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几乎每年都会看,特别怀念小时候,一家人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晚会的时光。全家人都特别期待小品,同样那时候的小品也不负所望,乐得人前仰后合。
我记得当时走亲访友的时候,大家还会讨论春晚的节目,说着小品里有趣的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在年三十不再不可或缺,尤其是语言类的,再难出那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作品。
无意厚古薄今,春晚的长盛不衰,和咱们中国人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重视息息相关,是和春节这个大IP的相互捆绑,更重要的是团圆、年味儿。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看春晚,就是一种习惯,其实也就是给过年添个兴头。春晚中印象深刻的作品曾几何时,小品一直是春晚这个精神盛宴的“硬菜”。那些经典语录,经过时间发酵成为独有的“岁月暗号”,是属于“自己人”的共同印记。
比如问起“宫廷玉液酒”,下一句是什么?估计大多数上点年纪的人都会忍不住唱出后边的词儿来。
这是在1996年春晚,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的小品《打工奇遇》,尽管过去了25年,但里边赵丽蓉的唱词,好多人现在还能唱个差不离。
我当时年纪还小,不过也记得“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去看《打工奇遇》,依旧笑点密集,内涵深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包装了“宫廷”两个字的“兑水二锅头”,就可以哄抬到“180一杯”,这种夸张的售价与使用价值的差异,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超前视角的预言。
“宫廷”的包装,和我们现在的“古法制作”、“小罐茶”、“限量版”……是不是如出一辙、殊途同归?
比如前段时间标榜了“古法呛面”、卖21元的1个的馒头,可不就是赵丽蓉老师在小品里的困惑:“哎呀那咋沾了宫廷俩字都涨价了?”
为什么以前的小品“更有意思”?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个人觉得现在春晚的小品不好笑了。且不说都不是专业的小品演员,而是迎合了年轻化的市场,启用了流量明星。
就讲作品本身,太单薄。汇集一下网络流行梗,最后不管观众感动不感动,强行煽一下情结束。
以前的小品不仅仅语言有生活气息,更主要的是它所抖的笑点,不是跟着流行语言走,而是有创新性、带动性的。老百姓对这个节目是很期待的,笑得前仰后合之余,还有一些思考和引戒。
像看完了《打工奇遇》,过了多少年,还有人说一句“宫廷玉液酒”,旁边人忍不住接“180一杯”……
在十来分钟的小品中,不仅糅合了当年的流行歌曲(《走四方》、《笑脸》),还有戏曲唱腔、最早的Rap雏形,赵丽蓉老师甚至还挥毫写下了“货真价实”四个遒劲大字。同时,这个小品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饭托”。
这几点上可以窥见出,小品剧本本身扎实优秀的创作水平,还有小品演员过硬的人文素养,才艺过人。
小品虽然是一个文娱节目,但它应该有相对的文化沉淀、影响,甚至形成一个文化符号,而不是干巴巴的口水化、歌颂化、煽情化……
第一届春晚“好看”吗?特地看了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虽然舞美粗糙,但也非常精彩。当时和观众的互动方式 ,还是热线电话,观众打进来点歌,李谷一好像一共唱了六首歌之多。
八十年代初,文化上百废待兴的时候,人们还绷着紧张感,对娱乐相关的很敏感甚至排斥。大家都穿得灰扑扑,全场最亮的就是刘晓庆的红衬衫。
那时候连《乡恋》这种正能量的歌曲,都被批评为“靡靡之音”而被禁。但李谷一却在83年春晚,经过导演的权衡还是顶着压力唱了。
还有演阿Q的严顺开老师,说了《阿Q正传》里那段经典台词,“……吴妈,我想跟你困觉”并不觉得恶俗,反而重温了老电影的经典。
可以说,第一届春晚是很成功的,它由此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春节文化现象,将文艺晚会和辞旧迎新相结合,催生了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也铸成咱们中国人在精神上共襄盛举的文化现象。
同时,春晚也是一个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这在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播时,所意料不到也是不可想象的。
写在最后现在的小品不好看,不排除全民信息时代,咱们的娱乐方式和选择范围更大了,在碎片化信息的冲刷下,人们对“好笑”的阈值增加了。
不过个人觉得,更主要的,是内容的单一。要表达的东西太过于扁平化,很稳妥,但很难出彩。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系列,突出的就是一个并不正气甚至溜奸耍滑的社会小人物形象,但人们在一笑之余,并不会觉得这个人物不符合价值观,反而会感觉真实。
还有后来的白云黑土组合、《卖拐》系列,都在逗笑中揉进了对现实的针砭,有一种敢讲敢说的锐气。这份锐气,不失是一种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希望春晚继续延续这种文化传承,在每一年里,给予我们更多的欢声笑语。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赵丽蓉和赵本山的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