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深圳中考政策出炉,今年的总体政策保持基本不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进一步优化,即参照前三年录取分数线平均值降20分的总体原则,一校一线确定。关于中考指标生政策详细说明及各高中最新指标控制线,通过下文了解起来!
2025指标生录取控制线
2025年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控制线参照前三年录取分数线平均值降20分的总体原则,一校一线确定,具体为:
2022年及以前开办的公办普高,其AC类、D类或ACD类指标生2025年的录取控制线分别为:该学校前三年(2022、2023及2024年)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3年开办的公办普高,其AC类、D类指标生2025年的录取控制线分别为:2022年全市新建公办普高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与2023年、2024年该学校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4年新建公办普高,其AC类、D类指标生录取控制线分别为:前两年(2022及2023年)全市新建公办普高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与2024年该学校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5年新建公办普高,其AC类、D类指标生录取控制线分别为:前三年(2022、2023及2024年)全市新建公办普高相应招生类别第一批录取最低分数线平均值下降20分。
△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提醒:各公办普高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不等于该校指标生录取分数线,也与该校当年第一批录取分数线无关,考生和家长不能将指标生录取控制线作为填报当年第一批次志愿的参考。
什么是中考指标生?
指标生改革是国家和广东省近年来大力推进的高中阶段招生改革举措,旨在增加相对薄弱的初中学校学生就读优质普高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本校认真努力学习即有机会入读心仪的优质普高,引导家长理性择校,缓解“择校热”、“学位房”现象,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深圳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均将本校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生计划。
中考指标生报名条件?
填报指标生志愿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我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简称“应届生”);
2、参加我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3、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起一直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且取得该校三年学籍;从市外转入我市初中学校的学生报名指标生,须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已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并取得该校学籍(从市外转入我市初中学校就读后再在市内转学的学生,不得填报指标生志愿)。
往届生和在市外初中学校毕业的深圳户籍考生不得填报指标生志愿,不享受指标生。
指标生名额是如何分配?
指标生分配是指优质普通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含民办)学校。全市所有公民办初中学校都享受指标生名额分配。
公办普高招生计划中,招生范围为AC类(指面向深户考生及享受市政府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其指标生名额面向初中学校AC类考生分配;招生范围为D类(指面向符合我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的非深户考生),其指标生名额面向初中学校D类考生分配;招生范围为ACD类(指同时面向所有符合我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的考生),其指标生名额面向初中学校ACD类考生分配。
AC类指标生名额分配到校
ACD类指标生名额分配到校
D类指标生名额分配到校
分配不到名额的初中学校,以区为单位,将此类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按这部分考生占全市考生比例,共享指标生名额。而区指标生名额是由该区未分得指标生名额的初中学校共享。考生满足了指标生条件,深圳所有参与指标生分配的高中都可以报名。
指标生批次如何投档录取?
指标生在指标生批次投档录取,具体办法为:
填报公办普高指标生志愿且达到该校指标生录取控制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原则进行指标生批次投档,当该生填报的公办普高分配给该生所在初中学校(或所在区)的指标生计划未录满时,即投档指标生成功;如遇考生中考总分相同的情况,则进行“同分比较”优先投档;省一级公办普高所录取的指标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历史与道法单科等级须在C+以上(含C+),体育单科等级为C以上(含C)。
简单地说,中考成绩达不到报考的指标高中的控制线,将直接无缘指标生录取。中考成绩即使达到指标生控制线,也并非直接录取,而是依旧需要与同校或者同区选择同一指标高中的学生竞争,根据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深户与非深户分开竞争,到校名额与区共享名额分开竞争。
指标生录取结束后,如果有剩余的指标生名额,将转为正取生名额,放在第一批次录取。如果未被指标生录取,则还可继续参与后续志愿的录取。
特别提醒:考生在指标生批次中被录取,不再参加后续批次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