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洋经济及相关产业最新发展状况研究

爱农者看闻 2024-09-29 16:50:39

作者:韦有周 杜晓凤 邹青萍

摘要: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了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作为传统海洋强国,英国海洋经济规模在欧洲首屈一指,其发展模式及产业规划等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文章梳理、分析了英国海洋经济的定义及产业分类,并主要根据2019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蓝色经济报告2019》中的相关数据,从海洋资源状况、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海洋经济发展经验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对英国(含苏格兰)海洋经济进行系统性阐述及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引言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欧盟、美国以及我国都提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以及曾经的海上霸主和“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既有先天的优势,又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雄厚的产业、技术基础。据统计,2017年英国海洋产业增加值规模在欧盟首屈一指(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六大成熟产业共创造了361.11亿欧元的增加值,提供了51.62万个就业岗位。

近些年来,部分学者如David P.(2010)、林香红等(2014)、孟昭苏(2018))对日本、韩国、美国以及菲律宾、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但对英国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的研究比较欠缺[1-3]。鉴于此,本文根据2019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蓝色经济报告2019》[4]等有关数据、资料,从英国海洋经济的定义及产业分类、海洋资源状况、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海洋经济发展经验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对英国海洋经济进行研究,并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1 英国的海洋经济及产业分类

海洋经济(或蓝色经济①)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在英国,不同学者及机构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海洋经济的定义还比较宽泛,并没有一个权威或者官方的界定。这与我国的情况有着较大差异。

英国皇家财产局(The Crown Estate)在2008年公布了由David Pugh撰写的《英国海洋经济活动的社会经济指标》,该报告将英国的海洋经济活动定义为:海上与海底活动以及为这些活动提供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共包括海洋渔业、油气业、船舶修造、港口业、航运业、可再生能源、海底电缆、海洋国防、海洋教育等在内的18个具体产业。

英国政府在2011年9月公布的政策报告———英国海洋产业发展战略(UK marine industries:a strategy for growth)中从海洋军工、休闲、一般商业以及海上可再生能源部门等四个角度分析了英国海洋产业的情况[5]。

英国学者Kate Tohnson等(2018)认为蓝色经济是将海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涵盖在一起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共9大产业,即成熟产业(Established Sector,包括渔业、海上油气业、船舶及造船业、海洋旅游及娱乐业)和新兴产业(New Sector,含水产养殖业、蓝色生物技术产业、海底矿业、波浪能和潮汐能业、海上风电业)[6]。

作为欧盟一员,英国必须遵守欧盟的法律和政策。2018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首份年度《欧盟蓝色经济报告2018》[7],该报告将“蓝色经济”定义为:与海、洋以及沿海相关的经济活动,并将它们分为两类:一是以海洋为依托的(Marine-based)活动,主要包括发生在海上、洋上以及沿海地区的海产品捕捞与养殖、海上油气、海上风能、海洋能、海水淡化、海上航运、海上与滨海旅游等经济活动;二是与海洋相关的(Marine-related)活动,主要是利用海洋资源来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比如海产品加工、海洋生物技术、船舶修造、港口生产以及装备制造等;除此以外,蓝色经济还包括涉海的公共管理(国防、环保等)、教育、研究等活动。根据产业的成熟度,该报告进一步将蓝色经济产业部门划分为两类,即成熟产业(Established Sector)和新兴产业(Emerging Sector),前者包括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港口(仓储)业、船舶修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六个产业,后者包括蓝色能源业、蓝色生物业、海洋矿业、海水淡化业及海上防卫等。

由于英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制度,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区政府拥有较高的管理本地事务的自主权。苏格兰地区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政府高度重视本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并于2018年10月发布了首份“海洋经济统计”[8]。该报告将海洋经济定义为:与海、洋、海湾、入海口、其他主要水体有密切关联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生态、物理系统,并从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油气业、水产品加工与仓储业、船舶修造维修业、海洋工程建造(服务)业、海洋运输业(客运和货运)、海运设备租赁业、滨海旅游业以及其他海洋经济部门(海上风电、海洋科技研发等等)等10个产业部门来分析苏格兰的海洋经济。

