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秦都雍城布局研究

Gd聊车 2023-05-05 11:11:48

秦都雍城位于渭河北岸,是秦孝公为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统治、发展经济而在雍州一带修建的大型城邑,也是秦国定都的重要地点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雍城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雍城发现了大量战国秦代都城建筑遗存,为研究秦都雍城布局提供了新材料。

本文对目前雍城布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城墙遗址

雍城城墙遗址由西、东二墙和南北两道外城垣组成,呈“凸”字形,东墙长753米、西墙长697米、南墙长632米、北墙长516米,城墙剖面呈梯形,墙体用黄土夯筑,墙基宽10米,外城垣总长约3740米。

东、西二墙皆为土夯筑,夯窝直径约8厘米,深约3厘米,外城垣内壁以土筑成矮墙,矮墙外侧有土坯和夯土,外城垣东、西二墙均未发现城门遗迹。

北城墙为土夯筑,在外城墙上发现有两座城门遗迹,内城墙以土筑高台基,台基宽3.5~5米,台基与南墙相连处用一条土坯砌成高0.5米的阶梯状缺口。

雍城城墙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雍城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但目前对雍城城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外部分,城内部分的研究比较薄弱。

城内建筑遗址的调查、发掘工作较少,仅发现有一处春秋时期的建筑遗址,但其形制、规模和具体位置尚不清楚。

雍城城墙遗址是由外城垣、内城垣组成的“凸”字形,从目前雍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雍城内城墙部分的研究相对薄弱,如北墙南段未见城门遗迹,南墙北段未见城墙。

从目前雍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雍城城内除北墙南段未发现城门外,其他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现。

如南门外发现有夯土筑成的城门遗址,夯土城垣南侧发现有城门遗迹等,雍城考古工作对研究雍城建筑布局提供了新材料,但对城内建筑遗址的调查、发掘工作相对较少。

城墙及城门

雍城城墙位于雍城北部,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3千米,南北宽约15千米,城墙由夯土筑成,夯层较厚,经考古发掘的夯土层厚度一般为1~1.5米,局部可达2米。

城墙四面有门,且门上多有券顶[6]。在雍城北墙东部偏北处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城门遗址,该城门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该城门是目前雍城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门。

另外,在雍城北部还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城门遗址,该城门位于北城墙与北城门之间。城墙外有一条宽约3米、长约4公里的护城壕。

从城墙规模、形制及护城壕等方面看,这座城门应为战国时期秦国在雍城修建的一座重要防御设施。雍城的城门遗址位于城墙外侧,城门内有一道宽约1米、长约6~7米的护城壕。

雍城的四座城门均有瓮城,其中,北城门、西城门、东城门的瓮城均为夯筑而成,而北城门和西城门则是用夯土直接筑成,且在内侧砌有垛墙。

雍城四座城门上均有券顶,其中南城门券顶较高,北城门券顶较矮;东西城门券顶比西城门券顶略高。

雍城的北城墙并未发现瓮城,从城门位置及瓮城的规模看,可推断北城墙也是一道夯土版筑而成的墙体。

雍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均为夯土墙,而西南角城墙则是一座瓮城,由此可见雍城在修建时是一座四面有瓮城的大型城市。

宫殿遗址

宫殿遗址的具体范围,除大夏门外,还包括西门外引渭陂、北门外引渭陂以北的一系列建筑,以及皇城内的一些建筑。

其中最重要的是西门外引渭陂以南、北门外引渭陂以北一系列建筑的遗址,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建筑有宫城、外郭城(即今南城墙)、外城东南角和西南角城垣。

宫城位于大夏门以西,南到引渭陂北,北到东门城墙。宫城为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600米。

宫城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城垣皆被破坏或被拆除,并发现有建筑遗迹。外城东南角城垣被破坏或已被拆除。

