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的凌晨,波兰人还在梦乡沉醉,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攻击惊醒。
老邻居德国,以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呼啸而来。毫无准备的波兰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人长驱直入,为所欲为。
德国人砍瓜切菜一般迅速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征服了这块中欧宝地。
德国人用伤亡3万余人,造成波军6.6万人阵亡、21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时任德国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创造的这种多兵种配合的快速攻击战术——即闻名遐迩的“闪电战”,从此一战成名,登上了历史舞台。
不久之后,德国又如法炮制,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席卷欧洲,从此闪电战也成为后世军事爱好者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之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传统上,大都将闪电战理解为一种以坦克为主力、辅以自行火炮、装甲车和卡车等高速化装备,组成的摩托化单位,以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以互相配合的战斗群方式,利用速度优势,穿插至敌军后方,进行分割包围的快速作战方式。
但事实上,仅凭一个“快”,是无法让人从根本上理解闪电战的。要想知道闪电战的关键一环,就得首先明白:战斗的本质是什么。
战斗的本质其实,战斗的本质,并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简单的一场战争行为,而是一个作战体系,以打败、击垮、摧毁另一个作战体系的行为。
这种体系,是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作战考虑,即战略,是从全局的角度,去争取战争主动权,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胜利。
说白了就是需要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来形成绝对优势,并将绝对优势保持到最终,田忌赛马中,用自己上等马对对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对方下等马、牺牲自己下等马的方式,就是这种战略二字的最好体现。
所谓的谋一国而不谋一域,即是如此。
比如在长平之战中,名将白起,利用赵括急于求生的心态,通过牺牲一小部分前阵的方式,示敌以弱,佯败后退,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获得战争胜利;
再比如萨尔浒战役中,努尔哈赤面对明军四路进攻的情形,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从而以少胜多,取得完胜。
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能够实现闪电战的最大优势,抑或最大依仗是什么呢?
闪电战的演化德国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学习的国家——这和另一个民族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战后,德国的各种军事学者,就始终在孜孜不倦研究一战失败的原因。
其实一战中,德国人采取的“施里芬计划”,可以说是闪电战计划的雏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种源自拿破仑时期的、“大炮轰,骑兵冲,步兵跟上巩固阵地”、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大范围穿插迂回突破、撕裂对方阵型的战术,帮助德国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
只不过随着热兵器时代的来临,现代军队普遍利用火炮加强了防御强度,骑兵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发挥优势。于是,失去了机动性和速度优势的“施里芬计划”,就不再吃香了。
如果能将这种以“密集火力+集中优势兵力”为核心的战术的短板——速度,进行提升,那就无往不利了。在敌人未反应过来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摧毁对方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斗志,能最大化减少自己的损失。
坦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德国的重型坦克“虎王”在此之前,英国和法国都研制出了自己的坦克,而且英国人将坦克率先投入战场,在一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英法两国相对保守的军事界,很少有人重视坦克的真正作用,只是简单将坦克作为移动火炮使用,忽略了坦克的机动性。
但德国人抓住了这次机会。兼具冲击力和强大机动性的坦克,再次激活了德国人“施里芬计划”梦想,相比英法的认识不足,德国人将坦克作为了最终解决方案,于是我们看到,1940年,德军利用升级版的“施里芬计划”,用坦克集群一举击穿了法国古老而陈旧的防线,法兰克人引以为傲的钢铁长城,在德国人现代化的战术思维下,被打的千疮百孔。
但如此无往不利的战术,却在一年后,就宣告破产。
1941年6月,德国队发动了旨在快速击破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战争前期,闪电战依旧如雷霆万击一般势不可挡,德国北路军仅用三个月就推进到列宁格勒郊外,南路军更早一些时候取得了基辅战役的胜利,并完全击溃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在德军高速而密集的坦克集群面前,百万苏联大军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但随着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顽强抵抗,以及俄国人的天然盟友——冬天的到来,德国人“以速度换空间”的美梦破灭,闪电战的最大弱点,也暴露了出来。
德军坦克行驶在明斯克城外关键部分岁寒然后知松柏。胜利面前,我们只会抬头看,但失败面前,才能看到自己的弱点。
面对拥有千里纵深优势的苏联,闪电战的短板,也呈现了出来——可持续性不强。
前面说,所谓战略,就是从全局的角度,去争取战争主动权,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胜利。
所谓闪电战,无疑是通过以牺牲后勤补给为代价,来换取速度上的优势,但这种忽视本身短板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无源之水,一旦速度的优势不再,闪电战术,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这即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短板效应,或者说木桶理念。决定你高度的,从不是长处,而是短处。
从这个角度而言,闪电战最关键的一环,并不是速度,而是后勤补给。
其实,闪电战创始人古德里安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他所言:理论上,只要后勤跟得上,进攻的优势就能一直保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完全实现不了的。因为前方的进攻越深入,后方补给线因为天气、地形、人力、对方阻挡等因素,付出的代价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建立一座金字塔,塔顶只需要一块砖,塔底,却需要无数块。
闪电战创始人古德里安只不过在元首的急功近利中,古德里安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讽刺的是,德国闪电战的初衷,便是通过快速的攻击和密集的炮火火力,来摧毁对方的指挥系统和补给线,打掉对方的持续性。但自己最终却也落入了补给不足的陷阱,走入了《孙子兵法》的大忌——孤军深入。
写在最后《孙子兵法》讲“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1942年在苏联严寒中的德国士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自古以来就是任何一场战争中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时的胜利,代表不了最终的胜利,能持续活下去,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所以毛主席说,人民群众,是创造战略战术的基础条件。有了人民,你的补给就永远不会短缺,人民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反正都是胜的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