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从南北朝晚期出现,通行至清初,流行了一千多年,是中国古代男人的服饰标志之一。现在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人戴幞头。那么幞头是怎么来的?
上图: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幞头。
中国古代的男人小时候是披散头发的,叫垂髫。长大了就要束发戴冠,这是成年人的服饰特征。周代有“士冠礼”,这相当于一个成年礼。但是冠是贵族士大夫这些有身份的人戴的,一般劳动人民平时也就是拿个包头布把头发一裹就行了。要戴帽子也是戴在包头布外面。
《汉乐府》里有一首《陌上桑》讲美女秦罗敷出门,“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说的少年脱帽着帩头,就是像图4和图5这样的。少年觉得戴帽子体现不了自己的男子气,见到美女罗敷就摘了帽子,露出里面的帩头,显得自己更帅。“帩”同于“绡”,绡,钞也,把头发往上抄起来。
魏晋流行往头上裹幅巾,显得洒脱,不拘于礼法。北魏男人戴的鲜卑帽,后面的披垂,就是博物馆里看到的陶俑戴的风帽。北周武帝宇文邕大概是嫌披垂在后面太麻烦,就把两个角打结系起来。之后到了唐宋就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幞头。
1,山西晋中榆次幞头。网图。摄影作者:春归。
2,河北幞头。网图。来源于河北邯郸曲周博物馆。
3,《戴白头巾的侧身农民像》作者:王式廓。创作于1955年。
4,河南邓县长冢店汉墓画像石上的牵犬人。头上系着包头布,孙机认为是诗里说的“帩头”一类。
5,东汉击鼓说唱俑,也是裹着包头布。
6,河北吴桥北朝墓葬M3墓151号陶俑的头。河北吴桥有四座北朝墓葬,这是其中一座,编号M3墓。墓中出土了两枚永安五铢,三枚常平五铢。北魏孝庄帝元子攸铸过永安五铢。东魏迁邺后,武定初年,高欢、高澄父子俩专权的时候,也曾经收铜铸钱,铸过永安五铢。常平五铢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四年开始铸的。大概率M3的墓主生活在北齐。
7,南朝竹林七贤砖画人物头上戴幅巾。
8,北朝风帽俑。
9,宋代石刻“二侍填香”图。 莲花香炉是宋代常用器,刻的花样是狻猊捧莲花。侍儿着展翅幞头,圆领小袖开衩衫。
10,古装剧《清平乐》中王凯饰演北宋皇帝赵祯所戴幞头。
沅汰,《沅汰博物馆》主编,历史作家主要作品:《博物馆里的汉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
《高澄传》、《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龙凤传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