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说南怀瑾“信口开河”,《金刚经说什么》写得到底好不好?

沁说 2020-12-03 13:56:2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卷末的这四句偈文,常被影视文学引用,初读还是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经虚竹之口说出,当时不过十来岁,就很为震慑,虽然不明其意,却感受到人生无常的那种大虚空。

后来读到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了解到“境界”,这是个常用词,正因为常用,所以我们不会下功夫去理解它的意思。他举了个例子:一个人年老时,前方的路已走得差不多,总喜欢遥想往事,有时候在哪儿坐着突然回想起过去的某个瞬间,还摇头一笑,回味其中。

他这个独坐沉浸的情绪,就是境界的一种,很难把这种感觉完全去分享给别人,这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悟,谓之境界。

就像年少的我,被“梦幻泡影、如雾如电”引发的情绪感受,一方面是混沌的境界,另一方面,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

随便问个人有没听过“般若波罗蜜”,大概率都知道,但具体问“般若”是什么意思,恐怕也多茫然。这个词是梵文译音,就像我们从英文直译过来的“沙发”,再比如“功夫”译成英文“kung fu”,它发源于一个语言,翻译成另一个语言却没有对应的指代,只能。“般若”在古梵语中是指超凡入圣的大智慧。

翻音

文字般若就是一个人在文字书写上的大智慧。同样的描述,有人写的就是不动人,有人写的就赞叹不已。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便具有这种文学大境界,即便不懂佛法的平常人,也能为之吸引并有所感悟,当然,这一切都构建在鸠摩罗什自身的悟道和超然上。

俗尘渺渺,耽于劳碌,我们多数人修身都难,更遑论修性修心。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渴望,一种对超脱现实琐碎生活的宁静向往,驱动我们想去探索这难以言表的精神诉求。

不懂佛的普通人,能通过《金刚经》自渡吗?

《金刚经》之所以盛行,最为重要的缘由是因为它“接地气”。咱们理解的“佛”都是出世大成,有无上大智慧,渡人于困厄的,因为敬,自然对佛法相关的一切都望而生畏、战战兢兢,认为咱们普通人离这些“高深的大道理”很遥远,更读不懂。

但《金刚经》开头讲什么呢?“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它写佛在饭点的时候,带着弟子们到城里去化缘吃饭,“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吃完了饭,收好了袈裟和饭钵,打水洗过脚,然后才铺好打座的地方坐下来。

从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吃饭讲起,《金刚经》不渲染佛的各种神通,说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是饿了要吃饭,脚脏了要洗,东西也要自己收拾的。南怀瑾评说:

“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

禅宗五祖曾说过,想要成佛悟道的,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就算是不认识字的、看不懂的人,会念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可以了。

陈寿在《三国志》中有写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像我们平常临经帖,真正通读佛经的行家有多少呢?但不妨碍我们在描摹的过程中,慢慢澄净内心,感受到一种空灵的力量。之前的负面情绪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舒解。

南怀瑾说他中学时期的一个事情,说他那会不知为何喜欢念《金刚经》,至于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知道,就是没来由地想读,有一回又读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忽然就觉得自己没有了。后来抗战时期,他出门在外,挂念家中安危,亦是每晚都要给父母念《金刚经》、《心经》才能安然入睡,因为这个愿力,才支撑他度过那艰难岁月。

个人觉得,经不在于读本身,而是在于被愿力所激发的本能的“真、善、美”,因为有这个向善的初心,所以愿意去不断地提升自己对于生命的感知和理解,去自我观照,修正言行。经文本身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加持,就如同《坛经》里所说的:“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势必要有成为什么的恒心,由心而生,感召自我 ,才能正心、笃行、慎言。

南怀瑾其人:“我的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南怀瑾的身份标签很多:教授、国学大师、学者、哲学家、宗教家、武术家……种种成就集大成于一体,鲜有的奇人。央视曾在南怀瑾先生辞世三周年时,制作播出纪录片《先生·南怀瑾》,其中第一句评价便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南怀瑾生于温州乐清的一个耕读世家,十三岁时因家中境况不济而肄业,在家庙里自修了几年。家庙隐于人迹罕至的深山,清静无争的学习环境,不仅打磨了心性,亦为他遍读国学经史打下了基础。

南怀瑾并非真正的学院派,没有个光鲜的文凭。他早期的人生阅历跌宕起伏,幼习武、少学文,青年壮志从戎,盛时学佛访道,曾隐于深山,后讲席授业,于陋巷中艰难谋生,亦在商海中风云叱咤,人生浮沉、种种历练,厚积薄发,最终出书讲学,声名鹊起。

困难的时候,他与妻儿六口人住在菜市场一间摇摇欲坠的小屋,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沉浸著书,《楞严大义今释》和《楞枷大义今释》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完成的。

他的学生张尚德教授忆起南师当年窘迫的经济状况,感叹即便在那样贫穷的情况下,“和他谈话,他满面春风,不但穷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富有极了!”

终其一生,南怀瑾都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在佛学禅宗、文化推广、政治经济上都有所贡献,以己之力,回馈社会。经商有成后,他曾自费出资兴建金温铁路,一切收益都还路于民。

看南怀瑾的传奇一生,就会想起王阳明的《传习录》里有一段:“初种根时,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载培之功,怕没有权叶花实?”他所有的成就,在人生各种经历中就铺陈好的,一切明心净性的锤炼都是自然过渡到“大成”的这个终点。

咱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不离“儒、释、道”三宗,长期浸淫此间研习并分别著书立说的南怀瑾,将三者的境界融会凝练为一句: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所以南怀瑾一再强调通读儒学的重要性,他说:“我一听到你们年轻人学佛,我头就大了,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儒学是做人的底子,先正己身,像建筑的地基,扎稳地基才是学佛的根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南怀瑾称之南师当之无愧。木秀于林,争议亦是相对的。不少专业人士从学术角度评论,他们觉得南怀瑾至多只算“文化名人”,难誉“大师”,方舟子更是直言不讳地称他为“信口开河的‘国学大师’”。

对于这类置喙,南怀瑾倒是很坦然,他晚年对自己的评价便是:“我是个非常普通的人,我的一生,只有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有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身外名徒尔,人间事偶然,南怀瑾的胸襟境界应如是,就如同《金刚经》所说的“不住于相”,像他这般清风朗月的人,外界的批评与赞誉又扰他分毫呢?

结语

对于普通人而言,读《史记》也好、《论语》、《诗经》也罢,都乐于看注释的版本,因为阅读层次的原因,注释为白话文反而比强行硬看文言版在理解上更实用。

包括佛学入门的《金刚经》,对于修行的人士来说,可知其理、明其意,有所觉悟。但对多数人来讲,它是有阅读门槛的。孟子说:“使先知觉后知”,南怀瑾通过简易平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难懂的经文讲浅白、讲透彻,令所有心向往之的人都能听懂,能有所悟,就是受益于普罗大众的功德。

当多数的学者将《金刚经》这类学问讲高深、讲晦涩,读得人云山雾罩、不明所以时,南怀瑾却简单化、平实化,不竖立起一个门槛,来区分人和人境界、学识的高低优劣,这才是佛家所言的“平等”。

最后,以南师那句名言收尾“人如无贪,天下太平;人如无嗔,天下安宁。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0 阅读:5

沁说

简介: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