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家具研习社 |
步步登高上青云
对于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榫卯而言,中式木构建筑与木作家具无疑是最能凸显其精妙之处的。
榫卯不像钉子会对原材施加破坏性的外力,而是存在于原材本身,也正是它的存在,才使木材脱胎换骨,变成整体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其中的每个部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主要存在于家具腿足结构中的赶枨。
王世襄先生曾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为明式家具中的名词术语一一释义,其中与“赶枨”有关的有两条:
【赶枨】为了椅子腿足的坚实,变换足端横枨、顺枨的高度,使榫眼分散。
【步步高赶枨】椅下分散枨子交接点的造法之一。踏脚枨最低,两侧枨子稍高,后枨最高。
总的来说,赶枨主要存在于椅、凳、几类家具的腿足部位,通过连接腿足起到加固结构作用,这种造法的要点在于分散榫眼,在视觉上会产生高低错落的效果。
通过对明清家具实物的观察,我们还能发现惊喜地发现赶枨在具体运用中的不俗表现:它不挑腿足造型,方圆皆可搭配;它也不会独霸腿足空间,各式牙板、角牙、罗锅枨、券口都可与其组合。
清 黄花梨劈料裹腿罗锅枨灯挂椅 研习社珍藏
回归赶枨本身,我们可以四面枨子高低顺序将赶枨分为两类:一类是前后低两侧高的赶枨;另一类则是前述提到过的,前低后高、两侧居中的步步高赶枨,后者因为有“步步登高”的吉祥寓意更受欢迎。
前后低两侧高的赶枨 (清代 黄花梨镶云石三攒靠背南官帽椅 研习社珍藏)
步步高赶枨 (清早期 紫檀南官帽椅 研习社珍藏)
在这两种类型基础上,又有比较特别的双赶枨结构,即使用了双枨的赶枨。这种形式更多见于宋辽金时期的家具中,明清家具中的实物相对较少。
辽代 木桌 北京天开塔地宫出土
晋城陵川县玉泉村金代砖室墓南壁甬道口西侧壁画
明 黄花梨木方背椅 故宫博物院藏
从上述图像和实物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赶枨这种作法并不是明清家具的专利。实际上,在高型家具逐渐产生的过程中,赶枨就已经出现。
早至五代十国时期,在王齐翰的《勘书图》中,我们就能明显看到主人公使用的书桌腿间横枨榫眼高低不一,这无疑就是一种赶枨设计。
五代十国 王齐翰《勘书图》
赶枨的出现与高型家具的诞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为原先的矮型家具下部受力压力不大,且多为箱体式结构,无需在腿足上多作文章,是因为家具高度跃升,才对框架结构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赶枨不仅连接了两端腿足,还使腿足与面构成的这一面结构更为完整,每面皆如此,枨与枨之间的连接又构成了新的面,最终组成稳健的立体框架结构。
从现代力学角度分析,我们能更明晰地看到赶枨在家具结构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赶枨通过连接作用将向下的力和向外的力相互抵消,使家具整体受力更为平衡。
南宋 木靠背椅 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出土
当然,除了在结构上具备实用性外,赶枨能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还因为它天然具有的审美价值。
王世襄先生在品评明式家具第十三品·空灵时,就选择了一件具备“步步高”赶枨的黄花梨靠背椅。
腿部赶枨的位置靠近足端,远离三道弯的角牙,使腿部空间更为疏朗空透,踏脚枨最低,故而下方还可以独施窄牙条,既能增强管脚枨的承力能力,补足椅具应有的稳定感,也不会显得画蛇添足,影响整体架构的超逸空灵。
还有明清家具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对于明清家具这种集线条艺术之大成的造物而言,本身便可被视为一道道简单线条的赶枨,不仅契合明清家具形简意深的美学风格,还能贯通家具整体气韵。
赶枨高低错落的排布,不仅能互避榫眼,同时也丰富了视觉效果,它的位置排布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具有独特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南京正大2024迎春拍卖拍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