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叛逆的皇帝是嘉靖皇帝,他掀起大礼议运动,坚持要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变成皇帝;明朝最叛逆的大臣是王阳明,敢于扔掉程朱理学,继承心学,自成一派。那么,这对君臣为什么在历史上没有擦出耀眼的火花呢?这里边既有人为地阻挠,也有历史的遗憾,同时也有哲学问题。下面咱们来仔细说一下。
如果说明朝大臣圈子里最特立独行的人,只能说是王阳明。如果说别的人是从为人处世上特立独行的话,那王阳明则是从根儿上就特立独行。一切的起因,其实就是一哲学流派的问题。明朝是一个学风很不开放的朝代,几乎所有的明朝大臣,都是学的程朱理学。但偏偏就有一个王阳明,居然公开支持陆九渊的心学,而且还有发展,最重要的是他还广收门徒!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王阳明不要说入朝为官,就是在地方上当官,甚至平叛,都是阻力重重。
明朝的朝廷中,除了皇帝之外说话分量最重的,便是朝中的首辅大臣。但是,嘉靖初年,首辅大臣居然是最看不惯王阳明学说的杨廷和;杨廷和之后的三界内阁首辅,合起来执政了半年多,不算数。接下来说话算数的,就是杨一清。杨廷和、杨一清二人和王阳明的恩怨由来已久,其所因为的,其实就是一个哲学流派的问题。杨廷和不止一次地批评王阳明的学说是邪说,杨一清虽然欣赏王阳明的才干,但是对他的学说始终不以为然。有这两个人在,王阳明想要入朝为官,可谓难上加难。
王阳明的寿命并不长,仅仅活了五十七岁。他和嘉靖皇帝的交集,也仅仅只有七年。这七年中的前三年,又正好是嘉靖皇帝进行大礼议的时段,根本没有机会去理会王阳明。而正好这三年,王阳明又在家为父亲守丧,没办法出来做官。两个人的一次可能相识的时段,就这样给错过去了。
从嘉靖四年开始,朝廷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事了,但是嘉靖皇帝仍然对大礼议事件进行收尾。而且,他也在推动收回皇庄、改革财政等事情。而王阳明则被官场刻意“忘记”,每天忙着讲学,存在感非常低。直到广西田州岑猛起义了,朝廷才又想起他来,让他出兵平叛。等到他平叛之后,身体也已经不行了,所以乞求告老还乡。在朝廷的恶意拖延下,王阳明累死在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的一条小船中。可以说在两个人有可能存在交集的这七年中,一直都没能见面,当然也就不存在皇帝重用王阳明的可能性。
哲学问题如果说杨廷和和王阳明水火不容的话,杨一清不像朝廷推荐王阳明,让很多人不能理解。至少从表面上看,两人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时曾有过合作,当时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融洽的。那么为何杨一清不推荐王阳明入朝为官呢?除了存储的学派之争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杨一清不敢这样做。这是由王阳明的哲学观点所决定的。
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很和谐的学说,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说,人要跟随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如何理解这个“本心”,就直接决定这个人日后的为人做事,对别人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比如说近代史上的日本,他们的“本心”就是片面的强调本民族的发展。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这个为出发点来推进的,最后的结果就是给世界造成了灾难。也就是说,这个“良知”是否是一个正向的“良知”,直接决定学说执行者未来的发展。
而偏偏嘉靖皇帝,就是一个”良知“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人。他的大礼议事件,如果放在”良知“的范畴中,那么他恰恰就是正确的!人人都要孝顺自己的父亲,这道理放到哪里都是正确的!而如果王阳明入朝,以他的才干,必然得到重用,也很有可能成为嘉靖皇帝那些古怪念头的支持者。如果真是那样,大明天下很可能就乱了。所以不管是杨一清还是其他人,都不可能允许王阳明入朝为官。
其实,个人还是很期待头脑灵活的嘉靖皇帝和心学宗师王阳明,可以在历史上携手擦出一段火花。也有可能有了心学的疏导,嘉靖皇帝能变成一个正经一些的皇帝,而不是一个弄权的道士。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后人也只能遗憾的看着二人失之交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逗死我了
差点推倒儒学的心学,以儒学为根基的文官体系自然要驱逐!跟现在的电脑数字程序和正在创造的汉字程序一样
半月方塘 回复 09-01 12:21
理学是儒学加道学,心学是儒学加佛学,都是儒学
平井一夫