上述内容是英国(含欧盟)的学者和机构对海洋经济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此外OECD、世界银行等机构也对海洋经济作出了相关的定义。归纳起来看,海洋经济的核心内容基本相同,但主要由于受到统计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已有研究所涵盖的具体产业范围有所区别。本文主要依据欧盟对海洋经济的定义和数据,并适当辅以英国相关机构和学者的资料来展开研究。

2 英国主要海洋资源及海洋经济概况2.1 海洋主要资源状况2.1.1 海洋渔业资源

英国四面环海,海岸线长,位于世界第二大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的中央,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鳕鱼、黑线鳕、牙鳕、鲭鱼、鲱鱼、鲽鱼、鳎鱼以及蟹类、龙虾、贝类,分布于北海、苏格兰西部海域、爱尔兰海、凯尔特海。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20世纪50年代英国渔业资源处于高度开发状态,1952年捕捞量达到顶峰,为124万吨,60-70年代年捕捞量稳定在100万~120万吨之间,此后的捕捞量虽时高时低,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渔业资源面临衰退的境况。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以及1990年欧盟“共同渔业政策”(Common Fisheries Policy,CFP)的实施和具体措施的不断强化,英国渔业资源有所恢复。根据最新的评估,英国海域中45种被评估鱼类中已有31种可以满足最大可持续捕捞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的要求,北海的鳕鱼资源已恢复到安全水平(Safe Level)[9]。

2.1.2 海洋油气资源

20世纪60年代,英国在北海海域发现了大量油气资源,此后,英国迅速成为欧洲油气生产大国。根据英国石油和天然气管理局在2018年1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10],英国油气资源储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17年末,英国大陆架已探明(2P,proven and probable)油气达到54亿桶,足以支撑未来20年以上的开采;潜在(2c,contingent resource level)储量达到75亿桶,其中21亿桶将进入开发阶段,21亿桶为新增油气田,33亿桶有待进一步勘探。随着英国地质勘探局(BGS,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工作的持续推进,新油气资源有望进一步被发现。

2.1.3 港口资源

作为一个岛国,港口是英国开展对外经济交往的最重要基础设施。目前英国拥有超过120个商业港口,承担了英国95%的国际货物贸易运输(2017年全部货物运量为4.82亿吨,其中国际货物运量约为3.84亿吨),完成了大量客运服务(2017年全部客运量为6 500万人次,其中国际客运量约为2 200万人次),此外,还为100多万的各种船只及水上运动设施提供靠泊服务[11]。港口对英国经济的直接贡献约年均17亿英镑,综合贡献约54亿英镑,提供了2.4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增加了3.5万个就业岗位[12]。

英国的商业港口完全商业化运营,政府不提供财政支持,但英国政府在行业发展、建设许可、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等诸多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2019年1月,英国政府发布了“海事2050”(Maritime 2050:Navigating the Future),该报告提出了港口建设的发展目标及英国政府在短期、中期及长期应该采取的措施。

2.1.4 滨海旅游资源

英国海岸线长达18 000公里,岛屿众多(各种岛屿超过1 000个,其中苏格兰有790个[13])且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这为英国提供数量众多的滨海旅游胜地;而英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使得很多地处偏远的海滨和岛屿上,也有居民定居并保持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因此,英国的滨海旅游资源既数量丰富又充满魅力。资料表明,英国拥有的滨海度假地达到数百[14]、可供游览的海滩数百[15],各种海边小镇、渔村、港口也是星罗棋布于沿海地区。现已得到较好利用的滨海旅游资源,仅在英格兰就有滨海度假胜地39处、海滩95处、沿海小镇163个、沿海地标性景点47个、港口和渔村26个[16]。

