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古人的讲究多,今天咱就来看看古人在名字上的一些讲究。
在古代时期,一个人取名字可不是说随便起的,里面可是包含了大智慧,或是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又或是家族辈份的代代传承,总之都是有根据的,和现在社会很相似。
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差异巨大的,那就是现代任何字都能用,但在古代却有些字是万万用不得。
这就是常说的“避讳”,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三大类。

首先这常见的避讳就是不跟家里的长辈用同一个字,这从有些大家族的族谱就能看出来,通常第二个相同的字代表着他们辈分,最后一个字就不能再一样了。
这二个就是尽量和一些圣贤之士的名字错开,因为这类人通常都有很大的功绩或是在一些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如过期了一样的名字会被人拿来比较,当然这说的都是在古代社会。
还有一个最避讳的那就是要和皇上的名字不同,这也体现在很多方面。
尤其是在唐朝时期,因为鲤鱼跟国姓“李”读音相似,甚至一度出现了不让捕杀的消息。

这最后一个情况那就是单独避讳一个固定的字,也就是现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的“王”字。
这个字和上面的那些原因都不相同,而是因为它本身的意义。
在甲骨文中,这个形状看起来像是斧头的就是“王”字了,这其中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那个石器时代,这拥有一把斧头,那可是能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所以“王”字体现的就是权利,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古希腊掌管杀戮的神”。
在之后人们用“君王”来称呼朝代的最高者,背后的整个皇家也是能用“王室”来替代的,所以说这个字也就成了平民百姓们需要避讳的。

肯定就有人就好奇了,历史上姓王的也不少啊,没看出来大家避讳了呀。
你说让世界上所有姓王的改姓现实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家的家族,古代最讲究的就是这个,所以这里的避讳指的仅仅是在名字中尽量避开“王”这个字。
可是历史上有三个人却是依旧用这个字,而且还都很有名气,为啥他们不避讳呢?
01这大家最熟知的名字中带“王”的肯定还要数《咏鹅》的作者骆宾王。

通常来说,古人的名字都会由父亲或者是祖父来决定的,这是父系社会的一种体现,骆兵王的名字也不例外。
虽说当时他的家族已经不再富有,但依旧都是读书人,所以他的名字是来于“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诗,表现出父辈对他的美好期望。
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曾为官,所以这个“王”字肯定不是专门为了和皇上犯冲,相反呢它的含义是为了向圣上表示衷心,体现出了爱国也拥护王的决心。
这种的名字试问谁不喜欢?更别提被拍了马屁的那位了,再加上骆宾王也不是泛泛之辈,据说《咏鹅》就是他7岁年少时就吟诵出的诗句,这样的小神童不正让君主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吗?

这样忠臣的名字配上因为自身才华而闻名于世间的人,只会让圣上更欢喜。
只是骆宾王配上了自己的名字,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最终因为自己追随的徐敬业起义失败而失踪了,当然也有人说他当时就被处死了。
02其实骆兵王并不是第一个在名字用到“王”的人,这第一位应该是西汉时期的冯野王。
这个名字看起来是不是十分的潇洒威风,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如果你是这样感觉得那恭喜,这封野王确实是出身于武将世家。

这封野王的父亲曾经官至左将军,这在当朝可是一个很大的官职了,所以冯野王因为父亲的关系也是早早的就到了太子的麾下做事。
难道说因为自己出身好,还早早地身居要位,这冯野王就能名字中有这么一个引人注意的“王”字吗?为啥没人给他安个罪名呢?
其实这跟骆宾王的名字有点类似,冯野王字君卿,这俩字大家肯定都知道啥意思吧?所以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是臣服天子,根本就没有二心。
再加上这冯野王不仅是父亲有身份,就连妹妹也是汉元帝的宠妃。

据传在汉元帝观虎兽搏斗时,一直熊曾直奔他去,就在所有人都只顾着自己拼命逃跑的时候,时他的妹妹冯媛拦在了圣上面前,这等胆识绝非等闲之辈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来。
冯野王子小酒饱读诗书,文采估计是他身上最值得称赞的了,曾经还上书想要去长安当县令,虽然当时汉宣帝并没直接同意,但还是让他去其他地方当县令得到了历练。
不过他最后的结局也不算好,免职回老家没几年就去世了,孙子因为自己的妹妹也被削去了爵位。
03这下面一个名字倒不是家中长辈取得,而是因为太仰慕自己的偶像,所以改成了和偶像名字一样的,他就是顾野王,这个偶像是谁不用再多说了吧,就是咱们上面说的冯野王。
他的原名其实是顾体伦,家里的祖辈都是大官,自己也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太学博主,这样的成就放在今天那也是能震惊很多人的。

这跟他从小就熟读《五经》等书籍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少时还曾跟随父亲去到过建安,这可能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实写照吧。
他当时所写的《玉篇》现也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楷书字典,而他写的时候也不过才25岁,由此可见其才华横溢。
所以这样一个大文豪名字中有“王”这个字似乎也并没什么值得计较太多的。
他不仅在书法上颇有建树,就连地理、绘画等方面也都精通,虞世南就是他的徒弟。
大家能看出来这几个人的共同点了吧?在绝对的才华面前,也许这些忌讳的东西就不需要避讳了。
参考来源:上观新闻 - 2022年4月12日 上海历史文化名人|这位“江东孔子儒”,不仅仅教出一名“凌烟阁功臣”
上观新闻 - 2019年12月23日 上海两千年人物考② 顾野王
西安晚报 - 2022年5月25日 “初唐四杰”骆宾王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