策,将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收归国有,因为这些产业最能割老百姓韭菜,不能让其掌握在大资本手里。
计划很美好,只是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请问首相先生,钱从哪来呢?
要知道,这些年英国经济之所以没有崩溃,全靠美国人在背后输血。
可战争刚一停息,杜鲁门就把《租借法案》给停了。
因为此时的大英帝国,是美国的首要攻略对象。
艾德礼无奈啊,只好派出经济学家凯恩斯到美国化缘。
所幸凯恩斯不负厚望,靠着一张巧嘴硬是从美国那里弄来了37.5亿美元。
但美国人也不是做慈善的,这37.5亿美元背后的代价是,英国必须撤销关税壁垒,让美国“自由”地跟殖民地做贸易。
但艾德礼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哪怕眼前是一杯鸩酒,他也得先解了当下燃眉之急再说。
不久后,美国出于与苏联对抗的原因,出台马歇尔计划。
英国由于具备统战价值,从老美手上拿到了32亿美元的贷款,福利体系总算有惊无险地建立了起来。
往后三十年时间里,工党搞的这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了英国人的“共识政治”。
即使保守党上台,也不会推翻他!
今天,英国也还有共识政治,只不过现在的共识变成了撒切尔夫人提倡的新自由主义,即使工党上台也会萧规曹随。
像艾德礼这种玩法,在当时几乎是世界主流。
只要不想被布尔什维克吊路灯的小伙伴们,个个都这么玩。
福利社会的不可持续性可是,这套模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原因很复杂,笔者尽量以最简化的口吻,跟大家剖析一下吧!
请问,在一件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哪几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呢?
答案是,原材料、工厂和工人。
而资本家反倒是可以去除掉的,这点苏维埃已经证明过了。
工人可以依托公有制工厂,将已经国有化的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然后按社会主义原则,由全民分配掉这些产品。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产—消费”闭环。
过去的社会主义者,把社会看作一间大工厂,用计划指令按需求生产各种商品,于是就诞生了计划经济。
在他们的设想中,人民在这套制度下,不仅能享受充沛的商品 ,还有优越的社会福利。
而这一切都只因为生产力足够发达。
是的,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强悍的生产力已经足够使得工业生产者,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只不过,私有制的畸形分配方式,人为制造了贫穷而已。
那么只要把资本家从工人手里剥削的东西还给工人,工人不就能过上优越的生活了吗?
是这样吗?
不是!
英国、欧洲、这些福利国家,都是工业大国,的确有大量的工厂和产业工人,也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
可问题是原材料呢?你们国内的原材料足够与这份生产力匹配吗?
答案是不够!
既然不够,那就要从外部交换呀!既然要交换,那就要参与市场竞争呀!
既然参与市场竞争,那私有制肯定能碾死公有制。
于是悖论就产生了,你搞计划经济也好,搞福利社会也罢,必须得依托公有制进行分配。
可你要参与国际贸易,又必须要依托私有制参与竞争。
那到底该选哪个呢?
那能不能不选呢?可以啊!
只要你的原材料能自给自足,完全可以关起门来搞单纯的公有制社会。
但是,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条件这么玩!
苏联嘛!它倒是有充足的自然资源,也有数一数二的工业集群,根本不需要对外交换什么原材料。
但它的人口是硬伤,长期的国防压力又使得重工业吞噬了多数工业人口,农业和轻工业人口严重不足,动不动就要排队买面包 。
中国也不行,我们有人口,有工业,但资源是硬伤。
除非中俄合体或者俄欧合体,把这块短板补上,否则都不能搞这种模式。
在当时,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能满足工业、工人和自然资源,完全自给自足的理想状态。
这个国家无论搞计划经济,还是搞福利社会都游刃有余。
可惜,他的名字叫美利坚!
话题回到英国身上,大英这种福利社会按理说早就应该破产了。
之所以能推行30多年,那完全是因为当时世界各大工业国基本都这么搞。
无底线剥削的私有制被各国禁止,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对比出优越性来。
三连暴击可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情况就完全变了。
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工业成本陡然增加。
石油可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料,偏偏英国欧盟这些福利国家是不能自给自足的。
你要买石油就得参与国际交换,拿什么换?当然是你的商品啊!
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你得拿更多商品来换等量的石油,而这些商品原本可是准备分配给老百姓的,你敢拿走,还要不要选票?
哦,给老百姓的福利不能少,进口石油的数量也不能少!那怎么办?
只能借债了,结果政府财政赤字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撒切尔夫人前面那位工党首相希思先生,就尝试过削减福利,缩减政府财政赤字。
结果被百姓选了下去。
如果仅仅是石油危机倒也没什么,咬咬牙,危机也就过去了。
这套制度还能将就着运行下去。
可美国人又给他们来了一记暴击,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过去,美元与黄金挂钩时,美联储硬性规定35美元换一盎司的黄金。
美元的背后是有等量的黄金作为担保的,买东西的时候呢,人家也是按照背后的黄金价值跟你交换商品,而不是看那张纸。
可现在你说美元跟黄金分手了,那么美元肯定得贬值呀!
