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为何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晚年:心腹爱将背叛了我

同巍聊历史 2023-11-16 05:16:0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实行“兵谏”,将蒋介石以及众多国民党大员软禁于新城大楼。

虽然在事变中,在我党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最终同意“停止剿共,一致对外”的八项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然而,就在此事后不久,张学良竟然置数十万东北军、西北军于不顾,选择亲自护送老蒋回南京。

张学良与杨虎城

12月25日,当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急忙乘车来到机场。飞机早已载着老蒋与张学良等人南去,只留下前来送行的杨虎城。

“杨将军,张将军送老蒋回南京,你怎么不拦着他点呢?他这是中了《连环套》的毒,排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呀!”

殊不知,回到南京的张学良竟然写下认罪书,被审判委员会判处10年有期徒刑。

从此沦为“阶下囚”,被软禁54年,直到1990年释放,才重获自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少帅主动离开东北军的庇护,踏上这条不归途?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不得不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直到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才吐露当年的真相,“心腹爱将背叛了我!”

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然而,在扣押蒋介石之后,张、杨二人面临更难的抉择,那就是对老蒋本人下一步的处置。

杀蒋?还是放蒋?

在此为难之际,张、杨二人一面加强对西安四面的部署,避免在之后与中央军的对抗中丧失主动权。

另一方面第一时间致电远在延安的红军,要求请人来西安共同商议此事。

延安接到电报后便立即召开针对西安事变的会议,并派遣周恩来前往西安协助工作,商议此次事变后续的和平解决事宜。

得到答复后的张、杨彻底放心下来,在控制住兰州之后,全身心投入对西安的东大门潼关及其以东,进行布控。

潼关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央军进入西安的唯一入口,久经沙场的张、杨二人显然是知道潼关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一时间就开始对其进行布置。

但由于“兵谏”一事是在私底下进行的,需要先瞒过中央军的视线,所以在布控上只能实行就近原则。

为了加快计划实施的速度,几乎是在“兵谏”开始之时,杨虎城便打电话给驻守在潼关附近的心腹冯钦哉,要求其“迅速集结进驻潼关,防止中央军进犯西安。”

为了加强防御,保险起见,张学良也开始对洛阳进行封控。

西安、潼关与洛阳的位置分布

在西安事变之前,洛阳便是国民政府重要的军事基地,黄埔军校分校也安置在了此处,与潼关有着相同的战略地位。

又因为蒋介石频繁出入洛阳,所以再次进驻了大量中央军。

为了防止中央军打闪击战,张学良也密电远在洛阳的炮六旅旅长黄永安,命他迅速控制洛阳,监视其交通要道洛阳,以防止洛阳对西安有所行动。

本以为万事大吉,西安方面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与南京进行谈判,把握主动权。

杨虎城却没想到的是,冯钦哉早就生出了二心。

冯钦哉本就桀骜不驯,又自命不凡,当他看到杨虎城有心培养新生力量,器重孙蔚如等人,刻意冷落自己,便对杨心生不满。

再加上杨虎城所带领的十七路军又屡遭蒋介石打压,让他看不到官途的希望,所以生出取代杨虎城的想法。

所以,接到命令的冯钦哉竟然明目张胆地向杨虎城提出“拥蒋打张”的主张,想要顺势而为,抱紧蒋介石的大腿,趁机打压杨虎城。

不仅如此,他还有意拖慢部队的进程,为中央军的到来拖延时间。

对于冯钦哉的做法,杨虎城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因为保密工作拿冯钦哉无可奈何。

因此,东北军炮六旅旅长黄永安如何走这一步就显得极为重要。

黄永安又是何许人也?为何在如此紧要关头能被张学良委以重任?

心腹背叛,“兵谏”计划岌岌可危

黄永安,1924年在陆达毕业后便参军参军作战,一路跟随张学良四处征战,深受器重。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其安插在洛阳,为身在西北的东北军留出后手。

在蒋介石五十大寿时,张学良甚至在洛阳还亲自提拔为少将,对其重视程度早已不言而喻。

可是,当黄永安看到这封电报是却犹豫不决,一时间面露难色。

一方面害怕中央军大举进攻炮六旅寡不敌众,自己会有性命之忧。

另一方面如果拒不执行便愧对于张少帅的提拔之恩,如果事情和平解决,遭殃的还是他们这些虾兵蟹将。

黄永安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想起了同为国民党员的妻子李志全。

黄永安

妻子李志全本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性格泼辣,满身的傲气,以至于黄永安在结婚之后总是伏小做低,养成惧内的性子,每逢大事都必须向李志全请示。

而极力推崇蒋介石的李志全最看不惯张学良做派。

所以,当她听说张学良良软禁蒋介石后便破口大骂,更是大放厥词骂其犯上作乱,劝说丈夫回头是岸,千万不要做以卵击石的愚蠢行为。

张学良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手提拔为少将的黄永安,竟会在妻子耳边风的鼓动下轻而易举地倒戈。

更令其没想到的是,倒戈后的黄永安为了及时与自己撇清关系,邀功行赏,竟连夜赶到中央军校洛阳分校的主任祝邵周家中报告此事。

正是他的告密,让中央军在张杨发布全国通电之前的十二个小时,得到蒋介石被捕的消息。

而此时潼关又无重兵把守,西安的东大门完全敞开,给了南京方面可乘之机,使整个“兵谏”计划处在破产边缘。

中央军先行一步,西安陷入舆论漩涡

接到消息后的祝邵周为抢占先机,迅速调遣洛阳方面的中央军经陇海线前往潼关,抢占先机。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东北军惨败,潼关迅速被中央军占领,整个西安都陷入紧张的氛围当中。

