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本是古代酷刑之首,害死岳飞的“披麻拷“,却比凌迟更加痛苦

雾意岛与 2024-11-21 22:19:16

凌迟本是古代酷刑之首,害死岳飞的"披麻拷",却比凌迟更加痛苦

世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残酷的刑罚中,凌迟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酷刑。那种一刀一刀割肉的痛苦,光是想象就令人不寒而栗。可谁能想到,在南宋时期,秦桧为了对付精忠报国的岳飞,竟然想出了一种比凌迟更加残忍的刑罚——"披麻拷"。这种看似普通的刑具,使用的不过是些鱼鳔、生丝和麻布,却能让受刑者生不如死。当时的人们都说,凌迟至少还能让人死个明白,而披麻拷却是生生地将人折磨至死。那么,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到底是如何折磨岳飞的?为什么连凌迟都望其项背?

一、凌迟之刑的残酷程度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叫做郑克臧的人,因谋反大罪被判处凌迟。行刑当日,刽子手竟带来了一本厚厚的行刑手册,上面记载着详细的割刀步骤和顺序。这本手册记载,凌迟要从最不致命的部位开始,先割双臂,再割小腿,然后是大腿,最后才轮到躯干。每一刀的深度都要控制得恰到好处,既要让受刑者感受痛苦,又不能让其过早死去。

在行刑前三天,狱卒们就开始给郑克臧灌食补品。这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为了确保他能撑到行刑结束。狱中专门设有"补羹"一职,专门负责为凌迟犯人熬制营养汤羹。据《刑部则例》记载,这些汤羹中会加入特制的药材,既能维持犯人体力,又能增加疼痛感。

康熙皇帝对凌迟之刑极为重视,特意制定了详细的行刑规程。规定第一刀必须从额头开始,将皮肉割下后自然下垂,遮住犯人的眼睛。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避免犯人看到自己血肉模糊的惨状昏死过去,二是减轻行刑者的心理负担。

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行刑时并非大刀阔斧地砍杀,而是使用特制的小刀,刀刃极其锋利但刀身很短。行刑者要用这种小刀,在犯人身上精确地割下三寸见方的肉块。据清代刑部档案记载,一个熟练的刽子手,能在一个时辰内完成百余刀。

为了让凌迟发挥最大的震慑作用,行刑往往在集市或城门处进行。行刑场地四周会搭起高台,让围观者能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更有甚者,会在行刑现场张贴告示,详细说明犯人的罪行。

凌迟之刑最令人惊骇的,莫过于其精确的计数制度。每完成一刀,都会有专人负责记录。明代大太监刘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被凌迟时,第一天割了357刀,第二天468刀,如此持续了整整八天,最终总计达到3357刀。行刑结束后,刽子手要向刑部呈报确切的刀数,如有舞弊,轻则受罚,重则革职。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凌迟处死的犯人,其尸首往往会被分送各地示众。这种做法始于明朝,到清代更为普遍。犯人的头颅会悬挂在城门上,四肢则分送到犯案地点或其他重要城市。这样的示众往往会持续数月之久,直到风吹日晒使尸首腐烂殆尽。

二、披麻拷的诞生背景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兵南下,岳飞率军北伐,连战连捷,收复失地。正当军队士气如虹之际,秦桧却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临安。这背后,实则暗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

当时的南宋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认为,与金国议和才是保全南宋的上策。而岳飞则代表着主战派的中坚力量,其军事才能和威望都远超秦桧等人的预期。

据《宋史》记载,岳飞被押解回临安后,秦桧立即下令将其关押在大理寺狱中。然而,岳飞面对审讯始终不肯认罪。传统的刑讯手段如夹棍、扳指等,对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来说收效甚微。这让秦桧十分恼火,他急需一种新的刑罚来摧毁岳飞的意志。

就在这时,大理寺狱卒张谦提出了一个特别的建议。他曾在福建任职时,见过当地渔民用鱼鳔和生丝制作渔网的手艺。这种混合物在冷却后会形成极强的粘性,一旦粘在皮肤上便难以剥离。这个特性引起了秦桧的注意。

经过多次试验,狱卒们终于研制出了"披麻拷"这种新型刑具。他们将鱼鳔和生丝熬制成胶状物,再将其浸入麻布条中。这种麻布条看似普通,实则暗藏杀机。当它被缠绕在犯人身上后,热胶会迅速凝固,与皮肤紧紧粘合。