上述考古发现表明,秦都雍城在规划布局上继承了周王朝“王畿”和“都邑”的传统,是秦国早期都城的典型代表。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提供了秦都雍城的城市布局,而且对研究秦国都城的结构,特别是秦都的规划布局以及都城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雍城宫殿遗址的面积非常巨大,目前发掘工作只是在部分地点进行,因此对其整体布局和结构仍不能清晰地把握。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雍城宫殿遗址在规模、结构及布局上都与文献记载的西周中晚期都城及东周都城有较大区别,也与目前秦王朝都城(咸阳城)和战国时期都城(咸阳城)有很大不同。

因此,关于雍城宫殿遗址的布局、结构、功能、性质等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墓地

雍城墓地分布范围广,除北门外的小树林外,南至秦都咸阳城东城墙外,东至渭水北岸,西至西雍故城及秦惠文王之子公孙敖所葬的秦东陵外。

北至秦简侯墓外约0.5公里,西至秦西陵外约1公里,南至汉水南岸约1.5公里,在这一地区共发现墓地13处,其中北周时期1处,战国时期4处。

北周时期墓地分布在雍城北门外的小树林一带;战国时期墓地分布在雍城北门外的小树林、北关、渭河南岸一带;秦惠文王之子公孙敖所葬的秦简侯墓周围约1公里范围内均为秦国墓地。

这些墓地分布面积广、布局结构复杂、时代跨度大,为我们研究雍城的布局提供了新资料,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整理对于我们研究雍城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雍城墓地的分析,我们认为雍城布局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1、秦惠文王至秦昭襄王时期;2、秦昭襄王至秦始皇时期;3、秦始皇以后。

雍城的布局结构,也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秦昭襄王时期,雍城作为秦国都城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城市格局,其布局与格局主要受咸阳城和西雍故城的影响。

秦昭襄王晚期开始,雍城作为秦国都城的功能作用下降,都城和宫室向渭北转移,西雍故城在秦王朝建立后逐渐废弃,西雍故城外逐渐形成了以雍城为中心的大型城邑。

从布局结构上看,雍城处于都城和宫室之间,与咸阳城和秦西陵构成了秦都都城的北部屏障。

结论与展望

雍城是秦王朝在全国范围内营建的第一座大型城邑,是整个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对于研究秦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雍城布局是战国时期都城布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雍城与咸阳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远,且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再加上其平面形状特殊,所以其都城布局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雍城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城墙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存,为研究雍城布局提供了新材料。同时也应看到,目前雍城布局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对雍城城址性质的判断、对都城建筑遗存分布规律的认识、对城墙与宫室建筑关系的认识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争议,今后仍需进一步探讨。

特别是在对雍城与咸阳的关系认识方面,由于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雍城与咸阳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远、且在文化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对于这种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远且在文化因素上差异明显的两个城市,二者的关系是很难用单一因素解释的,雍城与咸阳究竟是“一体”还是“两个”,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另外,目前雍城考古发掘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城墙遗迹没有明确的时代特征,也未见城墙与宫室建筑基址、道路、壕沟等遗迹的关系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今后继续进行科学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解决。对于雍城布局,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都城与陵园的关系。

在战国时期都城布局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都城是以都城为中心,由若干个小的陵园组成,而这些陵园分布在不同的范围内。

例如,李伯谦先生认为:“从秦都城之西、北、南三面,可分出四组大的建筑群:东宫(今咸阳以西)、西宫(今咸阳以东)、南宫(今咸阳以南)、北宫(今咸阳以北)。

每组大建筑群可分为三组:东宫——位于长安以西;西宫——位于长安以东;南宫——位于长安以南。”

而有的学者认为都城是由若干个小的陵园组成,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三组:东宫一组、南宫一组。

结语

雍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雍城的都城布局进行了初步研究。

但由于雍城地处关中盆地腹地,地理条件复杂,加上历史文献记载不多等原因,其都城布局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分析,雍城的都城布局应由宫城、宫门、宫墙三大部分组成,同时还发现了一组大型夯土基址,对其进行了初步清理,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于今后开展。

0 阅读:10

Gd聊车

简介: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喜欢的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