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的北京,春风渐暖,却掩不住梁启超心中的烦闷。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尿血的症状让他感到十分焦虑。
身为一位公众人物,梁启超的身体健康自然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他却不愿向外界透露太多。
梁启超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快点好起来;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因为自己的病,影响到大家对医学的关注。
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却一片阴霾。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该把自己的病告诉大家,还是继续隐瞒下去?
在那个年代,西医在中国仍然是个新鲜事物。许多人对此持有偏见,认为它不如传统中医可靠。然而,梁启超深知科学的进步需要包容与接纳。
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最终决定在朋友们的劝阻声中,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期望能在这里得到最好的治疗。他相信,科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手术那天,梁启超满怀期待,期待能够摆脱尿血的困扰。然而,命运却在这时开了个玩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本不该切除的健康肾脏被割掉,只剩下那颗病肾活着。
医生们在术后检查时发现,原本被怀疑的肿瘤不过是个小肿块,尿血的原因仍无定论。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梁启超的心情更加沉重。
尽管身心俱疲,梁启超仍然选择了沉默。他不允许家人将这件事情声张,宁愿承受一切。他不想把责任推给医院,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病情给西医带来不必要的指责。他深知,任何一种医学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与完善。他的格局,让人感到深深的敬佩。
在医院的日子里,梁启超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好转,反而愈加虚弱。身边的朋友们纷纷替他感到不平,徐志摩甚至在文章中公开指责协和医院,认为他们让梁启超“白丢了腰子”。
但梁启超却没有因此对医院发火,他出面替医院澄清:“我们都是门外汉,无法判断。右肾是否该切掉,真的很难说。”
他宽容地看待这场医疗事故,认为医学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误就全盘否定。他希望大家能理智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因为他个人的病情阻碍医学的进步。他认为,借助这样的机会,或许能让更多人反思和改善现有的医疗体系。
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善待梁启超。就在他为自己的病情感到不安时,朋友王国维突然去世,令他悲痛欲绝。原本就不佳的身体状况,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崩溃。几次住进医院,梁启超只能依靠输血来维持生命。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梁启超的思想与行动一直在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思想,都深深烙下了他的印记。然而,身体的衰弱终究抵挡不住命运的无情。
1929年1月,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57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支柱,梁启超与王国维的陨落,给这个学术团体带来了巨大的打击。6个月后,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告解体,留下的,只有历史的遗憾与无尽的思考。
当然了,前面说梁启超当年在医院做手术的时候,医生把他的好肾给割掉了,留下了坏的。这个消息其实是一则谣言。
那么,这个消息是谁传出来的呢?是一个叫费慰梅的人写的书里说的。费慰梅是梁思成的朋友,她写了一本书讲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费慰梅说,这个消息是她从梁启超的一个朋友张雷那里听来的。张雷说,他从参与手术的两个实习医生那里听说的。
这个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最后,大家都信以为真了。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根本就不对。
有人说,当时做手术的护士把该切的肾标错了位置,所以医生才切错了。可是,如果真的要切肾,医生怎么会从肚皮上切呢?
切肾一般都是从后背切的,这样才能避免伤到其他的器官。所以说,这个说法根本就不符合医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