2.1.5 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

英国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在欧洲范围内首屈一指。根据2017年的最新评估数据,到2030年,英国海上风能的总资源量超过19TW(离岸5海里至专属经济区界线),可利用资源量超过5TW,两项指标均远超排名第二的爱尔兰[17]。在海洋能方面,根据英国政府公布的资料[18],英国潮汐能和波浪能资源分别占到全欧洲的50%和35%:可以利用的潮汐能和波浪能(含潮流)资源分别在25~30GW和30~50GW之间,若全部开发,可以满足英国20%的电力需求。英国的海洋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英格兰的西南部(康沃尔、索伦特以及怀特岛)、威尔士以及苏格兰的高地和海岛地区。

2.2 海洋经济状况2.2.1 英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据已有文献,英国政府近些年来并没有发布其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情况的报告②,欧盟委员会分别在2018年7月和2019年5月发布了两份年度《欧盟蓝色经济报告》,其数据主要源自欧盟统计局的分类商业统计(Structural Business Statistics,SBS)和欧盟数据收集体系(Data Collection Framework,DCF)。鉴于资料的可靠性、可获得性以及权威性,本文主要依据《欧盟蓝色经济报告2019》的数据对英国海洋经济进行分析。

从欧盟的角度看,英国海洋经济的规模是最大的(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意大利)。2017年英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欧盟的20.1%,远高于第二名西班牙的14.6%;但就业数量占到欧盟的12.8%,低于西班牙的18.8%。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两国海洋经济结构有所区别,而不同海洋产业的就业带动力又有明显差异。与其他海洋产业相比,滨海旅游业就业带动力较强,2017年西班牙的滨海旅游业提供了56.53万个就业岗位,远高于英国的20.13万。

表2、表3表明,英国海洋经济的产业增加值在2015年前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达到420.57亿欧元,此后出现了一定的下滑,2017年下降到361.11亿欧元;其占全国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也呈现下滑态势。但就业人数在2014、2015年出现短暂下滑后迅速回升,2017年达到了51.62万,为9年来的最高点;海洋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占全国的比例维持在1.70%左右。

表1 英国海洋成熟产业增加值情况表(2009-2017年)

数据来源:《The Eu Blue Economy Report 2019》注:海洋生物业即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养殖以及海产品加工。

表2 英国海洋成熟产业就业人数变化表(2009-2017年)

数据来源:《The Eu Blue Economy Report 2019》

从海洋经济的产业部门构成来看,在这9年间,排名前三位的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港口(仓储)业贡献了全部海洋经济增加值的约80%,但海洋油气业增加值总体下降,其占比也同步下降(见图1);滨海旅游业、海洋港口(仓储)业、海洋生物业提供了全部海洋经济就业岗位的约78%,但滨海旅游业占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海洋港口(仓储)业占比逐年增加(见图2)。

图1 英国海洋成熟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比情况(2009-2017年)

数据来源:《The Eu Blue Economy Report 2019》

图2 英国海洋成熟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占比情况(2009-2017年)

数据来源:《The Eu Blue Economy Report 2019》

2.2.2 苏格兰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苏格兰政府于2018年10月发布了首份“海洋经济统计”,统计分析了2008-2016年间10个海洋经济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值以及总产值等三个指标的数据资料(见表3)。表3显示,从总产值、增加值的角度看,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含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与仓储业)、滨海旅游业是排名前三的产业部门,三大产业的累计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到全部海洋经济的比例均超过75%;从提供就业岗位角度看,前三位的产业部门是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含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与仓储业),三大产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人数占到全部海洋经济的约82%。与英国整体相比,海洋渔业在苏格兰的海洋经济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图3展示了9年间苏格兰海洋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以及创造的增加值变化情况,总体来看,就业岗位数呈现增长态势,但产业增加值表现出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海洋经济部门的人均增加值不断下降。2016年海洋经济部门就业人数、增加值均占到苏格兰全部的2.9%[19],这两个指标均高于英国总体的比值(见表1、表2)。

图3 苏格兰海洋经济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值变化情况(2008-2016年)

数据来源:《Scotlard′s marine economic statistics 2016》

表3 苏格兰海洋经济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值及总产值基本情况(2008-2016年)

数据来源:《Scotlard′s marine economic statistics 2016》

3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3.1 海洋渔业

表1的数据表明,近9年来,英国海洋渔业的增加值总体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2017年达到27.78亿欧元,比2009年增长35%。目前,英国海洋渔业部门约吸纳了3.3万人就业,贡献了英国GDP的0.08%[20]。

