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你想象的明清多人抬车辇

梦琪聊文化 2024-04-13 12:58:46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张居正的32抬大轿子真的存在吗?

读明史的人都知道,万历首辅张居正不仅有传奇的一生,还有一顶传奇的轿子。据说这件轿子需要32个轿夫同时抬起,内部可分出多个不同功能的房间,总体估算面积达50平方米,比起现今迪拜富豪使用的豪华房车也不逊色。

但这件轿子究竟是实物,还是被夸大后攻讦张居正作风与人品的一个工具,史学界历来也有不同看法。

关于这顶轿子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同时代史学家王世贞撰写的《嘉靖以来首辅传》:

居正所坐步舆,则真定守钱普所创以供奉者。前为重轩,后为寝室,以便偃息。傍翼两庑,庑各一童子立,而左右侍为挥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

顾恺之《女史箴图》宋摹本 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的《万历野获编》等文献也都参考了此书,但轿子是否真的存在、相关记述又是否完全真实,实在耐人寻味。结合二人生平和王世贞撰文,我们可以明显发现王世贞本人对张居正怀有怨怼,在肯定其才华的同时对其私生活进行了辛辣讽刺,这难免让人疑虑其记述有几分可信。

根据部分学者考证,盛传的张居正还乘坐这件大轿子从京城回江陵葬父一事也疑点重重,如此长距离加上繁重公务,最终也仅用了二十余日,既不合常理,也难合情理。

同时期也几乎没有发现其他言官借此事弹劾张居正的记录,倒是有人曾上书弹劾其归葬途中“五步凿一井,十步盖一庐”。要知道,虽然《明史·舆服志》中没有详细说明帝王步辇的规模,但循明旧制的《清史稿·舆服志》中明确记载了皇帝步舆用十六人,若真是僭越至此,想必也很难平息众怨。

不过这样庞大体量的古代版房车真的存在过吗?它真的能投入日常使用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倒是可以借几幅描绘帝王出行场景的古画了解一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件明代长卷,一幅名为《出警图》,绘帝王从陆路出京谒陵场景,长26米;另一幅名为《入跸图》,画的是帝王坐船,走水路还宫,长逾30米。

明 《出警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入跸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基于其情节的内在联系,这两幅图中出现的车马出行工具也十分相似,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上图中这顶轿子。虽然从图上看轿子本身的体量并不算大,皇帝也并未使用这一轿辇,但前后抬轿的人加起来竟然有28人之多,每根轿杆前后人数相对应,外杆四人,内杆三人,符合力学法则。

从其造型和装饰判断,这应该是帝王出行使用的辂车,据说从周代开始它就已经是帝王用车。如《周礼·春官》记载:王之五辂,玉、金、象、革、木。这种辂车主要以材质装饰区分等级,功用也有不同。

其实宋仁宗规范卤簿之制后,我们就能在元人曾巽申绘制的《大驾卤簿图》中看到40人抬辂车和32人抬辂车,外观上富丽堂皇,但除了都带厚重的底座外,形制上似乎并无定制。

《大驾卤簿图》中的40人抬辂车

《大驾卤簿图》中的32人抬辂车

明代藩王墓中还出土了不少辂车明器实物,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此时辂车的造型已经比较固定,基本都以圆顶、方亭和底座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圆顶象征天空,方亭象征大地,合“天圆地方”之说,与《出警入跸图》中所绘辂车一致。

朱檀墓出土的木象辂模型

朱悦燫墓出土的陶象辂模型

体量庞大的轿辇也可在图中找到,轿顶甚至还是勾连搭顶设计,在建筑上,这种屋顶形式通常用于拓展空间,比起前者,此件轿车更有可能划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间供主人使用。若是张居正的32抬“房车”真的存在,想必更应该接近此轿。

或许正因为轿车庞大,人力难以负担,图中的这件大轿车使用的是畜力。略一望去,满面白马良驹,给人以极强的震撼感,细数来,竟然有23匹之多。

一般来说,人力难与畜力相较,故而前后两车,都只能择其一满足。以32人之人力负担还要远行的轿车,在尺寸大小上必然得有所割舍。

明 《出警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出警入跸图》中需多人肩抬的帝王车辇并非孤例,在清代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等绘制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件供乾隆帝乘坐的十六人抬步辇。

这件步辇的座椅部分造型取自圈椅,椅圈环绕乾隆帝上半身,靠背扶手一顺而下,两端外摆,宛如鳝鱼头。下方接四条弯腿,雕成卷叶造型,看似轻盈,实则稳健,腿间还雕出精美的壸门牙板,牙板微微彭出,与弯腿乃至椅圈完成柔婉风格上的极致呼应。

步辇体量不大,仅供一人乘坐,但前后抬杆的人却达十六人之多,可见其设计用意在于极力凸显皇帝的至尊地位。

清 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凯宴成功诸将士》 故宫博物院藏

法国镌铜版印本《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同是帝王出行车辇,此图所绘之物与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中仅用几名侍女抬起的步辇相比,可谓远胜。

从唐到清,帝王车辇的变化昭示着历史潮流的涌动,这也是我们研究物件的意义,以小窥大,借物读史。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故宫博物院藏

- END -

0 阅读:0

梦琪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