更为阴险的是,秦桧还在狱中设立了专门的"刑房",由经验丰富的狱卒负责调配热胶的温度。温度过高会直接烫伤皮肤,过低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据《宋狱志》记载,这些狱卒甚至会根据季节和天气调整配方,确保每次施刑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披麻拷的使用很快在临安城中传开。有御史上书,称此刑过于残忍,有违祖制。但秦桧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为由,不仅未停止使用,反而将其推广到其他重犯身上。据记载,仅在绍兴十一年冬天,就有十余名岳飞部下遭受了这种酷刑。

随着时间推移,披麻拷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有的狱卒会在热胶中加入细砂,使其更具摩擦力;有的则在麻布条上预先编织特殊花纹,使其能更牢固地粘附在皮肤上。这些"改良"无一不是为了增加受刑者的痛苦。

在岳飞被囚禁期间,披麻拷的使用频率几乎是日日不断。每次施刑,狱卒都会精心选择不同的部位,避免在同一处重复用刑,以确保受刑者能承受更长时间的折磨。这种精心设计的酷刑,远比单纯的肉体折磨更令人难以承受。

三、披麻拷的具体施刑过程

在南宋大理寺的刑房中,披麻拷的施刑过程堪称一门精细的"工艺"。据《宋狱实录》记载,整个施刑过程分为准备、施刑和揭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程序要求。

准备阶段首先要配制特制胶水。狱卒们会在铜锅中放入等量的鱼鳔和生丝,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文火慢炖。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持续三个时辰,期间要不断搅拌,直到混合物呈现出浓稠的琥珀色。同时,另有专人负责处理麻布条,将其裁剪成宽三寸、长一尺的规格,并用盐水浸泡,使其更具韧性。

施刑开始前,狱卒会先用温水清洗犯人身体,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这一步看似人道,实则是为了增强热胶的粘附效果。随后,他们会用特制的木棍将犯人四肢固定,使其保持站立姿势。这种姿势能确保热胶均匀分布,不会因犯人挣扎而影响效果。

正式施刑时,先由经验最丰富的狱卒挑选施刑部位。通常会选择腹部、胸口等敏感区域开始。他们会将浸泡过热胶的麻布条紧紧缠绕在选定部位,每一圈都要用力拉紧,确保麻布与皮肤之间没有空隙。据当时的狱卒回忆,仅这一个步骤就能让犯人痛不欲生。

最为关键的是热胶的温度控制。温度过高会导致皮肤立即起泡,过低则不足以产生预期效果。经验丰富的狱卒会根据天气、湿度等因素调整温度,一般保持在略高于人体温度的水平。这样既能确保胶水粘性,又能延长痛苦的持续时间。

每次施刑通常会使用三到五条麻布条,分布在不同部位。狱卒们会刻意避开致命部位,以免犯人因疼痛过度而昏迷或死亡。整个缠绕过程大约持续一个时辰,期间还会不断往麻布上补充热胶,确保其始终保持最佳粘性。

最残酷的环节是揭除麻布条。通常会等到热胶完全凝固后,约莫两个时辰,才开始这一步骤。揭除时不能用水软化,必须生生地将麻布扯下。这个过程会带下大片皮肉,造成极其严重的创伤。更可怕的是,狱卒们会故意留下一些麻布残渣在伤口上,这些残渣会与血肉粘连,成为下次施刑的着力点。

在岳飞身上使用披麻拷时,狱卒们还特别设计了轮换制度。每隔两天就更换施刑部位,让前一处伤口半愈合后再次施刑。这样既能保证犯人不会因伤重而死,又能让痛苦持续更长时间。据《宋狱志》记载,有的犯人在经过一个月的轮换施刑后,全身竟无一处完好的皮肤。

受刑者在整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烧、抽搐等症状。狱中专门配备了医官,负责在施刑间隙为犯人调理身体,这并非出于仁慈,而是为了确保他们能继续承受更多的折磨。

四、披麻拷与凌迟的痛苦程度对比

在南宋时期的监狱记录中,曾有一份特殊的档案,记载了一位同时经历过凌迟和披麻拷的犯人。此人名叫赵贯,原为岳飞部下一名校尉。他在被捕后先是遭受了披麻拷的折磨,后因越狱未遂又被判处凌迟之刑。这份独特的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两种酷刑的第一手对比资料。

根据《宋狱志》记载,赵贯在受审时曾详细描述了两种刑罚的区别。凌迟之刑虽然残忍,但每一刀都有固定的部位和顺序,疼痛虽剧烈但较为单一。而披麻拷则不同,其痛苦是多层次的叠加。最初是高温灼烧的痛感,随后是麻布与皮肤粘连的撕扯感,最后则是麻布揭除时带下活体组织的剧痛。