祝邵周这一行为正得冯钦哉的意,其浪子也行已经昭然若揭,甚至在会议上公开批判杨虎城、张学良扣蒋行径。

早早接到消息的南京也先发制人,向全国散布张学良、杨虎城“造反”的言论,使得西安陷入全国各地的讨伐之中。

原本支持“逼蒋抗日”的盛世才和阎锡山也翻脸不认,纷纷反过来指责两人的行径。

胡适和傅斯年力挺南京政府,社会各界学生更是在南京政府的混淆视听下纷纷上街游行,声讨张、杨二人,要求释放蒋介石。

苏联也横插一脚,对事变的性质目的做出错误的判断,竟然声称此次事变是亲日分子谋划的阴谋。

张、杨二人怎么也没想到没有一个地方实力派支持他们的做法,也没有一个人站在他们的阵营。

在这场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仿佛已与全国为敌,成为了人人喊打的罪人。

正是在全国舆论的讨伐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彻底慌了神。

恍惚中,他们似乎也将自己看做乱臣贼子,乱了阵脚,一时间主动权掌握在南京政府手中,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

但此时的南京政府也乱成了一锅粥,主战派与主和派争论不休,夫人宋美龄斡旋其中。

即便有不少人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但主战派的何应钦等人欺负她没有实权,纷纷向她施压。

身心俱疲的她只能拜托蒋介石秘书端纳前往西安周旋,请示蒋的意见。

就在端纳与蒋介石的会面中,张学良看到事变和平解决的希望。

于是,在周恩来的协作中,宋美龄与宋子文一同前往西安,商议洽谈事宜。

终于在12月24日,蒋介石松口,答应停止剿共,一致对外。

宋美龄与宋子文

但即使事情有了转机,西安事变被和平解决,张学良与杨虎城连同整个西安都处在风口浪尖上,全国各地依旧舆论不断。

中央军也气势汹汹,大军压境,让张杨二人都倍感压力,再加上南京政府“戏中有戏”。

主战派何应钦等人狼子野心,亲日派汪精卫不日将会回国,如果不及时护送蒋介石回南京,那么蒋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也为了巩固“兵谏”后的果实,张学良未来得及与杨虎城进行商议,就在蒋介石松口后的第二天亲自送其回南京。

由于有宋氏兄妹的一再保证,再加上自己与蒋介石为拜把兄弟,张学良自认为对蒋有所了解,有足够的信心对方不会伤害自己。

于是,他安心地踏上了护蒋回南京的旅途。

其实,按照张学良的意思,自己实行兵谏,是为抗日大计,但毕竟扣蒋是犯上作乱,自己不送蒋回南京,怎么说是拥护他领导抗日呢?

因此,他必须亲自送蒋。并在此之后,写下认罪书,由法律审判自己。

到时候,蒋介石再以委员长身份将自己特赦,放自己回西安继续统领东北军,等将来打回东北,收复失地。

如此,“一抓一送”岂不传为千古美谈。

由此看来,张少帅还真如周总理所说“中了《连环套》的毒”。

可张学良万万没想到,尽管有宋氏兄妹做担保不会取他性命,但蒋介石还是没有想要放过他,在他踏上飞机的那一刹那,就一直生活在蒋介石的监控之下。

结语

1946年的一天,张学良眼看10年刑期已满。心想:当初我发动西安事变,如今抗战胜利,现在看来我当年兵谏是做对了,你老蒋也该放我了吧。

于是,他打算给蒋介石提个醒,便托人送给他们夫妻二人一对瑞士手表,意思就是现在时间到了,该放我出去了。

谁知,蒋介石更幽默,回赠给张学良一本挂历和一双绣花拖鞋。

张学良看罢,当场绝望地大喊:

“完了!哪怕我能活一百岁,也早就在10年的双十二那田晚上活到头了。”

蒋介石的礼物什么意思呢?

那本日历是1936年的,上面清清楚楚地用红笔圈着“双十二”的日期,意思就是当年“双十二事变”所受之辱,我至今耿耿于怀。

而那双绣花拖鞋代表着放你出去这件事,无限期地往下拖!

就这样,一直等到蒋氏父子都去世后,直到1990年,被软禁54年的张学良才重获自由。

壮志未酬心已死,岁月蹉跎空茫然。

54年的时间,将一个正值壮年的少年将军蹉跎成耄耋老人。

失去了人身自由,空有一身抗日热血的张学良却无处施展。

54年的光阴里,他或许后悔过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但他一定不后悔为抗日统一战线所做得一切。

-END-

【文|周粥】

【编辑|长庚】

17 阅读:10007
评论列表
  • 2023-11-20 15:20

    保住性命实属不易[点赞][点赞][点赞]

    快乐 回复:
    确实是他杨虎城幸运多了,其码不用死了
  • 2023-12-30 20:22

    确实是被部下背叛,不过不是黄永安,而是自己的侍卫长,如果不是这位侍卫长大人枪杀王以哲,导致东北军内乱,作为被小张遥控的,一支20万人的武装,老蒋也头疼,结果东北军自己乱了,被老蒋成功分化瓦解,小张也再也没有机会出来了。

  • 2024-07-09 15:32

    东北军只有张作霖才能震得住 都是一群混吃喝的军阀

  • 0 K 3
    2024-07-15 06:34

    脑子有点问题

  • 2024-07-12 19:25

    小六子

同巍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