同样是一美元, 肯定换不了和原先一样数量的商品。
可我们前面也说了,英欧这种自然资源无法自给自足的福利社会,是需要对外交易换取商品的。
那对外交易的主要货币是什么呢?
诶,就是美元呀!
这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吗?本来财政就已经高赤字了,现在手里的外汇也贬值了。
这也不算十分致命,咬咬牙还是能挺过去的。
大不了生活水平降低一点,这套福利制度还是能勉强运行的。
但第三个变量的出现,让这个福利国家制度彻底完犊子了 。
从1978年以后,日本的制造业就开始大规模朝东南亚国家转移。
60年代的时候,日本也朝这些国家转移过制造业,但规模很有限。
主要是这些地方很不安全,当时美国跟越南打得热火朝天,中国也拼命往这里输出革命,资本根本就不敢来 !
但七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巨变,越南战争结束,中国也停止了输出革命。
东南亚这个廉价劳动力市场,变成了香饽饽。
看看东南亚国家的GDP增长图,就很清晰地发现,1977年正是他们经济腾飞的起点。
原因嘛,就是笼罩在东方诸国头上的那个红色巨人在76年走了,资本失去了最后的忌惮,自然可以放心大胆地来这片乐土上大快朵颐啦。
大家要知道,这些国家可是不搞公有制和福利社会的。
剥削起来那叫一个狠呐!你福利社会国家的工业品,怎么可能竞争得过他们?
东南亚的崛起,意味着福利社会彻底玩不下去,敢这么玩就是给他们送人头 。
这时候摆在福利国家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苦练内功,升级产业,避免在低端制造业跟东南亚竞争,然后抢占高附加值制造业,这样依旧可以对外攫取资源,继续维持福利体系的运转,欧洲就是个好榜样。
不过他很快就会玩不下去了,因为中国现在正往他的核心领域发起冲击,福利社会是玩不过卷王的。
第二就是顺应时势,以毒攻毒,我也来搞私有化!
但即使是搞私有化,同一产业内,英国的用工成本也高于东南亚,还是竞争不过的!
那就搞产业转移,直接转移到东南亚!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东南亚那里赚取的利润,到底归不归英国百姓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嘛!
原本维持福利社会就已经举步维艰了,你现在还把工业给去掉,那政府拿什么来维持啊?
撒切尔夫人的答案就是不维持,把他废掉不就好了吗?
人人都来参与自由市场竞争,去弱留强。
你可以想见,在这场竞争中滑落下去的人,得多恨撒切尔夫人了吧。
本来他们在福利社会中,是没有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的,结果因为这个女人祸从天降。
有朋友也许会有疑惑,撒切尔夫人这么搞,她应该被愤怒的工人吊死在唐宁街十号才对呀!
为什么还能得到那么大的赞誉呢?
因为她接下来的改革,确确实实给英国续了一波命。
前面也说了,福利社会这套玩法是必然会导致财政赤字的,政府为了还债只能印钱。
结果在七十年代,一系列危机的加持下爆发了大滞胀,撒切尔上台时通胀率已经高达11%了。
你想想,什么样的行业能有11%的利润呀,如果你的利润跑不过通胀,那你还敢投资吗?
投资停下来了,那经济怎么发展?这不就又滞又胀了吗?
货币发行量必须跟社会生产力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就会发生通胀。
要解决掉通胀,你要么回收货币,要么释放强悍的社会生产力。
撒切尔夫人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她的办法就是搞私有化,出卖国企,一方面回笼货币,一方面通过私有制去除公有制的弊端,释放国企的生产力,这样账不就平了吗?
事实证明撒切尔夫人是成功的,她第一个任期结束时,通胀率就跌回了3.4%的正常水平。
通胀是打下去了,可工业没了,你靠什么赚钱?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撒切尔夫人的答案是金融业。
她在任期间放开了金融监管,让资本自由流动,打造出全世界最宽松的金融环境。
这种宽松的金融环境,导致很多经不起查的资本,都选择跑到伦敦落户,带动了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人口。
新一代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优渥的工作岗位。
尤其是后来全球化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苏东解体、欧盟成立等一系列事件,造就了大量的资金流动,在这期间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伦敦,可谓吃尽了红利。
只要安抚住了年轻人,那些被撒切尔整下岗的失业工人,不过就是一群英版红脖子而已,还能翻了天不成?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英国跟全球体系高度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代价就是只要发生金融危机,英国就得迎来失业潮;
代价就是英国丢掉了工业,失去了在乱世立足的资本;
代价就是一旦失去美国的保护,英国就只能乖乖闭目待死;
代价就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被私有化之后,老百姓生活成本芝麻开花节节高;
代价就是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工业区的锈带化,当地百姓成了这场改革的代价,从此需要伦敦的转移支付养着。
一旦哪天给不起了,说分手就不带犹豫的。
所以,在撒切尔去世后,不少人走上街头肆意狂欢,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