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史叙事模式:背后隐藏的阴招,值得中国人警惕

诸史 2023-08-10 00:10:05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兵伐谋才是用兵的最高手段。其实,真正顶级的战略,往往都是杀人不见血,暴力只是最后的手段,而“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就是上兵伐谋的手段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兴起,除了使用枪炮暴力征服之外,也用“灭史”的软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从印度、非洲、美洲、苏联等来看,西方对他国的历史洗脑效果显著,离我们最近的是苏联解体,其解体的原因很多,但历史、思想领域出了大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西方如何以历史为武器,从而抬高自身、贬低他人呢?其中手段很多,以以下两点为例:

双标的历史叙事模式

如今,西方习惯双标对待他人,已为我们熟知,但鲜为人知的是,西方在历史领域早已践行双标,比如以下两点:

首先,史书上的夏朝与古希腊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报告出来之后,西方学者极度不满,于是有了后来的三次学术辩论,其中一次西方学者质疑:史记存在超自然描述(后稷、商契都是超自然怀孕)等,这样的史书怎能当作信史?因此史记对夏朝的描述不足为信。

然而,古希腊典籍对历史的描述,客气一点说是不符合严谨的历史叙事,不客气的话就是充斥神话传说色彩,根本不能与同时代的中国史书相比,比如希腊特洛伊战争、吕库古改革、提秀斯改革等都掺杂着浓厚的文学神话色彩。

事实却是,西方认可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视为真史,却否认中国史书记载的更规范严谨的夏朝。

其次,考古上的古希腊与夏朝

西方否认夏朝的原因,有人或许为其辩解夏朝缺乏考古铁证。无须讳言,如果极端的看待,如今夏朝认证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宽松一些看待,以二里头遗址可与史书印证等来看,以及明显的“王朝气象”可见,夏朝显然是存在的,只是本名叫不叫“夏”的问题。那么,考古能印证西方史书上的古希腊吗?

西方史书记载,古希腊有200余个城邦,这就意味着古希腊大地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城市,但现代希腊才16座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密度的分布,意味着在希腊随便挖挖,就能挖出一堆遗址,出土一堆包括“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物。

但事实如何我们都知道,考古根本证明不了那么辉煌、璀璨的古希腊文明,如果按照否定夏朝的标准衡量,应该如何界定古希腊文明的真实性?但西方如何看待我们又都知道,古希腊文明真实存在,中国夏朝不存在。

问题在于,如此双标的衡量东西方历史的案例,可谓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虽然手法算不上多么高明,但事实上取得的效果却极为惊人,比如一大批国人“言必称古希腊”,将古希腊视为不容置疑的真实存在,却随便质疑夏朝,质疑中国历史。

扭曲事实的概念设计

“双标”比较容易被发现,但扭曲事实的概念设计,却隐藏的很深,不易被人发现。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齐子通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很容易被西方所设计的概念体误导,不知不觉中落入思维陷阱,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认识。”比如以下古希腊与中国的经济形态案例,连知识分子都容易被误导,那么遑论普通百姓?(下图,政治一览称大河文明是专制政治,笔者就不展开了,只要稍微了解中国历史就知道此标签是错误的,同时对古希腊的政治明显是美化,乃至是虚构出来的)

根据西方历史叙事,古希腊是商品经济,在海外建立商业据点和开辟贸易市场,中国战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经济形态上看,古希腊显然要比中国先进。

但问题是,没有农业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商业的繁荣,这是基本经济规律,那么支撑古希腊繁荣的商品经济的农业基础何在?以希腊耕地来说,只能海外购粮,但周边地区可以在数百年内稳定提供百万人口的粮食吗?古希腊200个城邦如何购粮,以何购买粮食?周边势力为何不以粮食遏制古希腊?粮食到港之后,古希腊如何分销到200个城邦?等等。至少,支撑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农业基础在海外的说法存在诸多难解疑问。

实际上,如今也有不少西方学者研究认为:古希腊农业始终占主导地位,早期移民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农业与居住土地,而不是为了商业。

与古希腊不同,战国中国被定义为“自然经济”,但战国农业已经很发达了,所以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都能组织数十万人的军队。在发达的农业基础上,当时中国商品经济怎么可能不繁荣?学者许倬云曾经评价春秋战国商品经济,“论规模,论总人口,论都市数字,中国古代的都市发展是罕有比伦的”。

因此,古希腊的经济形态,至少不能贸然定义为“商品经济”;而战国中国的经济形态,更不能简单的称之为“自然经济”。(下图长平之战,能组织百万兵力级别的战争,意味着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扭曲事实的概念设计,比如古希腊城邦民主(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城邦模式与氏族民主,说明古希腊还处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罗马早期历史被高估为王政时代等等。

另外还有,专有名词上的设计,在讲述2000年前的历史时,套用了很多现代名词,比如法庭、法官、仲裁、审判团等之类,与现代社会别无二致,但事实上怎么可能?以苏美尔为例,“法庭”在神庙,“法官”是祭师,因此“法庭”、“法官”属于“副业”,如此还应该称之为“法庭”、“法官”等吗?