从政策角度看,英国仍在执行欧盟的“共同渔业政策”,按照欧盟分配的捕捞许可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开展海洋渔业活动。2012-2016年,欧盟其他成员在英国海域年均捕捞量约为76万吨(价值5.4亿英镑),而英国渔船在对方海域年均捕捞量约为9万吨(价值1.1亿英镑)[20],英国处于“吃亏”的状态。在“脱欧”日益临近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发布了新的渔业政策白皮书———未来的可持续渔业(Sustainable Fisheri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根据该报告,英国将收回领海内及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权,制定新的《渔业法》(Fisheries Bill),改革渔业管理机构。

3.1.1 捕捞业

根据英国“海洋渔业统计”(UK Sea Fisheries Statistics 2017)[21],2017年英国共有登记渔船6 148艘,数量排名欧盟第七,但总吨位为18.7万吨,总功率为76万千瓦,分别为欧盟的第二和第四。从欧盟的角度来看,英国捕捞业拥有规模较大的船队,但从英国的角度来看,近10年来,船队的数量和渔民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下降明显。来自苏格兰渔船的渔获量占到全部渔获量的64%,英格兰占28%。

3.1.2 养殖业

养殖业主要集中在苏格兰地区,最新的资料表明[21],该部门就业人口约3 000人,年销售收入约10亿欧元,增加值约2.45亿英镑,其中三文鱼占到全部养殖业产量的84%、增加值的91%。2008-2016年,英国水产品养殖业的就业人数基本稳定,产量也基本稳定在20万吨左右,但销售收入在2009-2014年经历了一个比较快速增长的阶段。

3.1.3 水产品贸易

英国“海洋渔业统计”显示,2009-2017年,英国在海洋鱼类产品贸易的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但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逆差额有所扩大,其中进口额由2.18亿英镑增加到3.20亿英镑,出口额由1.17亿英镑增加到1.91亿英镑。从金额上看,虾类、鳕鱼、三文鱼、金枪鱼、黑线鳕为进口额居于前5位的产品,约占到全部进口额的65%~70%;三文鱼、扇贝、鲭鱼、海螯虾、虾类是出口额居于前5位的商品,约占到全部出口的60%~65%,因此英国水产品贸易的品类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几种产品上。前五位的进口来源地是中国、冰岛、德国、丹麦、法罗群岛,出口地是法国、荷兰、西班牙、爱尔兰、美国。

3.2 海洋油气业

1967年7月英国北海西索尔气田的天然气资源被送到苏格兰,这是英国第一次使用北海的油气资源。英国1981年日产油184万桶,成为石油净出口国;1986年日产量达267万桶,年出口原油5 000万吨,成为西方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第五大出口国。1999年英国实现年产量1.37亿吨,达到了最高峰,此后油气产量逐渐减少,2006年又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23]。

虽然北海油气储量和年产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但其对英国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英国仍是欧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第一为挪威),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前两名为挪威和荷兰);海上油气生产满足了本国2/3的油气需求,46%的能源需求,提供了28万个就业岗位,缴纳了各种税收约35亿英镑,还通过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为英国创造了约123亿英镑的收入[24]。

英国石油公司(BP)[25]、英国油气工业协会(Oil and Gas UK)的数据表明[26],英国的油气产业总体呈现下滑趋势,2009年的油气总产量为1.21亿吨,2018年下降到8 567万吨,所提供直接岗位数和全部岗位数则由2014年4.13万和46.39万分别下降到3.68万和28.27万。英国希望通过加大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提升现有油气资源的开采技术、延长油气产业链等手段继续保持海上油气产业的产量、就业岗位数以及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度。据估算,到2035年,海上油气产业将为英国经济累计创造9 200亿英镑的收入[24]。