从医学角度来看,两种刑罚对人体的伤害方式也截然不同。凌迟造成的是直接的肉体分离,血液流失会导致疼痛感逐渐减弱。据清代《刑部则例》记载,受凌迟者往往在割至数十刀后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昏迷。而披麻拷不会造成大量失血,反而会刺激皮肤表层的痛觉神经,让受刑者始终保持清醒状态。

宋代大理寺曾专门设立过一个特别机构,负责记录不同刑罚的效果。在其保存下来的档案中,有一份详细的对比数据。凌迟处死一个犯人平均需要三百余刀,整个过程约持续两个时辰。而披麻拷则可以持续数月之久,期间受刑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据记载,有的犯人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披麻拷后,仍能准确说出每一次施刑的细节。

更令人震惊的是披麻拷对人体的永久性损害。凌迟虽然最终致死,但创口相对干净。而披麻拷造成的伤口往往会感染溃烂,即使幸存者也会留下难以愈合的疤痕。据《宋史》记载,当时有一名逃过死刑的囚犯,出狱十年后身上的麻布残渣仍未完全脱落。

在施刑时间的掌控上,两种酷刑也有显著差异。凌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犯人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提前死亡。而披麻拷则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施刑强度。狱卒们甚至会根据审讯需要,在不同时段改变麻布的粘附位置和热胶的温度。

从心理折磨的角度看,披麻拷更具摧残性。凌迟的死亡时间是可预见的,犯人至少知道何时结束。但披麻拷则让人看不到尽头,每一次揭除麻布都会带来新的恐惧。据《宋狱实录》记载,很多犯人在经历几次披麻拷后就会开始求死,这正是秦桧等人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时的狱卒们还发现,披麻拷特别适合在审讯中使用。因为这种刑罚不会立即致命,可以根据犯人的供述情况随时调整刑罚强度。而且,由于不会造成明显的外伤,也不会留下太多的处刑证据。这也是为什么在岳飞案中,秦桧特别倾向于使用这种刑罚的原因之一。

五、披麻拷在历史上的消亡过程

南宋灭亡后,披麻拷这种酷刑并未立即消失。元朝建立之初,由于需要镇压宋朝遗民,一度继续沿用这种刑罚。据《元史·刑法志》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在平定江南之后,曾下令各地牢狱保留宋代的刑具,其中就包括披麻拷的制作工艺。

元代中期,披麻拷的使用出现了显著变化。由于鱼鳔资源日渐短缺,狱卒们开始寻找替代材料。有的地方使用桐油与生漆的混合物,有的则改用蜂蜜和糯米粉。这些替代品虽然也能造成剧烈疼痛,但效果远不及原配方。据《元代狱务实录》记载,仅江南地区就出现过十余种不同的改良配方。

至元末农民起义时期,披麻拷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起义军多采用快速处决的方式,较少使用长期折磨的酷刑。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更是明令禁止使用"非常规"刑具。在《明太祖实录》中,专门提到要清理各地牢狱中的"宋元旧器"。

然而,披麻拷的技术并未完全消失。明代中期,有记载显示江西、福建等地的部分监狱仍在秘密使用类似手段。这些地方往往会将披麻拷改头换面,用新的名目掩盖其本质。如福建晋江曾出现过"缠丝之刑",实则是披麻拷的变种。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社会动荡加剧,一些地方督抚为了镇压民变,又翻出了这种古老的刑罚。但由于原始配方已经失传,新的版本往往加入了更多致命性的成分。据清初《刑房档案》记载,有的地方甚至在热胶中加入砒霜,导致犯人中毒身亡。

清康熙年间,朝廷开始大规模整顿司法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各地使用的非正规刑具被系统清理。《清代档案》中保存了一份详细的禁用刑具清单,其中专门提到要杜绝"类似披麻拷之术"。这表明即便到了清代前期,这种酷刑的变种仍在某些地方存在。

披麻拷最终的消失,与清代中期的司法改革密切相关。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多次颁布法令规范刑讯程序。《大清会典》明确规定,审讯只能使用板责、夹棍等标准刑具,违者严惩。这一规定从制度上切断了披麻拷存续的可能。

然而,在民间传说中,披麻拷的恐怖传说仍在流传。清代笔记小说《夜雨秋灯录》中,就记载了多个关于披麻拷的骇人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添加了不少虚构成分,但都源自于南宋时期的史实。江南一些老牢狱中,至今仍能找到一些疑似用于制作披麻拷的器具残片。

值得注意的是,披麻拷虽然在正式司法体系中消失,但其制作原理却在某些特殊领域得到了和平利用。如清代造纸工艺中,就采用了类似的粘合技术。福建沿海的造船工匠,也会用改良后的鱼鳔胶来防水固船。这些技术创新,某种程度上是披麻拷这一残酷发明的"转化"成果。

0 阅读:0

雾意岛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