王阳明爸爸是全国一甲状元,王阳明谁便考就进士全国第11,排位比张居正高,可惜不能入翰林院完成不了进内阁条件。但是阳明心学确实伟大,高校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最高哲学,尤其是能改变人习性,心学近代影响深远。
雨夜听风 回复 月光 09-25 08:20
你说进士跟清北一个级别还差不多,说举人就是清北有点胡扯了,科举只是文科,理科至少有一半人不行
月光 回复 09-25 05:02
你去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八股,八股只是写作的一种格式,对内容并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就行,到清朝时,八股才彻底变质了。清朝以前,明朝时期,考不上科举的,特别是考不上秀才,举人的,不是没好好学的就是真的学不进去的。能考上举人的,放到现在就是清北研究生,但是不能说考不上清北的人就不行。
瞎逛
嘉靖要是重用老王,就没严嵩啥事了,嘉靖要是肯全部放手,一心修仙,国家反而更好
李达康 回复 08-19 01:58
你根本不懂嘉靖。完整的看他就是个权术天才,自私自利的帝王,妄图长生的道人
月光 回复 09-25 05:12
说的好,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头铁,16个皇帝,除了建文,景泰,弘历,泰昌,剩下的都在和文臣斗,文官要贪污,要利益,皇帝玩命打压,明朝皇帝基本上都是不明不白的就死了,而且都寿命不长。反而是嘉靖,万历躲着大臣,才能活的久点。就这样嘉靖的太子也没保住,万历的儿子刚当皇帝一个月就死了。
流转之径
想想360和QQ的斗争。往残酷了说一万倍就是理学和心学之争。给老王同志留条命不是他们多仁慈,单纯就是谋杀未遂而已。
hsla100
王阳明明显是一个被夸大了的人物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08-15 15:48
也说不上夸大,这个人的履历告诉了别人什么叫天才,唯一的不足就是在官场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当地方官当着当着发现没啥好难的那就去带兵打仗吧,完事了带兵也没啥难度那就只能专心做学问琢磨怎么成为圣人了,明朝外戚封侯封伯很容易但文官封伯爵是极难做到的
王茗韬
吹!
用户11xxx94
王阳明适合当老师
Goodbye。
以忽悠诓人的视角来看信息,会不会是真相。真真假假假真真万变不离。
随便起个名
所谓“知行合一”感觉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再往远了说,与孔子的“思而不学则惘,学而不思则殆”类似,无非就是总结一下。仍然没有脱离儒家的本质——思而不学,只是在“学习方法”的圈里空转。对实践没有任何推动。
爱无能
文章中的观点我比较认同,其实就是学术流派的对立,嘉靖朝以理学为核心,其大臣多是理学重儒,而嘉靖皇帝喜道学不喜儒学,而心学也是儒之一派,不可能推广心学。我个人认为,心学属于废物学派,属于天真幻想型实用性太差,只能作为学术研讨。王明阳生错了朝代,他应该生在宋朝
侠客行DNF桃花歌
一生俯首拜阳明![无奈吐舌][鼓掌]
道可道言道必错
迈克尔杰克逊挺厉害,美国人咋不让他当总统嘞?扯淡!!王阳明算个球!
用户11xxx42
恰恰心学就毁在心学门人张居正手上!到明末的时候心学也已经没落了!
Asia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转新农贸市场砍价协会副会长
他那一科好像没馆选,进不了翰林
游方郎中
经天纬地?别说得那么金碧辉煌,别说得那么高大上!所谓经天纬地,说到底不过就是修复系统,维护系统和谐运行。而这,免不了要动大佬们的蛋糕,给大佬们重彩挪一下座儿。那么,大佬们能答应吗?所以说,改革者除了要具备智慧谋略,要具备能量,其实,他还要具备资格,缘分等物,他要洪福齐天!否则,就要像于谦那样无奈谢幕,像张居正那样为子孙遗祸无穷😭
肖翼 回复 12-31 00:48
什么经天纬地?能立一门学,确立自然科学与数学的合法地位,这样的人,才是经天纬地。1400年已经接近近代了,此时必须出一个圣人,把自然科学纳入科举体系……做到了,那就是功在千秋!儒家那一套,都是骗鬼的。
游方郎中 回复 肖翼 12-31 11:07
术也
用户17xxx49
心学没落东林党上台
God的野祖宗
[睡觉]日本用了不少,难道你们很认同日本,还是有一腿?
半月方塘
1一个学说创立者和经天纬地之能,怎么划上等号的?2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加佛学,明显,作为武宗时期的人,深受国教藏佛教影响,而嘉靖却是复辟道教推翻佛教的明朝第三春创立者,生死政敌,还指望嘉靖重用?3明朝大臣有些是理学,但大多是君君臣臣的周礼孔学,朱元璋打着理学旗号,实际却是商周孔学巫政,这是史学公认的,理学也同样是被打压的,4心学不具备普世价值,只能是境界极高自省极强的精英们的心有灵犀,实践证明,心学祸害了日本韩国,正在回流祸害中国,指使私欲泛滥,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清谈空论,躺平冷漠,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停滞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