3.3 海洋运输业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棉花、羊毛、木材等原材料及粮食需要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运至英国,而在完成加工制造后,大量的工业品又要运到世界各地进行销售,这成就了英国海洋运输大国的地位。在20世纪初期,随着“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渐丧失以及经济实力的衰退,英国的海洋运输业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运输量迅速下滑。但与国际航运相关的保险、仲裁、咨询等航运服务业兴起,伦敦发展成为全球的海事服务中心城市,占据了全球海上交通运输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表1的数据表明:英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直接提供了约1.75万个就业岗位,但2013年后年度波动很大,最高的2015年达到1.92万,2017年下降到1.61万;年产业增加值约25~30亿欧元之间,2015年到达峰值39.61亿欧元。

3.4 船舶及海工装备业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船大国,在20世纪初达到顶峰,所占全球市场份额高达八成。但二战后,随着日本造船业的兴起,英国造船业开始逐渐走上下坡路。80年代后,韩国以及后来的中国逐渐成长为全球造船大国,众多英国造船业的“百年老店”相继关闭,英国船舶制造业的就业吸纳指数、人均增加值等指标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7]。除了在军用船舶等领域还保持一定地位外,今日英国船舶制造业彻底失去往日辉煌,但在船舶研发与设计等方面还保持较高的水准,拥有大量专利技术。

表1数据表明:2009年以来,英国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就业人数大体在1.7万人左右,但2016、2017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产业增加值主要受军工订单数量多少的影响,在25~30亿欧元间浮动,2017年达到29.08亿欧元。出口规模比较稳定,年均12亿英镑左右,而进口额呈现增长趋势,且2014年以来一直超过出口额,这也显示英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下降趋势[28]。

3.5 滨海旅游业

由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英国滨海旅游业发展较好,在欧盟28国中排名靠前。欧盟的统计数据表明[4],2017年,英国滨海旅游业的就业人数占到全欧盟的9.3%,次于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排名第四;增加值则占到12.5%,次于西班牙和法国,排名第三。

近些年来,英国的滨海旅游业吸纳就业人数有所下降,2017年比2009年减少了4.57万,但是增加值保持增长趋势,2017年的增加值为81.14亿欧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4.20%。从海洋经济内部构成来看,滨海旅游业一直是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产业部门,如图4所示,但随着自身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9年间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但以增加值来衡量,滨海旅游业仅次于海洋油气业,是英国海洋经济中第二大产业部门,其增加值在全部海洋经济中占比总体保持了稳定,近两年来还有所提升。因此,英国滨海旅游业的人均增加值呈现不断增长的状况。

图4 英国滨海旅游业占全部海洋经济就业和增加值的比例(2009-2017年)

数据来源:《The Eu Blue Economy Report 2019》

3.6 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英国是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先的国家,其在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新能源的科研、产业化等方面均居于世界前列。

3.6.1 海上风电

英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Blyth Harbour筹建于2000年12月,政府先后实行RO(Renewables Obligation)、CfD(Contract for Difference)政策,并在产业规划、科研、金融、海域使用等方面大力扶持③,由此推动了海上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如图5)。2009年以来,其总装机容量一直居于世界第一,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为1312MW,总装机容量达到8183 MW,占到全球的34.41%[29],欧洲的44.23%[30]。2018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已达到2.67万吉瓦,占英国全部发电量的8%。

目前英国有在建项目7个,总装机容量为5 762 MW,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投产[31]。根据2019年3月公布的英国海上风电产业规划[32],到2030年,将新增400亿英镑以上的投资、提供高级就业岗位27 000个(目前为7 200个)、年出口量26亿英镑(为现在的5倍)、装机总量达到30 GW,奠定英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

图5 英国海上风电产业装机容量情况(2009-2018年)

数据来源:Wind Europe,Offshore Wind in Europe:Key trends and statistics(2014-2018)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的价格也在迅速下降,在2017年第二轮差价合约中,最低中标价格为57.50英镑/MWh(约合0.52元/千瓦时)[33],已低于核电的价格[34],也远低于我国海上风电价格(潮间带和近海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75元/千瓦时和0.85元/千瓦时)。