经过一系列概念设计后,我们读西方著作的历史书时,会发现西方历史特别牛,与之相比中国的却特别陋,于是不知不觉中落入思维陷阱,进而高抬西方、贬低中国。我们都知道,中国学者按照西方历史叙事模式的论文发了不少,但质疑西方的却很少。

其实,普通百姓没能辨识情有可原,高学历高智商的学者专家们,或者专业学生们,为何也是如此?盲从盲信西方,还是对中国历史不自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学者齐子通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对西方历史文化存在盲目崇拜与误读,历史专业学生尚且如此”,非历史专业的就更可想而知了。其实,对西方历史盲信的,不仅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历史专业的学者教授也不少。

问题在于:被西方历史洗脑的原因何在?原因很简单,就在于西方掌握话语权,以“西方中心主义”构建的历史体系,编撰的史书,很多被我们不加辨析的接收了过来,甚至直接搬进了教科书,如此教育出来的一代人又一代人,不可避免的会被西方洗脑。

因此,欲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重新审视西方历史,编撰中国人眼里的世界史,尤其是西方史,以此来教育下一代。

28 阅读:1862

评论列表

ptsd

ptsd

19
2023-08-12 10:07

还是那句话,我相信古希腊是有的,但你拿着荷马史诗来跟我讲古希腊历史那就别怪我呼你

豆腐小僧 回复 08-15 18:51
亲,你这么懂,给我讲讲吟游诗人的历史吧?如何

豆腐小僧 回复 08-15 18:52
你猜,雅典卫城,能装多少人?

昵称

昵称

19
2023-08-12 21:20

希腊200条村庄我就信,西方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村级械斗,这个有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笑着哭]

小毅

小毅

13
2023-08-12 21:45

西方是把神话当历史,东方是把历史当神话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11
2023-08-29 21:23

我相信希腊有200个左右的城邦,只是其中的190相当于中国的中等村庄,几百人而已。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面积各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人数5万多(这一句出自世界史)。所以古希腊总人口应该是不到100万的,历史上没有数据记载,希腊的农业也难养活这么多人,要知道公元一世纪你罗马帝国比希腊要强盛无数倍,它的人口比同时期的东汉少1000万,经济是东汉的一半,军人数是东汉的一半,马匹是东汉的三分之一,武器仍然以青铜器为主,而东汉已经全部是铁制武器。

盲目自卑是种病

盲目自卑是种病

10
2023-08-12 20:59

科学证实西方历史是伪史

天呐你。 回复 麻木不仁 08-14 07:53
外国的月亮毕竟圆,走好不送。还是你原来就是

麻木不仁 回复 08-13 23:30
记得你拉过屎是吗[鼓掌]

有个朋友

有个朋友

7
2023-08-12 22:15

西方鬼子的所谓的历史和考古史都是现在造假的结果[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就是为了打压中华文明的手段[好生气][好生气][好生气]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

6
2023-08-12 20:26

好文!!!应当先让大学教授们先反省反省!!!

豆腐小僧

豆腐小僧

4
2023-08-12 10:53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你有了实力,就安心书写就行了,不用在意曾经的强者所说的。欧洲的整个神学,都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谁还记得曾经的阿拉伯大图书馆。野蛮,恰恰是西方带给非西方的。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4
2023-08-12 16:23

听见蝲蝲蛄叫还不种庄嫁。

游客

游客

4
2023-08-12 14:52

砍到你想逃

砍到你想逃

4
2023-08-18 10:10

科技,是一步一个脚印堆起来的,是不能弯道超车的。多的不说,说了要被抓

中国人在中国

中国人在中国

2
2023-08-13 01:28

[点赞][点赞]

深哥

深哥

2
2023-08-12 23:48

希腊人喝海风生存的!要农业干嘛?

汉末长歌

汉末长歌

2
2023-09-26 21:02

古希腊这么牛,怎么耶稣对古希腊一无所知呢?古希腊历史好伪造,可圣经流传上千年了,没法胡乱添料啊。

中华文化必将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必将大放异彩

1
2023-08-13 08:49

别和我说什么文艺复兴,我只知道东学西渐

崇古病是中华文明之敌

崇古病是中华文明之敌

1
2023-08-16 08:00

希腊的两百城邦包括切索尼斯城邦(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叙拉古城邦(位于西西里岛),这俩城邦是产粮城邦,不仅不进口粮食反而出口粮食到其它城邦。

崇古病是中华文明之敌

崇古病是中华文明之敌

1
2023-08-15 23:39

这样的文章毒害中国人不浅!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