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的人注意,两个动作最好别做!容易把血管堵死

百智说健康 2024-06-19 22:03:58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液黏稠度逐渐升高,从而增加了血栓及血栓脱落的风险,使得血管堵塞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因此,我们需警惕并避免某些可能诱发血栓脱落的行为。

1、“血稠”的人最怕“突然转头”

这个动作背后隐藏着多重危害。

首先,对于长期吸烟、饮酒、暴饮暴食,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且缺乏运动的人群来说,他们的颈部血管壁上可能存在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进行突然的头部转动,可能导致这些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进而诱发脑卒中。

其次,随意转动脖子或晃动还可能压迫到神经。这种动作容易使颈椎管的管径变小,导致脊髓受到挤压。轻微的压迫可能导致上肢疼痛、麻木,而严重的压迫甚至可能引发行走不稳、瘫痪等严重后果。

此外,虽然适当的扭脖子可以缓解颈部紧张,释放关节压力,但用力过猛的扭动,尤其是对于有颈椎疾病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导致韧带拉伤、颈椎错位、关节挫伤等损伤。

因此,我们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用力后仰、前俯、左右侧弯、突然转头等过激的颈椎转动动作。若确实需要进行颈部锻炼,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没有颈椎器质性改变后,再进行简单、局部的肌肉放松练习,以确保颈部健康。

2、“血稠”的人最怕久坐后猛起身

当我们长时间保持坐姿,紧接着猛然起身时,可能会面临两大健康风险。

首要风险:血栓与栓塞的风险增加

久坐状态下,下肢肌肉的收缩活动减少,这导致人体血液的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随之增高,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一旦在这种状态下猛然活动,不稳定的血栓很容易被牵动并脱落,进而可能引发血栓栓塞。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血栓游离到肺部,可能会堵塞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对生命构成威胁。

其次风险:血压的波动

从长时间的坐姿突然变换体位,也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这种一过性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导致心脏和大脑等关键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晕厥或脑中风。这种情况在缺乏运动且身体较为瘦弱的人群中尤为常见。

健康建议:

对于经常需要久坐的人群,建议每隔40至60分钟就有意识地站起来活动一下,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在起身时,应尽量保持动作的轻柔,避免血压的剧烈波动。

生活中预防血栓的全方位指南

1、动起来,告别久坐久站

预防血栓的首要方法是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特别是在需要长期卧床的情况下,更要注重下肢的活动。简单的勾脚、踩刹车、踮脚尖等动作都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饮食调整,健康为先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血栓至关重要。多喝水,保持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习惯,同时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此外,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避免因排便困难导致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健康生活方式,全方位防护

除了运动和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血栓的重要一环。保持心情愉悦,控制体重,戒烟,避免穿过紧的鞋袜,同时不要长期口服避孕药,这些都是减少血栓风险的有效措施。

4、关爱静脉,预防深静脉血栓

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人群,保护血管尤为重要。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合适的弹力袜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5、遵医嘱,预防性用药

对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这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护血管健康。

6、稳住血压,保护血管

高血压是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血压的控制。越早控制血压,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7、缓解压力,预防心梗

现代生活中,加班、熬夜、压力增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引发心梗。因此,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预防血栓也具有重要意义。

4 阅读:306

百智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