3.6.2 波浪能和潮汐能

基于丰富的海洋能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英国在海洋能的科研、开发和利用上走在全世界的最前沿。全球商业化运营的波浪能(2000年)和潮汐能电站(2008年)都是首先在英国建成,2018年英国波浪能和潮汐能的装机容量已达到了20.40 MW,实现发电量8.32 GWh[35]。

总体来看,目前英国的海洋能产业仍主要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主要的研发机构(团体)有Supergen、UKCMER、ORE Hub、The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Catapult等。英国政府及苏格兰等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海洋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研发资金,支持产业化(CfD为海洋能提供的支持力度是海上风能的5倍左右),希望以此满足能源需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培育新的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化。

4 英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变化趋势

作为岛国,英国拥有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天优势,作为传统海洋大国和强国,英国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传统和雄厚基础。英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兴起、衰退、转型、替代的逐渐演变过程;虽然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港口(仓储)业仍是当今英国排名前三的海洋产业,但其正表现出逐渐“服务化”的趋势;基于教育、科技的新兴海洋产业也开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

工业革命以来,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和“海上霸主”,英国的船舶制造业长期独占鳌头,而从世界各地获取原材料,加工制造后再次远销海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成就了海上交通运输业和港口业,这是“日不落帝国”时期英国的主要海洋产业。随着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英国传统造船业、交通运输业、港口业逐渐丧失了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但在此基础上,船舶研发与设计、航运保险与仲裁、船舶租赁与融资、海运信息服务、海事管理等服务性产业兴起④,占据了国际海洋运输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全球海运市场。《欧盟蓝色经济报告2019》的数据虽然没有体现出这些高端海运服务业的增加值和就业量,但今日英国的海洋港口(仓储)业仍是排名第三的海洋产业,船舶修造业、海上交通运输业也是重要的海洋产业,当然这些产业部门主要是基于英国岛国的现实,更多的服务于本国的生产和生活,失去了往日在全球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北海油气资源的发现带动了英国海洋油气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海洋产业;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既得益于英国岛屿众多、滨海风光优美这一先天禀赋,也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旅游、休闲产业的兴起有关;丰富的渔业资源带动了英国海洋渔业(主要是捕捞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这三类产业仍是依赖于海洋资源的产业。当然,英国正在努力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发展,将相关技术、服务产业化、国际化,从而占据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这也是英国海洋经济的特点。

除了上述成熟海洋产业外,英国部分新兴海洋产业也占据了全球领先的位置:装机量和发电量世界第一的海上风电业以及海洋能产业、科研实力雄厚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教育业(包括剑桥大学、帝国理工等57所高校提供“海洋科学”专业⑤)、离岸海水养殖业等等。这些产业更多是基于海洋科技而不是传统海洋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代表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从政策的角度看,英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经多年讨论,2009年议会通过了《海洋与海岸带法》(Marine and Coastal Access Act 2009)。随后,英国政府于2010年4月,成立“海洋管理组织”(Marin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改革海洋管理体制;在2011年9月公布了“海洋政策公告”(Marine Policy Statement),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制定规划和政策,支持海洋产业发展。

5 结语

英国海洋经济规模全欧盟最大,占到国民经济的1.7%左右,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港口(仓储)业是排名前三的产业部门;传统的海洋产业正在转向服务化,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基于教育、科研的新兴海洋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201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83 4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为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分别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47.8%、19.4%和14.3%,累计占比81.5%。相较之下,我国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高的多,但两国海洋经济均具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主要体现在三种海洋产业上,相异的产业结构体现了各自发展阶段和海洋资源的特点。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海洋经济(蓝色经济)内涵、外延及统计范围、核算方法的研究和国际交流,推动全球统一标准体系的构建,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话语权。加强陆海协调和海洋科技创新,升级改造传统海洋产业,降低对海洋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科技贡献率,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加强对海洋教育、科研的重视,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支撑力度,开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参考文献:略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留学基金[201804180026]

作者:韦有周 杜晓凤 邹青萍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赫瑞瓦特大学莱尔地球与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韦有周,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国际经济

*邹青萍,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能、海岸工程、物理海洋

来源:《海洋经济》期刊

0 阅读:0

爱农者看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